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2020-03-03 06:41: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听力即听的能力,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型、隐性的技能。小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重视听力教学,不仅符合语言学规律,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需要;是改变现行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现象,摆脱“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通病的形势所趋!

但是小学生的英语听力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情感因素,有些学生在听英语时,信心不足,心情过分紧张、焦虑、压抑、其 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处在压抑状态,思维变得迟钝,难以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相反,如果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环境时,心情轻松愉快,充满信心,没有心理压力,就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获得成功,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2)有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常常怕犯错误而被嘲笑,在多次犯错后容易产生信心不足,甚至自卑。因此,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应注意难易适中,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不断鼓励,让学生保持积极性,树立信心,获得成功感。

(3)知识、技能因素听力的良好发挥有赖于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意、语境、日常交际用语、文化背景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必然影响听者理解。学生常因以下知识的缺陷或没有正确的言语习惯而影响他们的听力。比如,当听力材料中出现一些新词,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引起听力困难。或者可能因为听力材料的语速太快,录音机效果不好, 朗读者的口音,或有背景声音等使得听力变得困难,应该说这两方面都是听力学习中必然要遇到的困难,都是正常现象,初学者必须要过这一关。因此在听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一些读音规则, 比如哪些情况下产生连读、弱读,哪几个音遇到另外一些音时失去爆破。还要知道在口语中人们一般使用缩略式而少用完全形式。如口语常说I’m there’s而少说I am there is等,因此了解自身困难、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及时地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克服知识不足,这些都是提高听力的基本保障。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的研究,找到一条适合于小学生的听力教学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听力困难。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以3--6年级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以课堂为阵地,凸显学生主体,精心设计教案,灵活驾驭课堂,建构精彩环节,加强教学反思,及时撰写随笔,形成研究体系,探索教学规律。

四、操作措施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将有极大的裨益作用,不良的师生关系压抑着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构建平等、民主、合作、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听力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发挥。

(2)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

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逐步加深,开始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一环节是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供练习的频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动作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积极、多层次化的思维理解心理过程。它除涉及到语音、语言、词汇外,还涉及到非语言知识,如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所以英语教师除了注重教学大纲外,还需要顾及学生的要求和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要素,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听力技巧,这样才能他听力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3)精心安排内容和时间

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材料,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原则,从语音、词汇到短句,从短句到长句,从长句到短文,从短文到临场对话。有些老师把听力课上成了听力测试课,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该适时更换听的内容、改变听的形式,听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幽默小故事、笑话、英文小诗、英文卡通或英文歌曲等,视听说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沉闷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口语多、语言规范、交际性强的材料,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应变能力。听力课宜采用短课时,有些学生还没有设置专门听力课,教师可利用英语课前5-10分钟进行省时、高效的训练。

(4)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听力水平,提出不同层次要求。

一个听力材料可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对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只需听出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必须了解详细的内容。在练习时,不要让听力较好的学生把答案讲出来,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一致或有差异的答案,再放录音,以便证实或修正已形成的答案。 总之,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五、研究成果

(1)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较好的帮助学生克服了听力过程中的紧张心理。

(2)激发了学生对于英语听、说的兴趣,我们对6个班的听力进行了测定,80%的同学能很快听明白与教材难度相当的短文及对话,并作出正确的回答。他们不再畏惧英语听力了,而是把它看作与读,写一样的基本能力,正确对待,并乐于练习。

小学英语听力的训练教学研究论文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内含)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方法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方法

小学英语听力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doc》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