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2020-03-03 03:45: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麻醉科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室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这个中心,在总支院办的领导下,以 “二甲医院复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全力保障医疗安全,推进治庸问责,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完成了院领导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1医疗业务指标 1.1 临床麻醉

截止2011年12月20日,我科完成手术麻醉

台次,同比增加

%。其中全身麻醉

例,占%;椎管内阻滞

例,占

%。业务收入纯结余

1.2 危重患者监测与复苏

全年共抢救危重患者

例,其中麻醉手术患者

例,成功率

%;参与临床急救与复苏

例,成功率

%。

1.3 无痛舒适医疗

完成术后镇痛187例,其中患者自控镇痛152。开展预实验(免费)——无痛人流20例,无痛胃镜2例。业务收入纯洁余约15000.00元。

2 科研教学

2.1 主持申请和筹备新技术、新业务、新科研项目1项(无痛舒适医疗)。 2.2 参与申请和筹备开展《巴东县医务人员健康调查》项目。 2.3 受护理部委托开展《CVP监测基础与临床》培训。

2.4 应急诊科、内一科、外一科、外三科等临床科室之邀,多次组织开展《呼吸机的操作常规与日常维护》培训。

2.5 组织编写《巴东县人民医院ICU手册》,并联合手术室共同举办《2010CPR指南》、《气管内插管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德尔格呼吸机临床指南》培训。

2.6 因全年转科无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入本科室学习,故《麻醉科信息化建设》、《血气分析的基础与临床》、《无痛舒适医疗概论》、《喉罩的临床使用》等临床教学局限于科室内部。

2.7 阶段性总结课题2项,即《长托宁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麻醉》、《瑞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后者获得2011年度巴东县科技进步奖1项。

2.8 参加学术交流3人次,《全麻苏醒延迟4例的临床分析》、《全麻苏醒延迟的原因探讨》、《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国内现状》等学术论文被收录。

2.9 外出进修医师邓贵锋顺利反院,在科室内进行了总结汇报《现代麻醉学科的工作范畴》,计划并启动(2011年-2012年)推广经典喉罩的临床应用工作。

3 质量管理

3.1 张世刚同志应邀参加了恩施州麻醉医学会的成立典礼,并当选为第一届学会委员和质控小组成员。

3.2 全年1例患者术中知晓、2例神经阻滞后并发气胸、4例患者苏醒延迟、8例患者在

术后镇痛过程中不慎遭遇硬膜外导管脱出或严重恶心呕吐,麻醉科医师先后数次被投诉,经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3.3麻醉科是高风险的科室,我科同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反复查找安全隐患,多次组织应急演练,全力防范医疗事故。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医院麻醉质量管理,《麻醉质量控制——易于忽视的问题》已在电子版杂志刊发。

4 存在不足

4.1 安全隐患长期存在,质量管理警钟长鸣。 4.2 慵懒散软气氛较浓,工作效率持续偏低。 4.3 科间矛盾时有发生,联谊之会亟待落实。

5 2012年工作要点

5.1 积极完成总支院办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治庸问责”、“医院管理年”等主题活动。

5.2预计完成2011年总手术台次的90%-110%,提高全身麻醉的比例,推广应用喉罩。推进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5.3拓宽有创监测指征,强化医疗安全。 5.4抓实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工作。。 5.5筹备无痛分娩工作。 5.6 抓实麻醉科信息化建设。

5.7 参与《巴东县医务人员健康调查》。 5.8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5.9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科间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5.10 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再次申请购置血气分析仪等设备。

在省部级教学医院,现代麻醉科是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

在巴东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科是一个非常被动的“幕后英雄式”临床科室。但我们相信,在总支院办的领导下,在医务质检科、宣传科、信息科等有关部门/科室的指导下,在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带领和优秀学术骨干的支持下,麻醉科一定能顺利发展,麻醉科信息化建设一定能早日实现!

麻醉科

2011年12月25日

麻醉科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麻醉科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麻醉科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
麻醉科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