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2020-03-02 03:24: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生产系统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借鉴通辽电业局具体工作开展及建设情况,在通辽农电系统率先开展“五大体系”适应性调整工作,着力构建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全面梳理工作流程,注重把握工作规律和节奏,梳理全年常态性、规律性、重要性工作,形成全年工作“二十四节气表”,保证常态工作、应急事项均能有序开展。

在工作重点上,强化抓好“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形成决策、执行、监督、考核闭环管理机制,消除管理盲区和薄弱环节。在具体实施工程中,以优先推动一体化发展为原则,强化过程管控和工作考核,提高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同时,针对我局生产管理实际情况,本着便于“精细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在原有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将生产部门进行整合,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现将开展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大检修建设方面

主要工作: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将66千伏输电线路的巡视检查、运行维护、应急抢修的工作,10千伏线路检修、应急抢修业务委托于星源公司的5支施工队近70余人的检修队伍。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抢修业务委托于运维检修公司的6支运维队近40人的检修队伍。打造具有专业化、一体化运维检修管理模式。

比较分析:以前由于生产人员结构性缺员,工区送电班3名检修人员很难完成66千伏输电线路的检修、消缺工作。再有供电所层面负责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巡视检查、检修维修、应急抢修和计量表抄收工作,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也很难按质按量完成配电网检修任务,从而导致线路缺陷消除不彻底,造成线路重复停电,严重影响两率指标。

取得的实效:通过开展大检修建设工作,检修作业任务由安全运检部直接与业务受理单位进行垂直管理,压缩过了管理层级,使原来的分散管理变为现在的集中统一管理,达到无缝连接的目的。也使检修工作更加顺畅,管理也更加便捷。线路所有缺陷能够一次性彻底进行消除,彻底避免了重复停电的现象,使供电可靠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大运行建设

主要工作:以国网公司“大运行” 体系建设为指导,结合我局“调控一体化”和“稽查监控中心”建设,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积极推进库伦农电局“大运行一体化”建设。我局现有66kV变电站11座,均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光纤覆盖率为100%。通过“调空一体化”建设,对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变电站进行日常巡视和事故巡视,在故障情况下,监控人员能够零距离、零时间向调度汇报,缩短了事故应急处理时间,提升了应急处理效率和调控运行水平,有效推进一体化建设进程,使“大运行”体制新模式运作的更安全、更顺畅,切实提升驾驭电网能力。

对比分析:以前电网运行监控主要以集控站为主,调度监控为辅的两种运行监控模式,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调度下达各种操作综合令先由集控站进行接令,由集控站再次进行转达,造成在转达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风险。

取得实效:通过大运行体系建设,推进了“一体化”建设进程,重点梳理了设备监控流程、检修申请管理流程和事故处理管理流程等核心业务流程,改变了以往调度给集控中心下令,集控中心再给检修操作人员下令的复杂流程。同时强化了自动化、通信等各类技术支持,实现了调度、监控和信息传输的高度集中,彻底转变了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推进调度向“全方位综合分析控制”模式的转变,实施“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全面构建“集中统

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库伦电网“大运行”体系。

三、大规划建设

主要工作:以电网“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全面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实施深度规划、中长期规划。实现与计划集中管理和统一编制,建立包含各专业、贯穿各层级、覆盖各电压等级的统一规划体系,使电网规划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比较分析:以前电网规划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注重66千伏输变电的规划而忽视10千伏及以下的规划项目,没有覆盖各电压等级,没能够形成统一以的具有指导电网建设的实质性意见,改动的随意性较大,给投资带来较大难度。

取得实效:通过大规划建设,使电网建设、升级改造、项目储备更加合理,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不同电压等级的规划项目进行有效整合,杜绝因规划项目不全造成改造不彻底的现象。

四、大建设工作

主要工作:以“大农网建设”为主,结合电网规划项目,全面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统一电网建设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强化建设关键环节管控。实现管工程必须管物资的管理理念,加强所属设计、施工、监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定工程管理流程,加强建设职能、工程项目和建设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提高电网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建设管理效率和效益。

对比分析:以前电网建设因管理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不顺畅,物资供应不及时等造成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滞。再有就是对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不限互沟通,项目储备和工程设计理念不超前,造成工程梗阻现象。

取得实效:通过大建设,各部门更加明确职责,摒弃部门之间协调不顺畅,各自为政,彻底解决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梗阻现象。使工程项目管理、物资供应、参建队伍管理职责进行定位。也更加各部门专业之间的业务衔接界面,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强化建设关键环节的集约化管控,提升我局农网建设整体能力,使网架结构得到日益坚强。

生产系统工作汇报

一、电网现状

库伦电网主供电源由库伦220千伏变电站进行供电(供电方式放射性供电),备用电源由220千伏甘旗卡变电站经66千伏甘联线进行供电,为了保证供电可靠率,不断提升供电质量在库伦旗扣河子新建220千伏扣河子变电站一座,预计2013年年末投入运行,届时220千伏扣河子变电站将与220千伏库伦变电站及66千伏线路的拉手供电,彻底改变库伦电网单一放射性供电方式。我局现有66千伏送电线路12条,总长300.07公里。66千伏变电站共11座,主变18台/187.4兆伏安,有载调压主变8台,占主变总数41.18%。变电站均实现“五遥”功能,全部实现微机保护,2013年电网最大电力68.26MW。

10千伏线路现运行41条,线路总长1626.449公里,实现手拉手供电线路20条,比率:51.28%,超半径线路8条,比率:20.5%。

配变1780台,容量184.473兆伏安,(其中公变845台,容量54.060兆伏安,专变935台,容量130.413兆伏安)、真空开关115台,0.4/0.22千伏2090.164公里,分散补偿电容器101台,总补偿容量20270kvar。

二、生产系统开展的亮点工作

1、紧紧围绕“三率”核心目标开展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计划管理:坚持“预先计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合理测算可靠性指标,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定期召开生产检修计划平衡会,所有技改、大修、预防性试验和业扩工程以及设备检修消缺,都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统筹开展,有效控制了停电时间和范围。二是加强低电压治理:依托46处GPRS远控24小时定点自动采集电压监测点监测电压数据,及时掌握电网电压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通过新建10kV线路及线路延伸、配变增容、分容、更新配电变压器、改造低压线路等措施提高了电压合格率。三是加强无功治理,经过近10年的治理,目前我局集中补偿18006千乏,10千伏补偿20270千乏,其中自动投切补偿18300千乏,随器补偿8327千乏。2012年在白音花供电区开展了无功优化试点工作,安装变电站调压调容式自动补偿装置一台,10kV线路自动补偿电容器7台,低压随器补偿装置4台,调压器2台,实现了三级纵向无功补偿网络,白音花供电区线路降损效果显著达到了0。98以上,电压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四是加强设备管理,开展标准化、智能化台区建设工作,并深入开展了“平安通道、平安村屯”等专项设备整治活动,对输、变、配电设备进行全方位治理,进一步提高线路设备健康水平,生产运行精益化管理有力的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2、开展各类载体活动助力生产管理提升 一是全面开展“设备承包、设备主人制”活动。实行专业分工、区域承包管理,制定《设备承包管理办法》,与各生产单位签订设备承包责任书,对10千伏线路、低压台区、基础资料、两率及无功等方面工作承包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切实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运行维护质量。二是开展生产工作“月反思、月排查、月整改”活动,通过开展生产工作“月反思、月排查、月整改”活动,将生产管理重点由事后的责任追究转变为事前的细节规范,着力解决生产工作不落实、现场管理不到位、设备隐患不治理等深层次问题,营造“生产管理规范化、隐患排查常态化、设备治理标准化”的生产工作氛围,使我局生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开展“铁塔杯春检劳动竞赛”,大力实施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库伦旗农电局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将春检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到实处。四是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制定“二十四节气”工作表。将生产工作的重要节点按月度进行分解,逐步实施。五是加强生产执行力建设,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以国网公司管理提升活动为主题,以提升生产精益化管理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生产执行力建设,以“三实戒三表”逐步提升生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3、加强科技进步投入力度

以建设坚强电网为目标,坚持科技兴企,加大资金投入,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在系统生产建设中的应用,积极打造一流特色工作。电网调度自动化、生产MIS、生产GIS系统这三大信息平台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为生产管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馈线自动化、地线管理等新系统的应用,更使电网运行情况尽收眼底,从而实现第一时间精确指导。加长杆钳形电流表、绝缘子故障远距离激光定位侦测器等新设备的引进应用及一系列五小技术创新,使生产管理如虎添翼,为加强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坚强电网,提高生产设备科技含量和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进行“五大体系”适应性调整,在通辽农电系统率先成立运维检修中心,将10千伏及以上配网运维检修(抢修)业务从供电所原有职责中剥离出来集中统一管理,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同时,全面加强乡镇供电所集中、统

一、规范管理,坚持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供电所管理模式,深入推进 “按专业分工、班组区域化”综合指标承包管理方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查找“短板”常态运行机制,以剔除管理“短板”作为核心业务管理的主攻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点,为全面落实承包工作,构建标准化班组体系建设。

五大体系建设

“五大”体系建设安全工作总结

专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读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五大体系心得体会

五大创新体系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生产系统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doc》
生产系统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