获奖作品《夸父逐日》

2020-03-02 11:42: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夸父逐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条理清晰,教学有序”是课堂有效、高效的策略之一,“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课标的要求。所以本节课我力图改变古文教学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过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改下对古文教学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真正达到古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整合,珍视传统文化基因与创新审美相结合。

2、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夸父逐日》是我国远古人民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一个英雄神话,是他们企图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的体现,所以本文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3、学情分析

本文编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中,而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学习的方向也大致明确。同时,这则神话的篇幅很短,因此学生在字词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教师只要提点一下重点字词,学生应该可以疏通文义了。同时随着现在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其认识神话,解读神话的角度可能与我们最初对神话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对于夸父

形象的认识及逐日的原因上会有另外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适当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熟读课文,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感知神话情节,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发挥想象,改编神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夸父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夸父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改编神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提及神话,我们自然会记起上学期学习的那个富有人性化和生活气息的《女娲造人》的故事,那么,什么是神话呢?

设计意图:点明本节课所学文章体裁,引出下一环节神话概念。

二、走进神话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出示幻灯片)

师:可以说,神话是语文这块天地中灿烂夺目的文学瑰宝。那么你们心中装了哪

些神话故事? (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幻灯片) 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知道一些广泛流传的神话。

三、作品简介(出示幻灯片)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设计意图:了解作品,积累一些文学常识。

四、品读神话

㈠朗读课文 (出示课文内容)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到读书,令我刻骨铭心的有一个人。那就是鲁迅笔下三味书屋中的学生,尽管私塾的教材枯燥晦涩,但那老先生却能极陶醉地朗读,每每读到激昂之处,便把头拗过去,拗过去;寿竟吾先生醉心朗读的神态,令我深深感受到文言文朗读的艺术魅力。此刻,让我们也自由自在地、摇头晃脑地、如痴如醉地朗读这则神话,好吗? 1.自由朗读课文。 2.提名朗读展示。

3.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㈡疏通文意、质疑问难、复述故事。(四人一组)

设计意图: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㈢品析课文。(出示幻灯片,四人一组讨论)

师: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画面栩栩如生,你认为这篇神

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3幅画面:逐日、饮水、渴死。

4幅画面:逐日、饮水、渴死、化作桃林。

5幅画面:逐日、饮水、去大泽、渴死、化为邓林。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主见,老师尊重你们的意见,因为我想你们都有自己的理由。

师;其实,最直观的美感应许来自画面,想不想欣赏动画片《夸父逐日》? (播放画面5:动画片《夸父逐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㈣描述画面:

⒈师: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则动画片的旁白很动听、很亲切。它与课本在叙述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⒉师:美无边际。这一动画片的描绘还不是最美的,其实这一动画片也存在很大的缺憾。它缺少了化为邓林这个画面?老师先为你们弥补这个缺憾好吗? (师:夸父十分疲惫,渴死在半路上。倾刻间,雷电轰鸣,北风呼啸,被遗弃在路边的那根拐杖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独自旋转。突然,一声霹雳,拐杖下坠到地底下,粉红的桃林拔地而起,蜜蜂在桃花中采花酿蜜,蝴蝶在林间追逐嬉戏。) ⒊师:其实这也不是最美的,最生动的描绘应该在同学们心中,你愿意选取一个画面,展开精美的描述吗? (四人一小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⒋作品展示。

㈤细说感悟。(出示幻灯片)

⒈师: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这一形象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 样的一个形象?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 2.这则神话的主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

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启迪。读 了这则神话,你有什么感悟?

1:夸父追逐太阳,其实就是和时间赛跑,我们也要分秒必争和时间赛跑。 2:夸父敢于挑战太阳,我们也要挑战极限。 3:自不量力的结果是死在半路上,遇事要量力而行。 „„

设计意图: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编写神话

师:夸父逐日的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众多神话形象征服自然的神力。时间车轮的飞驰速度绝不亚于夸父逐日的大步伐,一转眼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一边在宋祖英“越来越好”的歌声中载歌载舞,一边又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愁眉不展。你知道有那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白色垃圾;

水源污染;

沙尘暴的袭击。

„„

(出示幻灯片续写神话)

①大禹治理水患之后,鼾然入梦,这一觉足足睡了九九八千一百年,“神舟五号”卫星的发射惊醒了他,揉眼一看,北京城黄沙满天,人们皆蒙面而行„„

②女娲造人有功,被封为管理人类最高的神。有一天,她又下凡体察民情,只见人们窃窃私语:恐龙、扬子鳄等珍稀动物都灭绝了„„

③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深得子子孙孙的爱戴。一日愚公带领子子孙孙三千六百人,指点江山,却见满山树兜,绿荫全无„„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神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

1、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2、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学习效益。

七、结束语。

青春,因为创新而美丽; 生活,因为神话而神奇。

愿你们永远富于创新,热爱神话,拥有美丽人生!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热爱神话,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八、板书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化 ↓

↓ ↓

勇于探索

巨人

不畏艰辛

↘ ↓ ↙

夸父精神

教学反思:

《夸父追日》这篇著名神话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夸父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学习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基于神话极具想象的特点,从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我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走近神话——品读神话——编写神话。

一、走进神话

大部分学生都是听神话长大的 ,《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但是他们多不明白神话到底是怎么来的,也很少有追根溯源的愿望,因而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设计了“走近神话“这个环节,用生动的文字描述出神话的起源,意在引起学生的思考及想象。由学生所熟悉的神话入手,引出学生所不熟知的领域,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个预设性的铺垫。

二、品读神话

在本环节我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这一重点进行教学。基于本文是一篇较为短小的文言神话故事,而且学生此前已经有文言阅读的功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学习文言文,句意的疏通仅是一种手段,帮助学习理解文言文,对文言应有意境的把握。应将翻译多元化,于是我问道:“这篇神话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为我们描述了几幅画面呢?你能结合原文展开想象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这样学生在学习文言时,就不会感到那么枯燥了。

随后,我让学生欣赏了“夸父逐日”的动画,也是出于整体感知的目的让学生首先有一个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进而去品评、思考文字与动画的区别,通过欣赏动画,更深刻的体会文字当中的妙处,让学生了解,解读文字,生发想象,也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情操。

接着让学生“说说心目中夸父的形象:“神话中的夸父与日竞跑,最后口渴而死,手杖化为桃林„„ 今天,我们坐在这儿读着这段文字去想见这个神话中的人物,你怎样看待他那样的行为举动,在你心中,夸父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此环节学生对夸父这一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学生对夸父的形象把握无论褒贬,我都肯定他们勇于表达见解和主张,同时也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神话创作的意义:同学们敏锐的看到了人力不足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从夸父身上看到古人那种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这正是神话的意义所在,更是它经久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跳一跳”后就能摘到苹果, 我想也是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大力倡导的教学新理念。

三、编写神话

语文课上的学习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语文讲究“听、说、读、写”,在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有创作神话的能力,他们的想象是完全可以在这样的一节课上得到激发的 ,我所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资源空间,帮他们找到能飞翔的灵动的翅膀。

回想本节课,心中感慨良多,既有一抹亮色,也有一丝遗憾。

《夸 父 逐 日》教 学 设 计

富 县 实 验 中 学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说课稿

3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案

《获奖作品《夸父逐日》.doc》
获奖作品《夸父逐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