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试生产方案

2020-03-02 19:57: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制氧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

1、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情况

1.1管道系统耐压试验和内部处理完毕

1.1.1管道系统已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完成了全部安装工作,并提供了下列技术资料和文件:

(1)各种产品合格证书或复验报告;

(2)生产装置的各类阀门试验合格记录;

(3) 附有单线图的管道系统安装资料或管道系统安装资料,其中包括管道、管件、管道附件、垫片、支架等的规格、材质、施焊接头位置、无损探伤及热处理合格记录。

1.1.2管道耐压试验和内部处理的方案业经批准,参加工作的人员经过学习并能 正确掌握要领:

(1)吹扫所需气体可以确保供应;有关的各类临时管道、测试仪表等已安装完毕,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2)由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单位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设计漏项和缺陷、工程质量和隐患、未完工程等进行了清查;并经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标准。

1.1.3 管道系统的耐压试验和内部处理

1.1.3.1耐压试验:

(1)严格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批准的耐压试验方案执行;

(2)按压力等级分段进行耐压试验,当和设备一同试压时,以设备的试验压力为准;

(3) 确保与其它系统隔离;

(4 )当与仅能承受压差的设备相连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确保在升压和卸压过程中其最大压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5 )耐压试验用水的水质、水温必须符合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1.3.2 循环水系统的预膜处理:

(1) 严格按批准的方案和水质稳定药剂配方的规定进行预膜处理;

(2) 预膜处理前必须进行人工清理或水冲洗,合格后,冲洗水进人设备。

(3 )预膜处理后的管道系统应保持连续运行,停运或排放不得超过规定时限;

1.1.4管道系统的吹扫:

(1)严格按批准的方案和吹扫流程图进行;

(2)管道内没有杂物;

(3) 按先干线后支线的顺序依次进行。对支线应采用轮流间歇吹扫的办法;

(4 )安装盲板使管道系统与无关系统、机器及设备隔离。管道上的孔板、测温元件、管道仪表等和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全部拆除。对于焊接在管道上的调节阀,采取流经旁路或卸掉阀头及阀口加保护套等防护措施;

(5) 吹扫复位工作,严格按吹扫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与机器、设备连接的管道应确保自由对中;

(6 )管道上的杂物清除,管道附近可燃物没有泄漏,吹扫排出口周围划定禁区,并设置标有危险区的警示设施;

(7 )吹扫结合大型压缩机的试车一并进行;

(8 )大口径的管道采用人工清扫;大型压缩机的段间管道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

1.1.5管道系统的化学清洗:

(1 )选择在大型生产装置化学清洗中使用过的可靠的清洗液配方;

(2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批准的化学清洗方案进行清洗;废液处理符合环保规定; (3 )经过化学清洗后的管道进行吹扫,并按相关的规定执行;

(4 )经过化学清洗后暂不使用的管道系统,采取置换充氮等防锈措施。

1.1.6 忌油装置和管道系统的脱脂工作按《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脱脂后的装置严禁使用含油介质进行吹扫和严密性试验,并妥善维护,进行必要的防锈处理。

1.1.7 设备及管道系统经过严密性试验,按设计文件的规定,依照试生产(使用)顺序分段进行。

1.1.8 各种换热器经现场泄漏量和严密性试验合格。

1.2电气系统

1.2.1 总变电站,变、配电所在受电及空载运行前已具备下列条件:

1.2.1.1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及施工和验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了电源进线、输电线路及站、所的全部建筑和安装工作,经检查合格,并提供了下列资料及文件:

(1)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

(2) 竣工图及设计文件;

(3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距离记录;

(4 )电缆输电线路的安装记录;

(5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母线绝缘子、套管、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的安装及调试记录;

(6) 继电保护系统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记录与调整试验记录;

(7 )高压电器绝缘油试验报告;

(10 ) 防雷、保护接地等各类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1.2.1.2 主变压器相位及线圈的接线组别及电压切换装置的位置符合设计运行方式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遥控操作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1.2 .1.3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传动装置、辅助开关及闭锁装置安装牢固,动作灵敏可靠,位置指示正确,无渗油漏气现象,触头接触良好,相色正确,接地良好;

1.2.1.4 母线绝缘子、套管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电容值测试和交流耐压试验合格,母线安装及连接正确,螺栓紧固,接触可靠,相间及对地电气距离符合规范要求,相

色正确,接地良好且充油套管无渗油现象;

1.2.1.5 补偿电容器的布置及接线正确,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完整,三相电容量误差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引出端子连接牢固,放电回路完整且操作灵活,电容器外壳及构架接地可靠;

1.2.1.6 电缆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敷设,排列整齐,标志齐全,终端相色正确,电缆与管道等的安全距离和相序排列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1.2.1.7 总变电站至供电部门的电话已具备通话条件;

1.2.1.8 总变电站的全部安装工作和有关调试项目业经供电部门检查、确认,并已办妥受电手续;

1.2.1.9受电及空载运行方案业经批准,操作电工经考试合格获上岗操作许可证,安全操作所需工、器具齐备。

1.2.2 总变电站,变、配电所受电符合下列规定:

1.2.2.1 按照批准的方案及安全运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

1.2.2.2 供、配电人员按建制上岗;

1.2.2.3按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报警及预报警信号系统等进行模拟试验,并在中控室运行图上核实各种开关颜色或开闭显示;

1.2.2.4对于内藏计算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保护装置,在对软件进行检查及测试后,逐项模拟联锁及报警参数,验证逻辑的正确性和联锁及报警值的准确性;

1.2.2.5 按试生产(使用)方案规定认真做好变、配电运行的各项操作及运行记录。

1.2.3 电气机械试生产(使用)已具备下列条件:

1.2.3.1 已按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了全部安装工作,并经检查合格,提供了下列资料及文件:

(1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及产品合格证;

(2 )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安装和试验合格记录;

(3 )电机的操作柱、按钮、电流表等安装及调试合格记录;

(4 )电机干燥合格记录;

(5)电机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检查合格记录;

(6)防爆和隔爆型电机的检查合格记录;

(7)变频调速电机、控制、保护及微电子调速系统测试、调整合格记录;

(8) 电伴 热系统调试合格记录及隐蔽工程记录。

1.2.3.2参加试生产人员掌握了操作要领和事故处理方法;

1.2.3.3 供配电系统已正常运行;

1.2.3.4 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和局部照明已投用;

1.2.3.5 试生产前,事故电源及不间断电源投用,与仪表相关的联锁、报警、自控保护设施和有关电动阀门等业经调试合格;

1.2.3.6试生产(使用)区域内的无关杂物清理完毕,保持道路畅通。

1.2.4 电气机械试生产(使用)符合下列规定:

1.2.4.1 严格按试生产(使用)方案及岗位操作法进行指挥和操作,高压电机和发电机的试生产(使用)执行操作票制度;

1.2.4.2 启动电动机时,记录起动时间和电流;

1.2.4.3 电动机起动、停车状态必须和中控室流程图的显示一致;

1.2.4.4 按规定做好试生产(使用)期间有关的测定和记录。

制氧工作总结

试生产方案

加制氢试生产小结

制氧工人安全职责

制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制氧二班经验交流材料

制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制氧厂现存安全隐患

制氧厂事故案例

制氧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制氧试生产方案.doc》
制氧试生产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