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舞者

2020-03-01 16:0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舌尖上的“舞者”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呈现的是颇富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大饱眼福之余,更令人垂涎三尺,心向往之。舌尖上的“舞者”即我要说的口语交际之技艺,通俗地说即能说会道之人极尽能说会道之事,这在我们语文教学大纲中是四大金刚(听说读写)之一。联想开去,不必说诸葛亮舌战群儒之精彩,更不必说战国苏秦的三寸不烂之舌, 单看《墨子*公输》中子墨子以巧令言辞说服公输般放弃出战一节,即达“强于百万之师”之效,展能言善辩者之范儿。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渗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拙见一二。

一、善抓契机,让口语训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记得一个课间,接到一学生家长电话,接听完后我却陷入了云山雾绕中。顶着这一头乌水又走进课堂,何不来个就地取材呢?于是我便把刚才的电话内容给学生讲述如下:

师:上课前接了咱们班一学生家长的紧急电话,听得我直接找不到北了。大家想不想听听电话内容?我便把电话内容写到了黑板上:

——喂,是小的班主任啊,你跟他说一声中午别让他回家吃饭了,我不在家。(是一妈妈急切的声音)挂了啊!——嘟嘟嘟(没等我说话电话挂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这段内容说了些什么,缺了些什么吗?

于是教室炸开锅了,学生们边笑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老师,我觉着这个家长说话欠礼貌,她应该先称呼您声老师,再明确您的身份。

生:老师,我觉着她不应该直接说这个学生的小名(即乳名),毕竟老师不知道她说的是谁。

生:老师,我觉着她还应该介绍一下自己,比如说“我是的妈妈”,然后再说就很明了了。

生:老师,她最后还应说声谢谢,这样更有礼貌。

生:还应该等到老师回音后再挂电话。

师:看来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说话还真有学问呢。那大家帮老师总结一下说话要注意什么呢?

——接下来学生的总结发言中就很自然地知道了口语交际中要注意对象和场合,要礼貌文明得体地交流,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也算是一段口语交际的一次短训吧。效果真的不错。

二、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

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上课先让学生说”; 这一环节是专门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设立的。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听课讲课体会:就课堂发

言来说初一争先恐后,初二零零星星,初三鸦雀无声。将课始 3—5\' 留给学生,让他们到讲台前或演讲,或讲故事,说读后感,读美文,谈时事等,将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收纳进来,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视野等大有裨益。就全班学生来说,一人说众人听,是全员的双边活动,若教师及时引导善于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是机不可失。具体操作为:活动初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报家门,自行排序,后根据安排自主开始即可。实在感觉为难者可容许最后展示,留给他充足地准备或集训时间。

2、巧激善诱,精彩“导入”:

导入是我们教学中的首要环节,惯用的方式是谈话法,这也是最生活化的一种导入方式,也是学生将课堂与生活联系的纽带之一,巧妙的发问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发散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侃侃而谈。如教学八下第四单元民风民俗内容时,《端午节的鸭蛋》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端午节的风俗;《吆喝》一课让学生描述自己见闻中难忘的吆喝;《俗世奇人》给学生提供让他一展“说学逗唱”之才艺,这岂不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3、学生谈初读感受不可或缺。

学生在读课文之后都有自己对于文章的一点感悟或看法,让学生将这些共鸣谈出来,实是实现“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的可用之举。

4、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研讨”的平台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鼓舞。”(德·第斯多惠语)。在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中,教师潜意识里要时刻装着学生,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方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记得《送东阳马生序》的课堂上,我的一预设问题 “如果你是马生,在读了宋濂的这篇文章后,他能受到勉励吗?”一抛,教室里顿时如炸开了的锅般沸腾起来,他们发表看法,或质疑反问,或据理力争,或引经据典,或联系实际,试问这样的“百家争鸣”式的互动下,他们不是舌尖上的舞者吗?当然,老师在倾听之余更要注意那些平日有些讷于言的学生的神态,老教师不难从他们的神态举止上察觉他们有跃跃欲试之念,却又有所顾忌,缺乏站起来的勇气,那老师适时的一句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5、把结语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结语是一节课的最末环节,但并不意味着课的终结。精彩的结语会令课堂自动延伸,让学生思绪如汩汩泉流,以余音绕梁。激发兴趣式、探讨问题式、思想启迪式„„很多老师在这时会去抢头彩,孰不知放手给学生,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总结收获,或拓展延伸,也是会异彩纷呈。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在“说”中进行的。

另有“日记交流课、作文评点课、读书报告会中”我也爱把点评评价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中收获多多。

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树立正确学生观,心中要时时装着学生,本着“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

燃的火炬”去调动、激发和鼓舞,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成为“舌尖上的“舞者”。

刀尖上的舞者[优秀]

舞者读后感

舞者语录

纪录片舞者

舌尖上

读《舞者》有感

《舞者》的读后感

关于舞者座右铭

舞者求职信写法及

《特殊的舞者》观后感

《舌尖上的舞者.doc》
舌尖上的舞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