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1

2020-03-02 22:2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989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号令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90年2月1日施行。供10章60条,《章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时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有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幼儿园的认为及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的,并确定了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3、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洛克提出的观点,反对天赋观念,极为重视 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生长的环境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经验而成长时,他的精神世界中才充满了各种观念,父母和教师就是使儿童的精神得以成长的决定者。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因此,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他反对 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 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 都适用的。这是杜威关于教育恩本质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教育不是把外国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过来得以生长,就是说,教育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9、苏区《托儿所组织条例》是红色政权1934年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条例》条例对托儿所的目的、儿童入托的条件、托儿所的上级领导机构、托儿所的班额、保教人员的编制及标准、环境、设备、经费、托儿所的管理,保教人员的职责、托儿所的作息时间等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条例》的颁发,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1917年出版了第一本用马克思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著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重视学前教育,参与制订了发展苏联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文件,发表了论述学前教育的文章,为建立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6条,1使儿童全面发展2使教养内容和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3使幼儿有独立活动完成简单任务的机会4使幼儿习惯于集体生活5使必修作业、选修作业以及户外活动配合进行6使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密切结合。“五指活动”是陈鹤琴所指的儿童相互联系的,灵活的,连贯的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他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他指出,依据儿童身心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地.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言活动。

17、《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包括幼儿年龄特点与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教育手段及注意事项等3大部分.《纲要》使幼儿园教育有章可循,起到了拨乱反正、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18、预成论一种沿自古代的儿童观.在中世纪与性恶论儿童观相并存,在社会中占据 统治地位.这种观点认为,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年化了,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这种观点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别是后者)特点上 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和阶段性。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教育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爱好和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19、《爱弥尔》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局卢梭1762年发表教育哲理型小说《爱弥尔——教育论》。该书是卢梭经过20年的思考,用三年的时间写成。卢梭通过他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尔”进行教育的过程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该书激烈的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腐败、反对戕害儿童自然本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程序。20、幼稚园\"新大陆\"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只建在大城市,建在富人集中的地方等弊病,提出要发现幼稚园的\'新大陆\'。他认为最需要幼稚园的、最欢迎幼稚园的是工厂和乡村;工厂和乡村就是幼稚园的新大陆。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工人和农民。因此他号召开展一个幼儿园下厂、下乡的运动。

4、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1)目的论: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课程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的旧观念则形成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3)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21、《儿童权利公约》于 1989 年在第 44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包括序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共 56 条。

《公约》精神体现了 4 个基本原则,即儿童 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正是根据这些精神,1990 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政府签署上述两个文件,作出了庄严承诺。

是对卢梭自然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他在卢梭的“尊重儿童的天性,并促进儿童天性自由发展”思想基础上,提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这一响亮口号,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在教育领域开展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影响非常广泛和持久,对我们今天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3、\"自然教育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阐述的教育观点。卢梭反对在教育中压抑儿童天性、干涉和限制儿童身心的自由发展,具有强烈的反 封建性;指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即自然教育。他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自然人(自由人)。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赫尔巴特在论述教学问题时提出的一个原则。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样,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他说想不出有什么\"无教学的教育\",他也不承认有\"无教育的教学\"。在这里,赫尔巴特论述了教学同训育的关系,这也是他重视教学活动的原因。

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26、“开发教育方法”(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维尔德斯平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他主张幼儿学校的教学培养幼儿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获得独立知识的能力。该方法具体包括激发好奇心、通过感觉教学、从已知到未知、让孩子独立思考、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等方面,为了促进该方法的说实施,他设计了“游戏场”、“阶梯教室”、“旋转秋千”、“教学柱”等系列教具,还研究编写了“发展课本”作为教材。

27、《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28、西欧中世纪的性恶论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并控制了精神、思想、文化,获得了对教育的垄断权。基督教会鼓吹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尽痛苦磨难,不断赎罪,以净化灵魂;为了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禁欲;应当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的游戏娱乐的愿望,并严厉制止这类表现。受这种性恶论影响,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完全取消了体育

29、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25~55岁的健壮男子和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3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30、奥伯林编织学校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学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31、开端计划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1年的保育.为消除他

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4岁儿童进行1年仁\'自然教育论\'对当今儿童教育的借鉴意义的长期课程教育,对5岁儿童进行为期8周的短

18、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期课程教育.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因特征:1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家庭

5、福禄贝尔关于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1幼儿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此时的生活方式和所受的教育将影响他整个一生,应把学前教育作为人的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2单由家庭来教育儿童存在很多问题,应建立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以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并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6、中国古代胎教的目的1 中国的胎教,最初是宫廷中的早期教育 2封建统治者实施胎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合格的君主 3春秋战国以后,胎教逐步下移民间,也成为人们培养合格后代的措施。4要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好的起点,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孕育一个德才兼备、健康长寿、形貌端正并且最好是男性的后代。

7、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即*前)学前教育领域学术批判的看法(或教训) 1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的批判是错误的。把心理学说成是“伪科学”;又对《指南》无限上纲,横加批评,使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极度混淆,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口号化、成人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2对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等人的批判是错误的。这场批判违背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此引起了思想混乱,挫伤和打击了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文科教学和建设,这是教育上积极斗争扩大化的典型事例,对幼儿教育界以向强调对幼儿要具有“爱心”,起到了干扰作用。

8、福禄贝尔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1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上帝的创造物,具有“上帝的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着的上帝精神表现出来。2教育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发展的原则,教育活动应该按照儿童的本性,连续、协调的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第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适应潜藏在人体中的力量和才能的自我发展,追上儿童的天性。

13、简评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1)王守仁揭露和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危害(2)他充分认识到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并把这种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3)他主张教育儿童要顺应儿童性情,使其自然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乐于 接受教育,自然地不断长进(4)王守模式的变化而变化;2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 3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4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的社会性质、家庭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20育的工作方针和发展重点。(1)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和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会议提出当时幼儿教育的工作方针应该是: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城乡的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整顿中提高,在巩固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积极培养幼儿教育师资;

三、五年内着重短期训练和在职学习。(2)会议要求根据幼儿园教养纲要,解决教材问题,准备将来的大发展;发展的重点,首先应该放在工业地区企业部门,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主要解决工农劳动妇女对孩子的教养问题;鼓励私人办幼儿园并加强领导。

21、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有何特色 瑞士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这所孤儿院进行了教育实验, 使他的学校教育家庭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心理化等重要教育思想和原则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使该孤儿院表现出下列特色:(1)教育内容上突出爱的教育和劳动教育;(2)教育方法上坚持教育教学直观化;(3)教育过程中注意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人格,发展儿童的自主精神。

3、试论 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1)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2)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广大幼儿能够接受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经费三级分摊;2~5 岁儿童入园率 81.6%,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3)注意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通过了《费里法案》、《戈勃莱法案》、《哈比教育法》等法案,颁布了多项教育部令,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办学形式等,规定了学前教育师 资的教育和培训要求及措施。(4)启示

4、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晓庄学校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办才才学校时达到成熟的阶段,

1、从哲学基础上看,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

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陶行知逐步摆脱了度味道经验主义哲学,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提出防止狭隘的经验主义。2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它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教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教育。3生活教育理论也是科学的,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际统一。

2、新中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并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

5、评析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对传统教育的揭露和批判。王守仁深刻的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提倡教育儿童要顺其自然,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2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王守仁继承了儒家的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的论,以儒家道德为中心,但同时也包含了陶冶儿童的意志品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发展儿童的知识智能,希望儿童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顺应性情,激发兴趣。他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基础和基本原则,是其“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他主张教育儿童要顺应儿童性情,时期自然发展。4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神、身体、智慧都处于发展之中 ,必须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不可蹋等.他还认为,对儿童的知识教育不求其多、但要精,要让儿童去消化理解,达到自得自美。5王守仁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论述了儿童教育原则,突破了传统儿童教育的方法,丰富了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

6、试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学前教育目的:由于世界、自然和人都是上帝精神的体现。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的上帝精神表现出来。(2)学前教育原则:a、发展的原则;b、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3)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a、幼儿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此时的生活方式和所受的教育将影响他整个一生, 应把学前教育作为人的教育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b、单由家庭来教育儿童存在很多问题,应建立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以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并推广幼儿教育经验(4)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a、通过游戏及\'恩物\',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和体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b、通过各种作业,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5)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福禄倍尔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 通过幼儿园的教育促使儿童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这套理论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他的理论带有神秘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7、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学前教育.共同点:(1)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措施(2)教 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3)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4)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5)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些共同点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有关。不同点:(1)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2)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培养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雅典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4)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这些不同点的产生,是由于斯巴达是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邦,而雅典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

8、分析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指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进行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这三种教育力量必须统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只有\'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2)根据人人天性自由的哲学,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或自由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独立自主性(3)卢梭特别强调,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教师要研究、了解、尊敬、关怀儿童,不能成为儿童天性的敌人,不能成为儿童的压迫者(4)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反对在教育中压抑儿童的天性、干涉和限制儿童身 心自由发展,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在西方教育

史上,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5)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略)

9、杜威怎样论述\"教育的本质\"?如何评价这种本质观

1、(1)杜威提出三个论点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概括:A、\"教育即生长\"及其内涵;B、\"教育即生活\" 及其内涵;C、\"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及其内涵。(2)评价: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对今天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它是唯心主义的,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能正确阐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0、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我国传统的儿童观,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儿童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家长对子女有完全支配的权利,儿童只能绝对服从,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主义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同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鲁迅指出,为了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 蔡元培提出了要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提出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还极力主张研究儿童心理科学。陶行知、陈鹤琴在批判传统儿童观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验。实验中,陶行知提出了\"爱满天下\"的口号,陈鹤琴则体现了\"一切为儿童\"的信念。

3、简述 1981 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该纲要包括三部分:幼儿年龄特点与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教育手段及注意事项。同 1952 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相比,该纲要的进步性表现在:(1)突出幼儿园的工作是\'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2)更强调教学对幼儿习惯和品德的培养 (3)注意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4)要求幼儿园主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注意以大教育观增强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效应

5、福禄贝尔关于

11、中国晚清时期学前教育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 1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一定的教育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其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必然是

家庭教育。2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学前教育必然走向社会教育。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下列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不少妇女走进工厂。这就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动,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从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都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他们提出的建立学前教育制度的主张,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4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尤其重要。他们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并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还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的培养奠定了舆论基础。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1

外国学前教育史试题1

《外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1

外国教育史复习范围1

学前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史1.doc》
教育史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