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工程黄家村包扶工作情况

2020-03-02 14:5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百工程”黄家村包扶工作情况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开展“三百工程”活动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市委的预定目标和赋予我们的包扶任务,我们黄家村包扶小组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三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高度重视,突出重点,一切从黄家村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开展包扶工作,切实帮村里干点实事,不辜负上级领导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将岔沟镇黄家村包扶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村况简介

黄家村是岔沟镇辖区内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小山村,幅员面积约9800余亩,辖6个自然组,4个自然屯,共有420户,总人口1201人,劳动力675人。耕地面积1940亩,林业面积4331亩,人均耕地仅1.6亩,村民主要收入是靠种植玉米和少量水果,人均收入3230元,多年来一直没有明显提高。村中主道路2条,一条为柏油路,一条为沙石路。村民饮用水都是靠自家打的手压井提取。村里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及设施。村集体经济负担较重,累积欠帐170余万元,在种植业上,形成规模的只有2户,有梨树上千棵;在养殖业上,养猪100头以上的有9户,养鸡6000千只以上的有6户。

二、包扶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我们小组对包扶岔沟镇黄家村工作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两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确定了包扶工作的指导思想、包扶目标、总体原则、职责任务和具体措施,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三 - 1 -

百工程”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由政治处、办公室、调研室和法警大队人员组成的活动办公室。坚决按照市委“不转化,不脱钩”的原则要求,强化责任,特别明确党组书记、院长是落实包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副书记张强、副院长韦志平是组织实施者,办公室成员是各项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各负其责,切实完成好相应的工作任务,制定了《海城法院“三百工程”包扶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了院党组每季度对包扶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每月听取办公室具体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张强副书记和韦志平副院长、政治处主任张林城带领办公室成员落实每周2天以上时间到村开展工作的制度要求。

我们小组按照市委要求积极加强与黄家村干部、所在镇党委政府、包村企业、包村干部之间的沟通、协调、衔接,建立了五方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包扶机关、企业、青年干部分组到黄家村每周开展工作时间安排表,制作了五方人员通讯录,规定了到黄家村蹲点的工作纪律。到目前为止,已召开联席会议两次,各项制度落实,工作有效运转。

(二) 摸清底数,科学论证, 制定规划

在市包扶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市法院立即组织人员多次深入黄家村进行碉研,摸清贫困状况,找准贫困原因。常务副院长赵立夫同志亲率机关人员到岔沟镇与镇领导和村书记进行对接,了解包扶村的基本状况;党组副书记张强、副院长韦志平同志带领院包扶工作活动办公室的同志,多次到黄家村与村委会领导、党员及群众进行走访谈话,深入了解,掌握全面情况,对黄家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了准确的掌握,摸清了底数。黄家村落后的突出症结在于:

一、是村集体经济严重不足。黄家村的集体经济状况严峻,负债高达170多万。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

维持,致使组织作用难以正常发挥,村集体成员多次出去考察之后,有干项目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组织作用发挥不好。村里现有党员41人,村支委3人。随着农村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村里党员、干部未能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

三、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黄家村的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五、劳动力转移工作不到位。岔沟镇的富余劳动力大部分就近到英落镇和牌楼镇的矿上打工,收入水平较高,是当地百姓增收的一个有效渠道,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帮助村里的劳动力找到更为广泛的就业渠道,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因此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找信息,挖渠道,走出去,求发展。

(三) 竭力相助,沟通协调, 解决困难

1、筹集资金,帮助村委会完善办公设施。黄家村原村委会 非常破败简陋,08年初市委组织部到黄家村调研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市委领导反映,争取资金,经多方协调沟通,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7余万元建成崭新的村委会,但办公设施尚未解决。“三百工程”启动后,帮扶企业中石油海城营业部得知这一情况后,总经理王贵昌立即筹资15000元,给黄家村委会购买了电脑、办公桌椅、文件橱柜等,配齐了办公设施,使其能开展正常工作。

2、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问题。黄家村由4个自然屯组成,有两个自然屯坐落在离村里1.2公里的山沟里,出入就

靠一条沙石路与外相联。由于年久失修,这条路坑洼不平,路况极差,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制约了本地经济发展,村民对此反映强烈。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副院长韦志平、中石油海城营业部主任蒋运民亲自到现地勘察路况,积极与镇领导、市交通局领导协调沟通,经过努力市交通局已初步同意将这条路纳入今年村路的修建项目,力争09年铺成柏油路面。

3、考察特色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我们还主动派人到市农业部门、农业院校和特色农业搞得好的先进单位进行咨询和考察。驻村干部张雪飞曾两次到其毕业的母校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医药研究所向教授请教,张淑贤教授向我们推荐了韩国枸杞子和中药材黄芥的种植项目,它们的经济效益是种玉米收益的4—5倍,并且都是当年见效的作物。还到丹东特色农业先进村大梨树村考察五味子的种植和效益情况。到大连考察景观树苗中华红叶杨的种植。将这些项目作为黄家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在09年村集体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4、筹划建立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把经济搞上去,更要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和健全文体活动场地和设施是重要前提。现黄家村没有任何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我们包扶小组和黄家村村委会筹划决定,开春后把村委会前1200平方米的场地,进行平整,铺上方砖,配备篮球架和健身器材等文体活动设施,方便村民娱乐和健身活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任务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包扶单位资金紧张,筹资难度大。

(二)群众保守意识较强,对推荐的种植项目持观望态度。

少示范带头人,村里想带头,但还是苦于资金有问题。

(三)前段时间包扶工作,由于正赶上市法院主官调整,市、鞍山和省三级人代会召开,年前信访工作任务重加之两节期间法院事务繁杂等等情况;驻村青年干部的年底统计报表工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过完年的粮食直补工作,经济普查后续工作,多头牵扯精力致使有些工作没有做得更具体、更及时。

四、下步需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发展种植业,促农民增收。开春后,结合黄家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种植业列为村的主要经济发展项目,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到中小镇,耿庄镇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的种植,改变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市农业部门联系,提供果树种植的技术帮助,提高果树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搞好韩国枸杞子和中药材黄芥的小面积种植,确保成功。

(二)培植带动养殖业。根据黄家村有养猪100头以上的9户,养鸡6000千只以上的6户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让现有养猪、养鸡户帮助村民做好技术服务,使其能够带动其他群众共同走向富裕。如有可能串地成功,可发展养殖小区,上级对此还有一定扶植政策,具体情况可与板屯村联系。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村容村貌。积极与市交通局协调,必须完成村内自然屯之间1.2公里道路的平整硬化工作,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如果能顺利完成,将大大提高村委会的号召力。完成村委会广场的平整和文化健身设施的配套工作。

(四)加大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组织带领村里的青年农民出去考察学习外面的先进生产技术,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在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基础上,为改变村卫生室的现状,积极向上级争取,经有关部门同意,计划2009年上半年在黄家村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农村医疗卫生室,改变农民医疗卫生状况。

我们深知包扶工作是一项艰巨、长久的任务,虽然通过我们勤恳扎实的努力,做了一点有益的工作,但离市委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其他单位包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大包扶工作力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服务,扎实开展工作,为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00九年四月七日

黄集小学三百工程总结

三百工程总结

黄家村养鸡场合作经营协议书

包扶方案

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诗三百

龙头企业关于“三百工程”的汇报材料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百企业服务工程”工作总结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百企业服务工程”工作总结

半年包扶工作总结

《三百工程黄家村包扶工作情况.doc》
三百工程黄家村包扶工作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