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新闻

2020-03-02 21:51: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写好文章

今天能跟大家有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荣幸。前些天,付党组跟我联系,想我跟大家讲讲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知识。我想了想,其实真正新闻写作应用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多的的信息、公文写作,我这里主要跟大家聊聊有关写作方面的问题,其实我本人也是门外汉,谈不上讲课,只能跟大家一起交流,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讲得不好,请大家原谅,如果哪些地方说错了,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写作的重要性;二是如何写好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三是举几个案例。

一、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说法:“头世造了恶,今世来写作”。为什么是件苦差事呢。

一是花时多。一篇文章从开始到完成有熟悉情况、收集资料、提炼主题、草拟提纲、材料选择等工序,并且其中还有多次的修改完善。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就必须花时间去熟悉这件事,在新闻写作上,这就叫作采访,在写总结等方面的文章,那就叫收集材料,只有把事情弄清楚了,才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事情了解后,那就开始写,如果是大的文章,首先要写提纲,搭建文章结构,如文章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说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简短的文章,那只要心里想想就够了。文章提纲出来后,最后就是写的过程,文字表达能力强的,速度会很快,如果文字功底不扎实,写起来会很吃力。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去年我们写一篇关于黄溪村整村推进的文章,那么首先就得去采访,

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然后收集关于整村推进的相关政策和黄溪村的介绍材料。这些外业做完后,开始提炼文章主题,也就是黄溪村的经验在哪。我们认为整村推进首先要解决群众增收的问题、居住问题和村班子建设问题等,后来我们按这三块来写,从采访到写稿,最后反复修改,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这篇文章刊登在九江日报头条,标题就叫《山溪潮涌》,

二是用脑多。通俗的讲就是伤脑筋的事,文章的每一道工序,都得用脑思考,有时还得冥思苦想。因为我们把头脑里的想法用文章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而是一个使思想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一般来讲,要写一篇文章,提炼一个观点,但这个观点在脑子形成的时候还是有点模糊,有许多细节还没有想到,如果写成文章,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标点,都摆在纸上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到底是清楚还是不清楚,是深刻还是肤浅,是严整还是杂乱,都明白显示出来了。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因为这就暴露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写好一篇文章,还要讲究章法,也就是要考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分层次,分段落,这实际上就是整理自己的思想,使它具有清晰的条理。有时,为了表达一个明白的意思要费许多周折,这往往是因为这个意思在自己头脑里本来还是比较模糊的,而在找到了最恰当的字眼和语句来表达的时候,这个意思才真正明确起来。写文章,是一个用脑的过程,非常的辛苦。

三是修改多。写文章的时候,往往是思考、修改、再思考、再修改的过程。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因为对一件事的认识,

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情形也许是有的,但如果不是粗制滥造,那至少要有这两个条件:第一是对书面语言这种工具十分熟练,能够得心应手;第二, 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思想已经预先酝酿得十分成熟,连一切细节都考虑到了。但是,事实上对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即使一次能写成的文章仍然可以继续修改。通常我们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修改,甚至几次重写。这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取得最适当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是为了使这种思想愈来愈明确和完备。

所以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正因为苦,因为难,所以许多人都不愿写。但写作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豪不夸张地说,他是我们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通常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会写会说”。首先把写放在第一位,证明写作的重要性。

一是写作无处不用。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活动方案、经验介绍、新闻宣传等等,都离不开写作。办公室的人工作内容基本有三分之一是写作,所以没有写作能力,是很难做得出色的。

二是写作人才紧缺。据我了解,现在各个单位,基本都需要文字人才,有的还很迫切,现在报社的记者非常的吃香,许多单位都想把他挖过去。因为工作既要做功也要唱功,有的单位领导经常抱怨,我们的工作是做了,有的还比其它部门做得好,但就是宣传不够,没有会写的人。有的单位为了一个汇报材料,还要请人写。

三是写作能出成绩。一篇稿子见报了,一篇文章在哪个刊物发表了,这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可以收获一点点稿

费。

四是写作可以出名。东西写得多、写得好,读者可以通过你的文章了解你,领导因为文章写得好格外赏识你。

所以,写作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想争得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写作应该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写好文章的一点体会

写文章跟建房子差不多,要打基础、搞设计、运材料、搭框架、砌墙体。

(一)练基本功,我个人认为就是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每天写1000字。

坚持每天写作,至少写1000字,写什么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停笔的写。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素材和你对事情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写作是我们的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领,必须要不间断地练习才行。即使今天没有写作任务,也没有什么稿件需要交,那么,也不要让自己的笔停下来,你可以写一天感兴趣的事,一天的见闻,文章的感想等。

我是这样做的,每天坚持写一点东西。给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早上有时间,早上写,中午有时间,就中午写,如果今天没

有完成,晚上抽时间都要写一写,每次写的时间在10到30分钟,有时写一天的见闻,有时写点感受等等。

著名作家契诃夫死后,他的夫人发现他的一摞笔记本中记了很多一段一段的话,其中不仅有契诃夫平日里看到、听到的事物,还有他所感悟和思考的东西,其中有一些已经写入到他的作品中,而更多的并没有写入作品。于是,他夫人将这些笔记整理出版,就是有名的《契诃夫手记》这本书。

2、坚持每天细读5条新闻。

坚持每天学习,至少细看5条新闻。将每天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从事文字写作的同志,在看新闻的时候,最好不要只看热闹,而要动用自己的大脑,对一些新闻进行思考,从自己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释。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前些天我看了《江西日报》里的一篇新闻《赣县项目进度表催人一路跑》,我觉得这标题非常新颖,也非常的实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联想到今年强工是效益提升年,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所以我就取了一个标题《一企一策 双帮双促 修水把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把我县服务企业描述得较为形象。这就是多学习给我们的启示。

3、坚持研读主要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

我们工商的同志可以多学习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进行认真研读,掌握其精神实质。钟书记2月27日在全市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九江打造成长江中游特大城市的讲话我进行了认真研读,就可以掌握他的脉络,精神实质。可能在坐的学习过这篇文章,这篇讲话写得很精彩,是我们学习的范本。

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展开:一是打造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极为必要,正当其时,讲原因;二是打造长江中游特大城市,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讲做法;三是打造长江中游特大城市,要注重处理好“五大关系”,讲关联。

其中每一小点,都是层层推进,有理有据,入理三分,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学习学习。

我们读懂了领导的讲话,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跑偏。能够紧跟领导的意图和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能学到他们的文章是如何展开的,帮助自己的写作。

4、坚持每月至少上一至两篇稿子

不管写得好不好,但积极投稿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我们的稿子没有刊登,也不要泄气,要认真分析原因,跟其它的稿子相比,我们还有哪些差距。另外经常与投稿部门多联系,建立感情,咨询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只要我们锲而不舍,上稿是一定没有问题的。

5、坚持用自己的语言

现在网络时代,写文章也更加便捷了,要写什么文章,输入关键词搜索,相类似的文章便出来了。这些文章可以借鉴,模仿,

但不能是拿来主义,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一味地抄别人的东西,那永远是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

五个“坚持”,如果大家做到了,我们的基本功就会越来越扎实,写作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二)提炼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有一个主题,即使一个申请,一个报告都含有主题,新闻也不例外。

前年匡建二老师到修水采访政法系统主题教育。经过了三天的采访,掌握了大量的材料,有缉毒民警面对歹徒持刀而奋不顾身扑上去的场景;有井冈山学习感动流泪的画面;有带病工作的事迹等等

采访完以后,匡老师跟我谈起稿子的构思,文章主题就是“正气歌”。他讲:“上井冈山学习、群众测评、面对歹徒持刀挺身而出、处理违纪干部、表扬先进典型、禁赌、军训等,其目的就是树正气,压邪气,这就是文章的魂。”

所以我们写文章,首先要立意。然后根据我们的立意进行材料取舍。该详则详,该略就略,该取则取,该舍则舍。 “详处细致入微,略处一笔带过”。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三)收集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我们会感到无话可说,

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所以没有材料,文章是写不好的。收集材料可分为三个途径。

一是观察

观察依据对象划分可分为人物观察、环境观察。

人物观察,其中心是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要善于从外在的行动语言窥见其内心性格,要善于捕捉细节。

环境观察,一般要讲究观察的位置和角度,讲究观察的精细和准确,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往往涉及到场面描写。

二是体验

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写新闻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很难写到位。也很难感动读者。

三是阅读

我们平时收集材料,主要是通过阅读,要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认真研读。去粗取精,找到规律,找到核心。

(四)搭建提纲

文章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文章标题。取好了标题,文章就写好了一半,所以取标题非常的重要。

如何取好文章标题。

一是要具体,有个性。我个人认为,标题不能大而空。比如工商局为企业做好优质服务,某某单位成绩斐然等,这些都非常的大,不具体,今年我县在江西日报发表的头版头条,是一个返

乡创业的稿子,刚开始的标题是《给政策、给荣誉,修水返乡创业正当时》,后来江报编辑改过来,《修水2000多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带动就业2万余人》,就更具体。

二是要生动,吸引人。就是栩栩如生。在表达上,力求富有变化,应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使之产生更佳的表达效果。例如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1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修水好标题,梁少清的,10个鸡蛋1度电,朱少华的一根拐杖10万棵树,荣茂凡的七只茶杯八岁了,樊健军的雕只山鹊飞深圳。唐育之的《老区人民真好样,哪行赚钱干哪行,修水溪口2000泥腿子外出打工》。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文章鲜活、醒目、

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2)结构安排。这个因人而异,有的提纲列得非常的清楚,有的却只打个腹稿。但无论哪种情况,提纲都是要有的,以下这些内容不能少,一是写作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确定重点,哪些是重点写,哪些可以一笔带过;三是如何开头与结尾;四是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等,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如果事先没有考虑清楚,那文章写起来很慢,有时还会做无用功,改来改去。

(五)丰富内容,也叫选材的原则

选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主题是依靠材料来表现和深化的,所以材料的任何失误都会自然地影响到主题。

一是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写文章没有充足而典型的材料,如同空中楼阁,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毫无说服力。现在我们写文章,材料运用要加强,往往说教的多,叙事的少,给人很空洞,很苍白的感觉,也不吸引人。

二是选择新颖的材料

我们坚持新颖,有新材料就不用旧材料。说今年的事,不能把去年以前的数字和例子拿出来。

三是选择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是指材料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真实性。我们不能凭

空制造材料,这是一个严肃性的问题,没有材料另可不写,也不能造假。

总之,文章写得好不好,首先要自己满意。

三、举几个例子

这几个例子是值得借鉴的。

1、赣县项目建设表催人一路跑(江西日报版面头条) 记者3月1日在赣县采访时,3次看到项目建设进度表,报表上记载着项目的概况、进度、负责的县领导等内容。

第一次见到项目建设进度表,是在赣县梅林镇章贡村村民赖从芫的家里。2011年12月,章贡村的征地拆迁工作进入安置阶段,赖从芫不仅主动腾出了自家的房子作为安置办公室,还和镇里的干部一起,走访家家户户,从测量到商量,乐此不疲地忙着。赖从芫说:“安置点项目关系到村里人的切身利益,我得关注,更要协助。”谈话间,他拿出了那张项目建设进度表,上面标注着章贡村安置点项目的基本情况。如今,城南大道、贡江大道先后竣工,村里的安置逐步“收官”。

在赣南客家名人公园民俗园的建设工地上,赣县城投公司副经理钟维海随身带着项目建设进度表。由他“领衔”的赣南客家名人公园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成为赣县乃至赣州的一张“名片”。

第三次见到赣县项目建设进度表,是在赣县政协副主席、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陈火生的办公室里。说到项目建设,陈火生拿起项目建设进度表,指出了自己负责的项目的近况和远景。

据了解,近年来,赣县坚持每年实施100个重点项目,形成了“一个项目部、一名县领导、一支队伍、一张倒排工期表、一套

奖惩激励举措”的工作机制。

2、丰城人当好人很吃香(江西日报(南昌) 本报丰城讯 (记者胡光华 通讯员游四清)丰城努力打造“好人文化”,让好人有荣誉、有地位、有待遇,让道德力量影响感动每一个人。4年来,该市有20人获“中国好人”称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好人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好人文化”,成为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日前,即将大学毕业的“中国好人”蔡杜怡在丰城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该市总部经济基地实习。3年前,他和父亲蔡明飞在海南勇于救人。为表彰父子俩的英雄壮举,丰城为他们在城区购置了一套住房,并解决了蔡杜怡上大学的费用。目前,该市已建立关爱好人和英模长效机制,在家庭抚恤、家属就业、子女教育、老幼抚养和住房保障等方面倾斜。

让好人吃香,让好人有好报,才能在社会形成争当好人的氛围,这是丰城市打造“好人文化”核心理念。该市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开辟“好人专栏”,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汇报文艺晚会,让好人代表登台领奖,让道德模范现身说教。近年来,每年奖励好人的资金超过百万元。

该市积极开展一系列以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主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目前,全市共推选道德模范2856名,确定市级“身边好人”357人,评选出市级道德模范143人。全市中小学也纷纷成立学雷锋小组,争学雷锋做好人。一种向好人看齐、做有道德之人的好人文化氛围在全市形成。

总之,文无定法,各有千秋,但要写好文章,就要下真功夫,这是不变的宗旨,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其实写文章也是这样,完全是靠日常的积累,到要写的时候才会下笔千言。

怎样写好新闻通讯

浅谈国企人员怎样写好新闻宣传稿

好新闻

好新闻

好新闻(系列)

如何写好新闻

如何写好新闻短评

如何写好新闻宣传

如何做好新闻营销

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

《怎样写好新闻.doc》
怎样写好新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