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题目参考

2020-03-03 15:15: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写作课题目参考

一、填空题

1、刘熙载“客之则为千万言,阅之则为一言”是(主题/主导)主题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意向)~

2、获取材料的类型,主要包括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创造性材料。或者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生活的直接刺激(这题不清楚)

3、文本材料的使用,首先要增强材料的信息功能,其次要取舍详略,第三确定视觉选择,最后材料的色彩情调。

4、事情想象是主体的某种情感具体化为一种生动物象形象,她是话抽象为具体还是变虚为实的创造性想象。

5、荣格的八种器质类型:内/外倾感觉性、内/外倾情感型、内/外倾直觉型、内/外思维型。主体的心理产生是遗传和环境的互动的结果(承认遗传)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的主要内容:性欲说(恋父恋母情结);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7、空间的观察对象,从整体到部分到整体,时间状态的存在对象要通观全国车能够又要考察每个阶段的细节~最后把握事物过程的本质规律。

8、写作主体得心理与智能结构包括审美心理,个性心理,先天领悟,创造能力,神火阅历,学识积累还有人格境界,审美理想等方面。

9、写作化一规律主要包括物我化一,多元化一,言意化一

10、„„我感到小妹妹的眼睛里有一只绿色的„„这属于主体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外物幻觉

11、审美观察是写作主题一审美眼光感知事物,她是主体主观渗透,还是审美情感或审美理想的投入关照。

12、张洁《白玉兰》——内心活动

13、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感想型感受。

14、三个层次:深刻性,细腻型,强烈型

15、抽象思维:集中、分散、求美。形象思维:表象运动,梦幻呈现,意识流动

16、写作想象的种类:重现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想象、融合想象。分解、重组、创造。

17、观察观察立足点,观察的结果或效果

18、~~感觉衣服湿了~~是联想和想象

19、主题的意蕴提炼要求:客观相、真实性、集中性/鲜明性结构主要环节:理清线索和脉络、组合有序、整合结构(开头、街舞、过度照应)

20、“当她一露面——”侧面描写,以实映虚,以虚写实,给读者想象再造的空间 补充说明

1、写作主体感觉的内容包括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把握以及联想和想象、独特的内心活动、情感和体验

2、写作的递变过程主要表象为感知积累,构思内蕴,行为外化,三个互递互动的环节,即古人所讲的物意文的转化生成过程,各种因素和技法发张交叉整合,是写作过程呈现出一种立体状态

3、写作主体的审美境界主要集中人类文化的科学知识,但还有潜文化的文化因素、某种族的经验体系。„„遗传或者„„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4、写作主体的审美境界既是以一种对美的追求,对审美理想的选择,又能化为感情力

1量和为文化创造原动力

5、写作感受的强烈性是指外界事物对写作主体,产生巨大的震动力量,并且主体心灵的这种力量,促进主体表想出来的强烈的写作欲望。

6、直觉是写作„超越逻辑思维,概念判断直接达到目标

7、体验是主体对表现对象的揣摩和推测、体味和体悟即移情作用

8人类的思维的三种形式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9写作思维具有间接性还有概括型,虚拟想象性、预见性

10、写作中的言意矛盾,用有限的语言来激起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11、显示某种意象,主题发生有两个意象,生活的刺激产生的感受感想,主体的间接检验和长期积累的偶然顿悟。

12、习作载体的结构,它的连缀贯通、转换自然

13、„写作结构要求曲折变化

14、所谓意识流的综合,就是打破自然顺序,不搜时空限制,采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它通常就用回忆、联想、心里独白等反腐方式来组合文章层次。

名词解释

想象、抒情想象: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的表象记忆经过加工改造或变性变异,创造一种全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十一新颖的形象为基本特征,想象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抒情想象是指作者把某种情感具体化为某一种生动的物象形象,面抽象为具体,变虚为实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主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例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形象思维中的表象运动:形象的思维是主体在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即使感知生活的形象不在眼前,在大脑中依然可以浮现出其形象的心理过程。形象思维的表象运动是心像与表象交互活跃的状态。是主观和客观交互运动。(

1、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是能在大脑中产生一定的形象

2、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想,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3表象运动主要过程有分解—比较—综合—推导—意象拟定,包括自觉表象和幻觉显现)

文本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环节?基本单位:?。主要环节:1理顺线索和脉络。

2、组合有序

3、整合结构篇章。

1、文本结构环节之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

2、开头、主体、结尾) 主题主旨意蕴类型:文学文本主题,议论文主旨,说明文体主旨,叙述文体主题,抒情文体主题(不知道对不对)基本原则:本质性原则(精神实质)独特性原则(新颖)时代性原则(当下的认识、社会、组织、政治等)

人物内观察:对人物内在隐秘世界的观察,通过外在的语言形态反观自身,以己观人,以己夺人等观察别人的内心可以反观自身内部观察的对象不是外部事物,而是通过感知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表像,作者回忆,分析,加工脑海里人物的言行举止和音容笑貌等表象。一般A从行为和动态上观察B推己及人,以已度他人C及观察你内心日记这三个方面解释。 写作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说明本质、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最具表现力的材料是通过个别反应一般,典型反映共性的材料。

审美观察 观察是主体姐主观对客体事物进行有计划的心理感知过程。写作主体从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客体对象,把主体的情感想象融入其中是主体的主观渗透,还是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投入关照。审美观察,是在审美知觉、审美统觉的感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明确性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对于形成审美表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感受的类型:A感知型感受与感想型感受,前者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后者强调感受的主观性情感性B心物交流型与感应型感受,前者虚实相生,主体对感受的对象产生情意,是主客

交流。后者是感受感应。C日常感受和审美感受。前者是日常感受,后者强调审美,是一种艺术性的思维

心物交流型感受:是感受的一种类型,是主体对看守的对象产生情意,主客交流的过程,是虚实相生的表现。(笔记,仅参考)

简答

文本材料选择原则使用要求(典型材料)1目的性(体现主旨主体)2审美原则(达到一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3简约原则(要求“只取一物,以一当百”)

独创性原则:主题主旨意蕴要新颖独创,是作者对主题独到的不同一般的把握。比如:史铁生《我和地坛》的主题

主体感受的内容:1主体对客体对象的主观把握2主体在情感的作用下对客体产生的某种幻化3主体对客体产生现象和想象4主体对客体产生独特的内心活动5主体对客体产生情感体验

文本结构的重要环节:开头、主体、结尾/1理顺线索和脉络2组合有序3整合结构(真核开头结尾过度照应)(笔记太少)

审美体验和特征——内容:体验是护体在观察,感受中对客体的揣摩、推测、体悟二获得的心理认识。特征:1体验具有亲历性和虚拟性的统一2体验是内省性与观察性的统一(内省性是内在的直觉、直觉、领悟、悟性)3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移情投射

写作物我化一规律:物我化一时之写作的主体与写作客体高度的化合在一起,形成某主体情感的真而现象虚假的假定情景或境界。

写作典型材料原则

1、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

2、要选择表现主体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真实的信息材料,信息量大的典型材料,同质异象的材料,显示材料)

论述

主体感受体验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体验,或称为知觉体验。第二层次是认同体验。第三层次是反思体验(网上的)或者是从观察表象到个性感觉到整体知觉三个层次阶段(笔记上的)主体感受的内容:1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把握(知性特征,概括性,主观性)2主体在情感的作用下对客观的幻化3主体在感性作用下对外物产生了联想和想象写作构思行文过程广义上构思:对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在写作之前的思谋营构的心理结构。狭义构思:写作者在获取生活感受、材料积累,完成材料选择之后的在动笔行文之前的这一段思索,决定怎么写,写什么的心理结构。其环节包括:1立主脑,定意旨2定色调,齐声高3选技法,构框架4明体形,选模矩5通思路,线索巧6选材料、善舍造7趋完形,细节淘

主体感受体验对写作的作用1,主体的感觉知觉能够引发写作主体写作的冲动,诱导主体写作

2、能够有立意传情的作用

补充

场面观察:场面,是指一定量的人物在特定场合里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对于场面的观察和描写要求写作者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智慧。因为场面不是由一人一事构成,而是由多人多事\"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从人事物理的内容方面着手。也可以从总体局部细节的方式方面着手。

抽象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可以不必按生活本身现状思考,不拘泥于事实A集中起来归纳思维比如有术同思维就可以有总结主用。B可以发散思维以求创新。C可以用于求美,可以用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

)小论文:如何培养感受体验能力

写作中的感受提样能力十分长重要的,首先,感受和体验的引发能引起写作的冲动,其次,感受体验对立意传情有作用,最后感受有显出作品美好的作用,因此,感受体验非常重要。

感受体验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契机。以下是主要方法:

第一,要训练主体五官的敏锐性。人的感官受外界形、色、音响、气味等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

第二,锻练主体体验体悟的独特性。我们从谈论中感受到别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便很自然地学会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我们更深人地思考问题,更用心地感受生活。我们的体验自然不同。

第三,我们要培养丰富的情感。我们要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不断地触发、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积水成河。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的熏陶,去感悟生活的哲理。

最后,要培养足够的信心。

写作题(一种想象原理的短文600—800)

判断(错的打叉。对的打钩)

1主体知觉感受(错)

2仰视——俯视(错)

3关系不大(错)

4气质(错,遗传那不是后天改变的了的)

5识别选择材料(错,材料本质规范可以虚构,但不可造假)

6时代,围绕现实提炼,抓住政治政策(错)

7结构不仅是形体问题,也是一个内容问题,是一个作品~既是描写的事件进行的规律(对)

8写作的折光反射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语言。(对)

9、语言诗化色彩。讲究如诗如画,联想唤起人们情感体验,如“春来江水绿如蓝”。(对)

10、写作客体是主体观察认识视野中的一切对象,没有主体观对象也是客体。(错)

11、“手的描写”(对)

12、想象作用,内视内孕作用,表象运动。(对)

13、形象思维的表象运动。(对)

14、思维力,思维方式。(对)

15、感受体验。罗曼罗兰。(对)写作冲动

16、写作心理学的目标。(对)

17、写作主体,提高写作能力就是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对)

18、言意化一,内蕴与外心的有机统一。(对)

19、写作主体创造性有悟到的过程。(对)

20、仰视——半江瑟瑟半江红。(错)

21、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不符合——符合。(错)

22、朱自清侧向信息——主向信息。(错)

23、劝君更尽一杯酒····(错)

24、灵感思维灵感作用。(对)

25、《柏林之围》人物类别逻辑顺序分类。(错)

26、感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

27、观察生活。托尔斯泰,不是内观察。(错)

28、物我化一,高度,不像。(错)

29、川端康成。(对)

写作题目

写作题目

写作(论文题目)

调查报告写作题目

写作课

SSAT写作题目分类整理

独立写作题目汇总

公文写作考试题目.

大学英语A写作题目

应用文写作题目总结

《写作课题目参考.doc》
写作课题目参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