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2020-03-02 10:5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3勾股定理的应用

备课人:闫治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体会图形间的变化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勾股定理,认识勾股定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生自学课本P13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a2+b2=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二、课内探究:

(一)预习导学 在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a-b)=c2则此三角形的形状为,∠A=度。

(二)自主探究

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n的值取3)

(l)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

(2)如图所示,将圆柱侧面剪开展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求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

(三)研讨交流

如图,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高位8厘米,若一蚂蚁从顶点A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点G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四)达标测评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 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

2.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米,那么15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

(五)总结拓展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应有多长?

三、课后巩固

A(必做):课本第14页:习题1.5第1.2题。 B(选做):课本P14问题解决3, 4。 【教学反思】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