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柑桔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2020-03-03 23:02: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xx镇柑桔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工作安排,3月下旬我到xx镇就柑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柑桔产业发展现状

(一)加速投入,快速发展,柑桔发展形势喜人。截至2011年底年,该镇柑桔面积达7万亩,人平2.5亩,其中挂果面积接近5万亩,年产量达5000万公斤,实现产值8000万元。全镇所有的村、80%的组都建有自己的柑桔基地,各农户都有自家桔园。其中5000亩以上的柑桔村2个,2000-5000亩的村5个。该镇已跃居成为鄂西北乃至全省柑桔产销大镇。

(二)柑桔生产积极性高涨,促成一批种桔致富的典型户和典型村。受惠农政策和市场拉动的共同作用,群众发展柑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农民自费请挖掘机开槽建园。核桃园村农民柯红承包租赁300多亩山场,兴建桔园300亩;一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农民自发开发的柑桔产业热潮业已兴起。户平桔园5亩以上,年产柑桔3-5万斤,收入1.5-2万元的柑桔生产大户不胜枚举。随着柑桔产业的加快发展,一批柑桔专业村相继涌现,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干部群众科技兴桔意识不断增强,涌现了不少高产优质高效典型。基层干部群众在科技兴桔上已形成共识,桔农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每个柑桔专业村都培养了5-10名技术骨干,涌现出柑桔生产科技示范户100余户。镇凤凰山果园场,充 1

分发挥集体柑桔场的技术优势,柑桔大面积单产保持在5000斤以上,亩平产值2800多元。

(四)山区柑桔产业比较优势日趋显现,开发效益不断提高。该镇柑桔着色早,固形物含量高,风味浓,品质好,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深受北方地区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北方市场。柑桔产业开发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保持了水土,绿化了荒山,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综合效益。

(五)产业链条正在联结延伸,产业素质逐步提高。柑桔初加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该镇共引进柑桔分级打蜡生产线2条,年处理鲜果能力800多万公斤。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迎风寺柑桔交易市场车水马龙,日交易柑桔40多万斤,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客商和上千名桔农汇集一处,不仅促进了柑桔流通,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初见雏形,出现了一批专业果品采摘工、专业分级打蜡厂、专业苗木嫁接工、专门从事柑桔运输营销的个体户,产业分工日趋专业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全镇建立了2个柑桔专业协会,网络会员100多人,其中营销大户达20多人。2007年我们将成立2个柑桔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柑桔产业组织化程度。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尽管目前该镇柑桔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自身潜力和先进地区相比,该镇柑桔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建园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不论是园地规划、基础设施,还是建园标准、基地管理,普遍水平较低。不少地方抽

槽建园积极性高,但对建园质量、园地管理较为忽视,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基地桔树密度过大,桔园过于荫蔽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少桔农只讲产出,不讲投入,小苗上山,不施底肥,幼龄园套种高秆作物;许多桔园多年不施肥,不打药,任其自然生长。以致投产慢、见效慢、单产低、效益低。全镇按结果面积计算,亩平单产不足2000斤,亩平产值仅1000元左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库区大多数农民收入不高,基地建设投入有限,二是一些农户急于求成,只注重面积扩大,忽视基地管理,不讲求质量效益,从而形成了越是不管,效益越低,效益越低,就越舍不得投入,面积在扩大,效益难提高的恶性循环,极大降低了柑桔生产效益。

(二)品种结构较为单一。该镇柑桔主要以中熟“尾张”等宽皮柑桔为主,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品改力度,但总体上看,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仍然为3:6:1,中熟品种比重过大,容易形成上市过于集中,不便于生产管理。品种结构单一,有其历史原因,我市属柑桔北缘地带,过去担心周期性冻害,而中熟品种“尾张”比较耐寒,同时较耐贮运。抢抓主动,必须发挥柑桔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突出特色,调整品种,主攻品质,以特取胜,以质取胜,增强该镇柑桔产业的竞争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南水北调加坝后该镇库区环境更有利于柑桔生产,调整柑桔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在适宜地区加大早熟和晚熟品种比例,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

(三)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全镇柑桔专业化果园场仅7家,市属果园场(小塘沟果园场)1家,

且都是生产型企业, 90%的产品主要通过鲜果销售,全镇柑桔分级打蜡等产品初加工,实际处理仅为800多万公斤,占全年销售量的10%。精深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龙头。没有一个高标准的良种繁育中心,没有一个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没有一个设施化的仓储设备,没有一家专业化的包装加工企业,没有一个现代化的交易市场,产业开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缺乏企业纽带,未能有效链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且相互脱节。产业化水平低,是目前该镇柑桔产业规模不足的必然反映。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全,农民组织化水平低。随着农村务工经济发展,从事柑桔生产的桔农科技素质普遍较低,不少桔农对柑桔生产技术较为陌生。一些偏远地方在柑桔病虫防治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组织,难以实现统防统治,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农业技术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加强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但仍然难以满足广大桔农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部分桔农分户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刚刚起步,在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桔农自我服务能力和保护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柑桔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是该镇柑桔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柑桔产业面临不少挑战,但更有不少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开发政策的落实,为全镇柑桔产业开发提供了政策机遇;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不仅为柑桔产业带来了项目机

遇,而且将进一步增强库区的增温效应,为柑桔生产提供更为适宜的气候环境,产业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进一步壮大特色板块基地规模。按照“十一五”柑桔发展规划,突出建设柑桔专业村和专业户,尤其要加强村一级柑桔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将柑桔基地建设与南水北调生态建设、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巩固和提高北缘地带全国最大柑桔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的作用和地位,用适度规模经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该镇柑桔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产业科技含量。重点加强科技推广体系、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和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一是建设技术培训网络,建立培训基地,进村组培养科技示范户,通过会议培训、现场培训、网上培训、散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建设特色产业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部分资金在该镇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良种繁育中心,建1—2个柑桔科技示范园,形成效应后向全市推广,提高全市柑桔产业科技含量和开发效益。

(三)打响“武当”柑桔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把打造精品名牌作为提升柑桔产业素质的重要环节。整合资源,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在全镇统一打“武当”柑桔品牌。要办好“武当”柑桔高标准示范园区。加大无公害柑桔、绿色柑桔申报认证力度,加大品牌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和营销力度,把“武当”柑桔品牌打响打亮,提高“武当”柑桔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深度系列开发,提升柑桔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柑桔深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发展柑桔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培植柑桔产业加工龙头;加强柑桔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逐步形成鄂西北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柑桔交易市场;积极引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产品开发各类企业,形成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包装材料制作、加工设备生产、产品贮运营销一条龙的龙头企业,扩展产业各个环节的容量,增粗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附加值。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增强企业实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扩大柑桔协会和柑桔专业合作社的辐射面,以此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我服务能力。

(五)积极探索新机制,为产业开发提供可靠保证。整合现有各项支农资金,调整支出结构,重点用于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特色基地设施建设、品牌申报认证、重点技术研发与推广、技术培训、产品标准研发与制定等方面;强化社会化服务,鼓励支持各类组织和人员,兴办服务企业或实体,成立机防队、机采队、机耕队等专业服务组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开展有偿服务;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为特色产业开发和山区“三农”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

溆浦县柑桔产业发展浅淡

樟树镇辣椒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柑桔产业招商引资材料

对全县柑桔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平川镇葡萄产业调查报告

柑桔产业情况雪峰蜜桔.11.16

安化柑桔产业的领路人

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查报告

《镇柑桔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镇柑桔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