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硕士研究生中特课

2020-03-03 06:47: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试 题

说明:

1、每个学生任选4道题(其中论述题3道,案例题1道!),每道题均为25分。

2、字迹工整,观点明确,表达顺畅。

3、答题拒绝雷同。

一.论述题

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25分)

2.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唯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25分)

3.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25分)

4.“薄熙来现象”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你认为什么是“薄熙来现象”?这种现象得以出现的原因何在?我们国家应当从中汲取的教训是什么?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中如何有效避免“薄熙来现象”?(25分)

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有人将欲灭其国,必先去其文化。你对文化有怎样的认识?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怎样的认识?我们如何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大众文化需求的文化?(25分)

6.你怎样看待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在你看来“中国模式”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它还有哪些不足?如果不存在?又怎样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的具有自己特点的道路?(25分)

7.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美国为拖垮苏联,美国有意故意炫耀其强大的国防实力,引诱苏联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结果苏联在无休止的竞争中经济被拖垮,导致最后解体。今天美国又在用当年同样的方法对待中国。中国也要小心被美国拖垮。你怎么看这个观点?(25分)

8.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你怎样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当今世界“一球两制”,资强社弱是不争的事实,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25分)

9.南海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地区热点之一。据你观察南海问题主要是哪些问题?涉及的利益方是哪些?我们应该究竟怎样处理维护领海安全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25分)

10.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的?有人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也是空想的?你如何看这种观点?(25分)

11.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其内涵与重大意义何在?(25分)

1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价值追求。据你观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的微观层面现在还存在哪些障碍?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路径?(25分)

13.怎样看待我国公有制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现实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哪里?改革之路在何方?公有制真的意味着低效率吗?(25分) 14.中日之间会因钓鱼岛之争发生战争吗?如果会理由何在?战争会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如果不会,理由何在?钓鱼岛问题最终会怎么解决?(25分)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进入对抗,世界随之进入“冷战期”。现在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正积极地进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就是要重返亚太。这是否会导致中美之间发生类似当年美苏之间发生的对抗?如果会,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理由又是什么?你个人希望中美在当今世界上怎样相处?(25分)

16.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给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机遇到底有哪些,请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纳和概括。(25分)

17.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因素,因此有学者提出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适应我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布局建设,人的现代化应该有怎样的建设?(25分)

二.案例题

1.案例一: (25分)

关起门来,民主就死了

“9.11”以后,美国政府发现,恐怖分子藏身于大量合法的移民当中,遂连忙出动围捕,一共拘留了752人。起初,司法部长拒绝公布他们的名字。司法部长阿希克罗夫特对此解释说,现在是战争状态,公布名单等于向敌人通报情况。同时,这些人都不是美国公民,而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不一定覆盖他们。但是,民间人权组织不依不饶,把司法部告上了法庭,把人秘密地抓了关起来连名字也不让外界知道,这在一个法治国家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再有天大的理由也没用。法庭命令司法部颁布被扣压者的名单,司法部只能照办。

随后,司法部又说,有些人的遣返听证牵涉反恐怖活动情报,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对外公开。其中,有一个叫哈达德的黎巴嫩人,美国政府怀疑他向恐怖分子提供资金。为此,司法部决定,他的遣返听证将秘密进行。《底特律自由新闻》等4家媒体认为司法部的决定侵犯了他们的采访权利,向联邦法庭起诉。2002年4月,底特律联邦地区法庭判决,听证必须公开进行,并命令司法部送此前秘密听证的记录。

之后,司法部将哈达德一案上诉到辛辛那提的联邦第6巡回上诉法院。8月26日,上诉法院做出裁决:维持原判。法官在裁决书里说了这样一段精彩的话:

“关起门来,民主就死了。通过新闻自由,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民众的权利,以了解他们的政府,在遣返作业中行为是否公正,合法,恰当。当政府开始关起门来的时候,它就有选择的控制了本来属于民众的信息。有选择的信息就是错误的信息。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创立者不信任任何政府来替我们区分好坏,他们要我们反对秘密的政府。”

思考问题:为什么“关起门来,民主就死了”?通过这则案例可以透视到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重要特点?美国的这种民主机制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有无重要借鉴意义?如有,那是在哪些方面?

2.案例二(25分)

高贵与自由

不久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偕夫人来到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度假。虽然是首相夫妇大驾光临,但小镇我行我素,该晒太阳的晒太阳,该谈恋爱的谈恋爱,每个人都生活得自在而有序。明知布莱尔是个“大人物”,但大家仿佛不当回事,因为人生平等。布莱尔喜欢泡吧,小镇唯一的一家酒吧老板丝毫不给面子,按预定计划休假去了。不过,老板仍然很有礼貌地在门口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 另一件事:据悉德国政府订立新法规,要求猪农们必须遵守以下一些条例:猪农每天至少花20秒,跟每一头猪相处;每头猪都必须接触到光线,冬季时更要提供额外光源,以免它们心情忧郁;给每头猪提供两三个木头玩具或稻草人作为消遣,以防它们无事生非,打架„„这似乎有点难,但德国人做到了,因为法律是神圣的。他们信仰法律。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应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

思考题: 为什么“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应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这则案例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何重要借鉴意义?

3.案例三(25分)

蜂死蝇生的思考

大自然给予两种昆虫——蜜蜂和苍蝇以相同的生存条件。然而,蜜蜂和苍蝇却不是一个活法。

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能把天下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有粉,它们就会不休息。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现象,是它们无法排解的尴尬和不幸。苍蝇饿则求食,饱则安息,它们虽无丰厚之积累,却能养精蓄锐,活得自然。

蜜蜂一旦分居,便将同类视为异己。它们常会因食源短缺而你争我夺,战事迭起,弄得两败俱伤。苍蝇不然,它们共食而不争食,更不会去东争西讨。穷日子,反让它们太太平平地活个够。

蜂不改向,蝇寻生路。有人做过试验,将数量相等的若干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将玻璃瓶的底对着光源,将瓶身与瓶口置于黑暗之中。结果,瓶中的蜜蜂只只都朝着光源挣扎而死,而苍蝇却朝着背着光的瓶口飞走了。

善良的人们永远热爱蜜蜂,赞赏蜜蜂的勤劳和勇敢,批评苍蝇的自私与懒惰,但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蜜蜂的各种积重难返,实在是生命的一大悲哀。

思考题:当代社会是激烈竞争、利益关系极其复杂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生活和发展,蜂死蝇生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案例四(25分)

我读南怀瑾的著作,很欣赏他有关做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遗言:“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这三种错误,是提醒做人的哲学。当今之世,世道诡谲、浮躁,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或政治行情,不少的人是反南怀瑾的告诫行事的,追求的是名利,追求的是虚假的声誉,逞强的是不符能力的权位„„

《庄子·天运》中引老子的话:“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这是反之而会犯错的。白居易有领悟曾写《感兴》的诗,说“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多年前,曾有金陵之游,于中山陵之旁得见一座墓园,墓碑上刻的姓名是“廖仲恺、何香凝之墓”,别无一字叙及生平事迹,令我拜谒之下,不胜感慨!谁都知道廖仲恺、何香凝是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的功勋人物,廖被蒋汪暗杀,何则继承廖志,追随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大业,成为杰出的妇女英杰,同时也是驰名海内外的画家,可是廖何去世之后,不争八宝山尺寸的墓地,而双葬于孙中山陵寝之旁,墓碑也只字不叙及生平壮烈的事迹。如果南怀瑾游南京,看到廖何之墓,我想是会惊服于先烈的行事,堪称做人的典型。 思考题:这三个错误的内涵各是什么?为什么人生不能犯这样三个错误?你知道哪些犯这三种错误的例证?如知道请给予具体分析来说明人生“三个错误不能犯”。

硕士研究生中特课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中特课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中特课思考题

中特试题终结版

中特结课论文

中特结课论文

毛中特期末试题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毛中特第九章试题

《毛中特》课程基础试题

《试题硕士研究生中特课.doc》
试题硕士研究生中特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