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

2020-03-03 04:56: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德育案例

1.某同学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上课受批评,跟老师怄气,在学校同学们有哪些不小心碰到他的时候就谁边发脾气;总而言之,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他的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上课玩东西被没收了,跟老师发脾气说“小心你玻璃窗,哪天我就砸烂去”,同学扫地时,扫把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脚,就骂同学,别人反抗就动手,人人都把他当成我们班的不定时炸弹,谁惹他谁倒霉。 【分析】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给孩子介绍了一些方法】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他发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健美操,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导语: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学生基本资料

王某,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1、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患有多动症。

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字迹潦草,错误较多。

3、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经常不及格。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该生性格自由散漫,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且王某父母本身学历有限,教育方法欠缺,其母亲这几年心脏不好,连续做了几次手术,受不了刺激,父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病人,无暇照顾到他的学习。即使管他,也都用一些强制性方法,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虽然很着急,也只知道说:“叫老师管严点!”而他们自己并不管理。

四、教育的策略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经常与家长交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在学校的表现也及时向家长进行汇报,让家长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坚持每天作业的辅导。对不懂的要进行耐心的讲解。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多点爱心。我首先采取包容的态度,用放大镜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对打扫清洁很积极,给老师送本子也抢着干,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予表扬,对清洁做得好的发环保章。即使犯了错,也要肯定他错中有对的地方,这样比一味责备有效得多,相信爱能创造一切。

2、多点信心。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能放弃他,执着相信他会成功的理念,只要他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的发展,就是进步,就是成功。

3、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作为老师,用赏识的目光迎接他们。他的一丁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塑造,不要轻言放弃。

4、多点个别辅导。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给他讲解,辅导,课堂上多关注他,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对作业要求他要按时完成,改掉拖拉的习惯。

从大禹治水想到的

——学生德育案例一则 基本情况

班里有个男生小冯,在开学不久后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觉他的性格夸张点可以用“嚣张”这个词来概括:平时走在班里,如果同学走在他前面,很可能被他大喝一声“闪开”而挤开去。要是遇上他心情不好,更可能被他一把拉开;中午吃午餐时他则常常会拉开挤在饭盒前的同学,挑上一盒先走。别人稍有微词,他便动辄恶言相向,甚至挥拳威吓。课堂上,他也很少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时常有大声打哈欠,或者随意插嘴的表现出现„„这一切的一切看在眼里,怒在心头——这不是分明欺负我是青年教师,缺乏带班经验吗?我下定决心要对他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

于是我加大了对他的监控力度。在我的课桑,我对他的插嘴、接嘴、坐姿,都近乎挑剔地批评。而一旦有任课教师来告状,我则会加倍地严厉批评。然而该学生的性格也绝对张扬,往往最后师生两人都面红脖子粗,不欢而散。他的谬论我自然不能接受,而我自认为是绝对真理的做人道理也无法说服他。师生间的气氛紧张到了极至。

这样的僵局持续了将近2周。我发现小冯不但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毫无寸进,甚至成绩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据同学反映,他除了在我的课上还稍有顾忌之外,在其他课上以前的毛病不仅没有转变,而且还变本加厉。我渐渐地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来了。

小冯的个性从严师的角度来看自然毫无可爱之处。但这也仅仅是性格问题。如果因为我不够理性的教育方式使他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恐怕他将义无返顾地向真正意义上的“差生”转变了。我开始为新的焦急与烦恼包围。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我突然想到从我开始想要通过教育改变小冯的言行表现到目前的窘状,采用的指导思想都是“改造”。我却忘记了,我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既然不是物,我就没办法改造他。即便他一时慑于我的高压政策而稍作收敛,那也只是虚与委蛇,早晚必定故态复萌,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局面。那么既然我的“改造”教育模式已被事实证明无效,那还不如换种方式。鲧以壅堵之法治水,然水患不消。大禹以疏导之法治水,遂解民于倒悬。看来关键还在于我得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背景的分析

但是改变不等于放弃。如果我一时赌气撒手不管,很可能他也就不再记恨于我。但是这种放弃可能造成的后果让我不寒而栗。既然身为教师,我就必须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可能是教师职业先天赋予的责任感吧,我为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整整思考了3天。

小冯的性格如此张扬自我,想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和他同在班里的小学同学交谈了一遍。从中了解到,他在小学时就性格张扬,和老师争吵,和同学打架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一次还将一个同学打得内出血。

听完这些“光荣历史”,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虽说学生打架的事在学校里也早已屡见不鲜了。可是一个小学生居然可以对同学下如此重手,还敢如此频繁地顶撞老师,实在令人乍舌。

于是我又和他的父母联系了一次。在以普通家校联系为名义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因为该学生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且工作繁忙,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在学校里寄宿。而这种寄宿生活整整维持了五年。

这样我就不难理解为何小冯和同学相处如此张扬自我了。小孩子的群体中总会奉行“谁狠谁是头”的简单逻辑。而像小冯这样一个从小就过着缺少父母关爱的集体生活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生活久了,也就难免会为“弱肉强食”的思维模式所误导。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就成了思维定式。同时父母的忙碌使他的思维模式成了关心的盲区。简单的物质上的充裕,只能使他以自我为中心,以张扬为特征,以粗暴为表象的性格不断潜滋暗长。

当然,以上这一切只是在我的头脑中思量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明白简单的告状只能加强学生的反感,同时削弱班主任对学生的权威感。一名班主任对付学生要是只剩下了告家长这一招,那么班主任老师就把自己降格为家长在学校的代言人。这样教师就失去了这个职业所赋予的光彩和异能。所以,我的理性压制住了我想将小冯在学校的表现一吐为快的想法,仅仅提出了能多关心孩子性格完善发展的希望。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下一步我开始着手寻找形成该学生目前性格特征的另一个源头——其周围所处环境对其言行的认同程度。据了解,小冯在小学里居然人缘还不错,身边很是有几个“铁哥们”。我想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可能对小冯的言行不以为意,甚至还会产生所谓的“追随者”。这种是非不分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小冯的性格养成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之功。

想到这点,我感到由衷的宽慰。尽管为了调查这些琐碎的学生“历史”,着实让我费了不少工夫。可是和挽回一个学生比较起来,前者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从学生出发吧。不管我做了多少,只要能够使学生改过向善,那就值得了。

欲起沉疴,需用猛药——舆论的力量

小冯的个性是在家庭、小学、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合力下,逐渐被打磨出来的。所以可谓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根除是不现实的。甚至想要动摇他自以为是的处事方式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他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中,别人的话他很难听得进去。他的自信绝大部分来自于同学对他的认可。那么我就决定采用舆论攻势。不仅如此,我还决定这番攻势动作要大——所谓欲起沉疴,需用猛药。 适值学生期中的品德等第的自评互评活动。我便和班长商量顺势开展一个“最令我讨厌的同学日常行为调查”。由班干部出面组织全班同学利用午休时间展开投票统计活动。统计的结果是,最让大家讨厌的行为包括:讲粗话、蛮横不讲理、做事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等。同学们还针对统计结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例举出符合上述不受欢迎言行的各种具体表现。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小冯的身上——这些被大家所共同厌弃的表现倒有一大半集中在他的身上。 尽管整个活动从头至尾,我都没有发表个人意见,只是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但这对于一向自负自满自足自我的他来说不啻青天霹雳。从接班到当时为止,我第一次看到小冯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申请。在愤怒与惊讶之后,继之而起的是绝对的难受。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下了眼泪。

这或许实际我“挫折教育”的办法开始奏效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doc33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案例.doc》
小学德育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