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2020-03-02 11:41: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师:请看题。

出示题目:

24 × 3

312× 3

23×2

204×2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的知识。(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76例2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班上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抽学生回答得出: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打算怎么来求解这个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3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现在先请大家估算一下,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回答:18估成20,就得到20×3=60

(2)探索计算18×3=?

教师提问: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现在同学们试着做做看。

学生探索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算好了吗?谁能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计算方法?

(3)指导学生规范计算格式,归纳计算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吗?

学生甲:3个18相加得54,也就是18×3=54 学生乙:我是这样想的,8乘3等于24,个位写4再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教师:进上来的2个十,为了防止忘记或者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教师是怎样记下的,然后用彩色粉笔在十位下写个小小的2。

师问:谁也是这样想的,也来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叙述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教师问: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怎么算?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现在大家掌握了18×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这题完成了吗?教师在学生口述下写横式、答案、单位名称。指名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6页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闯关比赛。只有顺利闯关的同学才能得到它。 有信心吗?准备好了吗?

教师出示练习要求:第一关

书上第76页做一做。

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前两题任选一道,第三题要求全做)

(1)小结:刚才完成的练习题和前一课时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满十往前一位进一。板书:进位(板书)

教师提问: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不要忘记进位。

(2)教师小结:

师:说得对。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个位开始的,个位满十或几十就向十位进一或几,以此类推,十位满十或几十就向百位进一或几

师:现在我们来闯第二关。

2.改错

(1)小英做作业时把54×6=304,大家说她做对了吗?如果不对你能帮她改正过来吗?(教师归纳学生所答:个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

(2)小强在考试时计算305×3=905,大家说他计算对了吗?谁来说说?(师:十位是0时,如果个位有进位,不要忘了加上)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都闯关成功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内容是整数乘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掌握进位的方法。在教学中,学生能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在引导下积极地探索、发现、归纳,从而全面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优秀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doc》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