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专题复习题

2020-03-03 04:03: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酸碱盐复习

一、常见的酸碱盐及其物理性质:

1、氢氧化钠、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且它们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气体干燥剂,例如氢氧化钠可以干燥,浓硫酸可以干燥等气体。

2、浓硫酸在稀释时会放热,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正确的稀释方法是

例题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饱和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钙固体D.浓盐酸

例题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于违反了实验规则,皮肤上溅了一些浓硫酸,以下处理方法:①用较多的水冲洗②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③用布拭去皮肤上的浓硫酸④涂上3%-5%的NaHCO3溶液,你认为正确的顺序为() A、③②④B、③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例题3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①NaOH②Na2CO3③NaHCO3④肥皂水⑤Al(OH)

3A.①③B.②④C.①⑤

二、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除K、Ca、Na)反应生成氢气:

3、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4、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和

例如:用稀盐酸出去铁锈:

例题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组成中都含氢元素 B、组成中都含有酸C、水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D、水溶液都有酸味

例题2洗涤内壁附有难溶性碱的下列仪器的正确方法是()

A、用蒸馏水洗B、用稀HCl洗C、先用稀HCl洗,再用水洗D、用NaOH溶液洗

例题3检验某溶液是不是酸时,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锌粒

三、碱的化学性质:

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1、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和;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例题1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②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钙溶液D.盐酸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能与酸反应:例如:HCl+Na2CO3;

2、盐能与碱反应:例如: NaOH+CuCl

23、盐能与盐反应:例如: BaCl2+MgSO4;

例题1热水瓶中有较多水垢时,某学生欲用家中现有物质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热碱水浸泡后洗净B、用洗涤剂浸泡后洗净C、用食醋浸泡后洗净D、用食盐水浸泡后洗净

五、复分解反应:

1、定义:两两互换,价不变。

2、注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

4、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常见的沉淀物有(9种):、、、、、

、,其中 例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A、石灰石B、稀盐酸C、硝酸银D、烧碱

例题2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欲将盐酸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钙溶液,则应向溶液中加入() A、纯碱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钾溶液D、石灰石 例题3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硫酸铜B、氯化钡C、硫酸锌D、氢氧化钠 例题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和氯化铁B硝酸银和盐酸 C碳酸钡和氯化钙D 碳酸银和稀硝酸

六、溶液的酸碱度—pH

1、酸碱度示意图:

2、当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当7时,溶液显中性;

当7时,溶液显碱性,且pH越

3、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思考: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其酸碱度怎么变化,用曲线表示?

例题1: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例题2 使用pH试纸测试醋酸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pH 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

例题3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 一定是酸的溶液C.pH=7一定是酸的溶液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例题1一无色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此无色溶液为( ) A、一定是硝酸银溶液B、一定是稀硫酸 C、一定是可溶性的含SO42-的物质D、无法确定

例题2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右图的实

验。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2)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填字母)。

A.Na2CO3溶液B.AgNO3溶液C.NaCl溶液D.Ca(OH)2溶液

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盐酸

中考题型训练

碎鸡蛋壳

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CO2B.HClC.NH3·H2OD.K2SO4 2.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

3、K2SO4B.CuSO

4、MgSO

4、KClC.Ba(OH)

2、H2SO

4、NaClD.NaCl、AgNO

3、HNO

3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之一。以下对该反应的部分见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NaHCO3不属于盐C.反应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D.该反应可获得氮肥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6.以下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②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

③ 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④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7.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B.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C.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CuSO4、H2SO4B.NaCl、Na2SO

4、NaHSO4C.NaCl、Ba(NO3)

2、HClD.NH4NO

3、NaOH、NaSO

4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氯化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C.氧化镁和氯化氢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C.酚酞溶液D.石蕊溶液

11.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出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A.=7B.>7C.

12.向结有水垢的热水瓶中加入稀盐酸,水垢溶解脱落;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出现,这种水垢可能含有

A.BaSO4B.CaCO3C.K2CO3D.AgNO3 13.下列各组溶液,相互能发生反应的是()A.碳酸钾和硝酸钡B.硝酸钡和盐酸 C.氢氧化钠和碳酸钾D.硫酸钠和碳酸钾

14.下列方法能够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的是() A.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分别通入CO2C.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D.分别滴加稀盐酸

15.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2)Ag、Al、Na2SO4溶液、稀H2SO4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某个反应:。 (3)FeS2与空气中的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Fe2O3和一种刺激性气体的反应:

16.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BaCl2NaOH①

过量

过量

Na2CO3过量

粗盐

②③④

HCl

蒸发、结晶、烘干

精盐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

2、(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17、有三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液体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提示:碳酸钠俗称“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

酸碱盐

酸碱盐教学策略

200446232130871酸碱盐

酸碱盐教案设计

酸碱盐教学反思

酸碱盐部分方程式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默写

酸碱盐选择汇总

酸碱盐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小结

《酸碱盐专题复习题.doc》
酸碱盐专题复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