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服务业创业计划

2020-03-02 02:59: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2010年“三小”论文

题目:

安徽凤阳小岗村服务业创业计划

学 号: 600921315 姓 名: 罗

刚 专 业: 商务管理 班 级: 09商务商务策划 指导老师: 马志荣 完成日期: 2010.9

安徽凤阳小岗村服务业创业计划

09商务商务策划 罗刚

7月11日由师生共八人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经过近9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二天一大早我没就奔赴我们期待已久小岗村。

咋一看,小岗村与其他村差不多,但心里有感觉视乎又不一样。呆着许多问题我们踏入了小岗村,看着小岗村的一笔一划,不时的在脑中回旋、思索。看着昔日的毛草房,再看看如今的大马路和绿化带,小岗村就像一个历经沧桑后平静祥和的老人。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宁和美好。

我们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充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开展实践活动,在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的讲解员学习,然后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开展服务,进行讲解。了解了沈浩同志带领小岗人民大包干的足迹及改革历程。当日,同学们还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并向小岗村干群和电影的部分主创人员深入了解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让我们看到了沈浩同志是如何将昔日的小岗建设成如今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同学纷纷表示,他们吃住在小岗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此次实践活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深入基层,为农民服务的决心和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精神面貌。 ㈠小岗记忆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5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但这些看似方便的交通网络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在1978年之前此地一直为饥饿和贫穷困扰。 它当时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然而这样一个村是怎样成为中国新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到了找到答案的地方——大包干纪念馆来寻找改革的根源。

小岗村的大包干存在它的必然性,也存在它的偶然性。凤阳花鼓传遍天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它描述的是这一地区长达600年的生存困境,仅仅为了博取自己生存的权利,凤阳的农民们要背井离乡,四处乞讨。家庭人均收入仅1000元,所以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要寻找新的出路,改革是必然的。同时它也是偶然的,当年的茅草屋的主人严俊昌。他是这个拥有571亩地和10头牛的生产队的最高领导者。在历次的社会运动中,这样的民间领袖总是不断地冒出来。他们是旧时代的家族领袖,是新时代的生产队队长或者村长,或者任何时代和统治者加给他们的名称。而严峻昌的弟弟严宏昌的弟弟是这18户人家中唯一读过中学的人。按照农村尊重读书人的传统--在过去的时代中,乡村领袖基本上都是基层的知识分子--这个大耳大嘴,高颧高鼻的年轻人和他的兄长一样,成为这些村民中的领袖。按照作家凌志军的说法,他的相貌“与他的那位同乡,即600多年前横扫天下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很有相似之处”。所以在这样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改革又存在着偶然性。

终于在1978年12月,这个冬天,农闲,缺粮,心慌,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遭遇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穷则思变,无路可走的小岗村村民做出了大胆的选择,把原来的公有土地,分给每一户耕种。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人家聚集到一间草屋中,开始密谋一件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18户村民,签订了一份秘密合同,按下手印,立下生死状。 同时无意中传遍整个中国的事。新的农村改革制度就这样诞生了! ㈡小岗现状

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小岗村2007年人均达到6000元,比该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2倍。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小型农用机械,许多农户看上了数字电视,有4户村民购置了高档轿车,102户翻盖了新房,2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 ⒈农业方面

从此,小岗村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1978年,小岗村拥有五百一十七亩耕地和十头牛,““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也就是说1955年到1970年这15年间小岗村年均每亩耕地生产粮食133000/517/15=17斤。目前的生产水平小麦每亩需种子15~20斤。(数据参考扩展阅读《风起青萍末》) ⒉基础建设

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建多条水泥道路,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有112户农户通上自来水,修建

了“大包干”纪念馆、档案馆和信息中心等。 ⒊发展旅游

以“纪念馆”带动旅游业。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自2005年6月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去年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为滁州市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还被列为省市县青少年教育基地。凤阳县已把小岗村旅游列入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内的皇陵、皇城、韭山洞等景点连线、捆绑推介。 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⒋引资促经济

着力办好工业园,实现小岗村跨越发展。2004年初,组件成立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开了小岗村工业经济发展之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等均初具规模。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㈢小岗对中国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上体现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的关系。而这一直接结合的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认为,“不论社会生产形式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紧紧地与土地直接结合在一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农村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62年,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为陶铸和王任重在广西龙胜调研基础上,写的关于实行产量责任制的报告,作了“问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的批示。毛泽东也曾经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总之,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㈣对小岗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注重从多方面去考察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队员们走访小岗村村民,就小岗村发展现状及远景与村民进行详细交流,同时他们还以“拉家常”的形式来了解村民的生活满意度状况。随后,队员们在村委会走访学习,进一步了解到了小岗村目前以发展农业为主,轻污染工业为辅的规划方向以及小岗村面临的发展瓶颈。通过此次与村委的交流,同学们收获了可以提供给其他农村的发展经验与教训。 回校后,我们仔细思考,小岗村现在一栋栋新楼房、宽大的马路、还有葡萄园无疑是让小岗村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要富起来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有限,虽然葡萄的种植使他们收入增加不少,但毕竟无法搞大规模。大量的土地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同时小岗村的旅游也很不错,有着广泛的市场,可也有着他的制约,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游客的人均消费低。没有广泛的打开市场,形成了“有钱没地儿花”的情况,着严重的阻碍了小岗村旅游业的发展。

要想致富小岗人民还要不断奋斗,旅游要进一步开发,农业要机械化。还有更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待处理。这次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都是我们在学校都学不到的,对我们大学生将来创业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0一0年九月

赴安徽凤阳小岗村参观学习

安徽凤阳小岗村暑期实践调查总结报告

参观凤阳小岗村有感

赴凤阳小岗村参观考察报告

赴凤阳小岗村实地考察教学活动

赴凤阳小岗村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发展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例.

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有感

最美安徽之凤阳(推荐)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赴凤阳小岗村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新闻稿

《安徽凤阳小岗村服务业创业计划.doc》
安徽凤阳小岗村服务业创业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