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2020-03-04 02:31: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学习目标】

课标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简述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要思想观点及评价。

难点: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自主梳理】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经济上:_____________产生和发展。

2.思想上:文艺复兴后,各国的___________思想十分活跃。

3.政治上:教会实行剥削压迫政策。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导火线:1517年,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徒出售________,搜刮民财

(2)序幕:___________的发表

(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________、________ 改革运动。

(4)思想主张:①强调________ 学说,主张只有靠________ 才能得救。

②宣称________ 的功效微不足道,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5)意义:①宗教改革运动在__________ 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________ 登上欧洲的历史舞台,与________、________形

成三足鼎力的新局面。

【合作探究一】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马丁·路德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著作:出版《_______》。

(3)思想主张:①人只有依靠____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会的____,

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②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为____,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

心。

(4)意义:①为___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___和___

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___方面的依据。

三、宗教改革的实质、意义

【合作探究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三】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思路提示:相同点从背景、性质、内容、作用上考虑,不同点从斗争形式、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产生的作用考虑)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合作探究一】马丁·路德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对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合作探究二】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意义:打击了罗马教皇的权威,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合作探究三】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背景上:都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②性质上: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③内容上: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④作用上: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①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②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改革运动 ③产生的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都扫荡了封建势力,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

敢于挑战权威

第13课 问候

第13课 寒号鸟

第13课《风雨》

教皇的选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3课

第13课音乐作品欣赏

第13课 猴子下山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doc》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