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音乐教案1

2020-03-01 23:03: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华夏音乐之光

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古代音乐,并结合自身的历史和文学知识,品味作品中的情感;能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概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第一张片)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音乐文物,有古书籍、古乐谱、古乐器,对这些古老的文物的研究可以重现几千年前古人的文化生活。所以,音乐是一把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华夏音乐”,那么,“华夏”一词该如何理解呢? “华夏”原为族名, 是汉族的前身,后来,华夏又成了中国的别称,“华夏”二字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美好盛大的意思;

二、是华山和夏水的合称。 问:同学们知道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吗?(骨笛)

(第二张片)不错,在我国贾湖出土的骨笛,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乐器,有8700多年历史,是用鹤鸟肢骨制作的,上面钻了七个孔,具备了七声音阶结构,现在还能吹奏出旋律,音色清脆明亮,这一批骨笛的出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第三到第六张片)下面我们来欣赏几首作品,《苏武牧羊》(笛子)、《十面埋伏》(琵琶)、《流水》(古琴),然后请同学们分辨一下,这是古代音乐作品还是现代音乐作品?(古代音乐作品),分别用哪种乐器演奏?

(苏武是汉朝的中郎将,后作为使者被汉武帝派去出使匈奴,出使时苏武拿着代表朝廷的笙节,去到匈奴的时候恰好遇到匈奴上层发生内讧,受到了牵连,单于要苏武背叛汉朝,苏武宁死不屈,单于敬重他的气节,不愿杀他,于是把他发配到北海牧羊,并谎称苏武已死,19年后汉昭帝派出的使者知道苏武还活着,于是指责单于欺骗汉朝,后来苏武就被放了回来,苏武回到长安的时候全长安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苏武手里还拿着光杆子的笙节,感动了全部百姓,都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2、八音分类法:

(第七张片)我国古代乐器有“八音”之说,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不同而分成八类乐器,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请举例每类有哪些乐器?

二、酒狂(古琴)(第八张)

刚才我们说了 ,《流水》是由古琴演奏的,我们有没有同学是学古琴的?

古琴,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相传有五千多年历史,是周代八音中的丝属类乐器,一度成为音乐的代名词,文人修养的四大基本功“琴棋书画”中,琴居首位。

东汉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少文人为了逃避现实,常常弹琴饮酒,赋诗作文, “竹林七贤”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表面似乎是以酒度日,实则是“借酒赋兴,奏乐明志。《酒狂》一曲就是 于那时候作的。(描写七人。)

作品听赏

问:乐曲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乐曲持续以低音和九度十度的大跳进行,表现了人物是很么样的内心情感?旋律由几个音构成? 答:

(刻画了一个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蹒跚的醉者形象。表现了人物(阮籍)愤懑的情绪和对人生的执着,洁身自好,不向权贵低头。五个音构成,

1、

2、

3、

5、6,就是我们民族五声调式音。

三、《阳关三叠》(第九张片)

同学们对王维的认识有多少呢?谁来背首他的诗? 生:……..师:好,大家给点掌声这位同学。((((

下面老师再来背一首《渭城曲》)))

王维是中唐时期的诗人,音乐家和画家,从小就精通音律,善弹琵琶。二十一岁时就被任命为主管音乐的“太乐丞”。渭城曲是他为送友人到安西任职而作的,后来被人配上音乐,并且广为传唱。因为诗中有“阳关”这一个地名,演唱时又常常重复三遍,于是就有了《阳关三叠》这个称谓了。

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歌《渭城曲》,体会歌曲中依依惜别的情感。 (超链接)听赏改编后的合唱曲《阳关三叠》,感受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美妙和魅力。

问:同学们说说,这首曲子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给两分钟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答:…………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点出送友人的时间、地点、季节,并寓“留”于“柳”,表达了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借景抒情,用一个“更”字,把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得含蓄真挚。

(这首琴歌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前半部分音乐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柔美抒情。后半部分是后人加的长短句歌词,使用了切分音、变化拍子和八度音程的大跳,是音乐跌宕起伏,情感丰富,情绪激动,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真挚情感。)

四、《琵琶行》

(第十张片)(出示唐诗《的诗句,引出琵琶)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第十一张片)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述 指

法: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音响效果: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听赏 (第十二张片)

文曲《塞上曲》之《湘妃泪》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很有特色的一种乐器,它音色清脆,音乐性能好。历史上,唐和明清时期是琵琶发展两个高峰期,1949年以后琵琶的发展更是大大超过了唐和明清这两个历史时期。琵琶的曲目分为文套和武套,刚才上课的时候我们听的《十面埋伏》,就是琵琶曲目里德武套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文套曲目 《塞上曲》之《湘妃泪》

欣赏要求:细细品味,曲中描绘了什么情景? 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描绘了昭君远嫁匈奴和番,宫闱冷清、凄凉的情景,展示了昭君远嫁匈奴的思乡之情 和充满哀怨的内心情感。

五、总结

古琴与琵琶只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两朵小小的奇葩,还有更多更宝贵的音乐文化等待我们去发现与保护并进行传承! (第十三张片)

教案.音乐与影视

音乐与影视实验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教学案例

音乐与影视教学反思

音乐与影视教学设计

音乐与影视教学设计

影视欣赏教案1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学设计 教案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学设计 教案

《影视与音乐教案1.doc》
影视与音乐教案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