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剧院由强盛到衰败的案例分析

2020-03-01 17:12: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德国剧院由强盛到衰败的案例分析

一、引言

德国的文化生活一向丰富多彩,尤其是戏剧事业和各种剧院的陆续建立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繁荣的景象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能够得以实现,这其中有令人欣喜的成果和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不足值得深思反省。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艺术团体的发展,少走一些弯路,能够有意识的克服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我们仅从德国剧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例,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更好的警惕我国的艺术团体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管理理念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问题。 德国戏剧及其歌剧院在国外往往享有盛誉,就连一些偏远城镇也有颇具艺术价值的、集三大艺术样式(话剧、歌剧、芭蕾)为一体的剧院。这就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戏剧格局,一个由国家剧院、流动剧团和私人舞台构成的稠密网络。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发达的剧院文化发展系统内仍然有一些剧团由强盛走向了衰落,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我们以柏林德国歌剧院为例来分析它有强转弱这一阶段的原因。

二、案例介绍

2.1 剧院历史沿革。

柏林德国歌剧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建造于腓特烈二世执政时代(1743年),由波茨坦王宫的著名建筑师克诺贝尔斯道夫设计。建成伊始该歌剧院一直作为皇家御用剧院举办演出活动。早期剧院内上演的剧作均由皇室审核,普鲁士国王甚至亲自选择脚本,指导服装及布景的设计。1剧院曾经三次毁于大火,但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1912年重建之后大剧院更名为国立歌剧院,但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了德国,国立歌剧院也陷于经营危机。

从1925年到1934年间,德意志歌剧院经历了历史上最为流光溢彩的10年,它广邀名家助阵,不断推陈出新。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从1925年起担任剧院的指挥,剧院的演出制作精良,水平高超,其中最拿手的,当属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其他如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沃尔夫、韦伯等人的作品,剧院的诠释至今仍值得称道。

1933年,纳粹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市立歌剧院改称作德国歌剧院,剧院被置于戈培尔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盖了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歌剧院。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再次毁于炮火,于是暂时移到其它剧院演出。 1961年9月24日,在原址重建的歌剧院落成,开业之日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此后,歌剧院又开始了新的发展,演员人数增加到120人,管弦乐团扩大到140 1 翻译自Wulf Konold, Deutsche Oper, einst und jetzt: überlegungen und untersuchungen zu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s deutschen Musiktheaters 人,一些著名指挥家来剧院担任首席指挥或客座指挥,使演出水平迅速提高。2

2.2 兴盛期与没落期。

从上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柏林德国歌剧院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中有辉煌的发展时刻,但也经历了几段没落的时期 柏林德国歌剧院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数次辉煌期,其中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及战后三十年是柏林德国歌剧院最为繁荣的两个阶段。

2.2.1 德国歌剧院的辉煌年代。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出现了表现主义文艺运动,柏林德国国家歌剧院在表现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下获得了繁荣发展,剧目数目大幅度增加,经常上演当代戏剧作品,首先是易卜生、比昂松、托尔斯泰、豪普特曼等人的剧作,为推动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绚丽多彩、宏伟壮观的舞台效果以及针对时事的剧本吸引大量市民涌入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在这一段时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歌剧院划归东德管理,既有军国主义传统,又有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成了欧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战争与和平进行全面较量的场所。这种较量在戏剧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是,剧院成了讨论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论坛。当时流行的所谓“时代戏剧”,即描写现实题材的戏剧,以其反映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最能引起观众兴趣,常常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2.2.2 危机与没落

德国国家歌剧院主要经历了两次主要的危机,即20年代经济危机期以及纳粹德国时期。

经济危机以及一战时期德国歌剧院经历了她的第一次低潮期,政治上的黑暗以及经济上的疲软使德国戏剧陷入了第一次低潮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再次毁于炮火,暂移到其它剧院演出。战争的洗礼使得国家对于剧院的财政上的支持不足,因此不能更好的投入都爱戏剧的创作与演出,而此时人民也够陷于战争的苦难中,无心观看与欣赏戏剧演出,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这都严重影响了剧院的发展。3

三、原因分析

对于德意志歌剧院衰落的具体原因,我们现试从历史背景,剧本创作,经营理念,新型媒体冲击等方面具体进行分析。

3.1 历史、政治原因。

23 科学时代的理性,103页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 陆世登, 101页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意志剧院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战争使德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歌剧院也陷于经营危机,歌剧院被关闭,剧院的演员被遣散。而对剧院艺术影响最深的还属政治原因。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各界文化繁荣发展,得益于宽容的社会氛围,政府对文化产业宽容的态度使得德意志剧院蓬勃发展。20本世纪20年代,是德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就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后来布莱希特称这个时期“不论它有多少弱点,却有一句实实在在的格言:“艺术属于人民”。4就在这个“言论和艺术表现自由”的氛围里,德国戏剧活动呈现出一派人才济济、丰富多彩的局面。举一个例子:彼时著名剧作家赖因哈德·戈林曾经在他著名剧作《海战》中写道:“祖国啊祖国,我们是猪,等待着屠夫。5”类似这样的极左的剧作品每天都在德意志剧院里上演,这种宽容的文化氛围显然是纳粹德国时期无法想象的。

1933年前后,共和国的戏剧在思想上偏左,但是时代精神的发展却越来越向右转,许多有地位的导演和演员,例如布莱希特,豪普特曼,凯泽等人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作品很难再通过审查,有争议的剧作实在太多,于是古典剧目重新登上了德意志剧院的舞台,整整1933年一年大部分时间全德国的舞台都被《浮士德》这类古典作品占据,针弊时事的戏剧从舞台上销声匿迹。

3.2.剧本创作

剧院的发展离不开戏剧创作和文学创作的发展,戏剧事业发达与否的标志,关键还是看剧本创作成就,只有好的剧本才会产生出好的戏剧。 魏玛共和国从时间上与德国表现主义文化的兴起同步,戏剧领域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类新思潮的影响。德国的舞台上涌现了一大批新晋导演和剧作家,德意志剧院在那个时代在一千二百盏灯的照射下灯火通明,各类新晋导演将剧院当做自己的实验室,竞相试用非传统戏剧手段,并且经常采用群众场面。当时德意志剧院最著名的导演古斯塔夫·福尔摩勒甚至将真树搬上了舞台。德国戏剧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期。

战后德意志剧院的繁荣也深受剧本创作的影响。当时流行的所谓“时代戏剧”,即描写现实题材的戏剧,以其反映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引起观众强烈兴趣,常常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人们在战后第一次纷纷走向剧院,戏剧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3.3经营理念

德意志剧院在历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毫无例外,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协助,由于成本太高,指望一个剧院自负盈亏地独立负责自己生存几乎不可能。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国内所有剧院都直接隶属于国家管理,战后东德的剧院亦如此。 然而由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戏剧在进入新千年之后发展陷入了停滞,我们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在德国也已经出现。在德国,剧院只能支付20%的成本费,其余均国家出钱,每年歌剧院和剧场费用达25亿欧元,劳动力的费用占整个费用的3/4。因为费用高,很多歌剧院的生存成了问题。财政上的不足必然导致戏剧质量的下降,这更加剧了剧院的生存发展。6

45 译自 Theater und Gesellschaft im 20.Jahrhundert 动荡中的繁荣——魏玛时期德国文化, 米尚志,159页 6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 陆世登, 123页 从这个角度讲,剧院的生存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

3.4 新型媒体冲击

在近现代,戏剧院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新媒体的出现及互联网等新型媒介的介入,也对戏剧院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人们更多的愿意选择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线观看一些戏剧演出,而不用支付昂贵的门票。7门票的收入减少,使得剧院的生存更加艰难,根据波恩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与德国乐团协会的合作给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中显示,尤其是近六年来,德国音乐会的萧条,剧院观众数量的下降这一现象,2004/05演出季,约有42%的德国国民,都会到音乐剧院或音乐会欣赏演出。2010/11演出季,这个数字增加到44%。1993/94演出季,这个数字为50%,但是,现在这个数字非常难达到。对这一现象起重要作用的是24岁以上的年轻人,他们不再对戏剧歌剧这种演出形式和演唱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怎样将戏剧的内容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是剧院近期改革的重要目标。8

四、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我国的艺术团体的发展中也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几个方面可能对我国的艺术团体所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与克服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我国艺术团体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积极地卓有成效的发展的状态与趋势。

参考书目:

Erst Schumacher: Theater und Gesellschaft im 20.Jahrhundert.Henschelverlag Berlin 1981 Wulf Konold: Deutsche Oper, einst und jetzt: überlegungen und untersuchungen zu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s deutschen Musiktheaters.KaelÖ Barenreiter, 1980.孙志文: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

米尚志: 动荡中德繁荣——魏玛时期德国文化 陆试澄: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

78 科学时代的理性,129页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 孙志文, 53页

摩托罗拉衰败分析

德国大众案例分析

近代中国衰败原因分析

德国金属公司案例分析

行政强制法—案例分析

案例39:《TCL收购百年德国企业》 案例分析

德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广州大剧院之声学分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德国出入境旅游状况分析

《德国剧院由强盛到衰败的案例分析.doc》
德国剧院由强盛到衰败的案例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