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0-03-03 06:40: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经过这几年对这一模式操作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三疑三探”最大的亮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这一两点也正是整个课堂环节中最难以掌控和把握的地方。很多初次尝试的同事有这样的困惑:为何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愿意主动提问题?即使勉强提了,也是问的不着边际?一些外地来我校听课的老师,在课后的座谈会上,最关注的也是这一问题。

的确,面对一片全新的课文,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且问的还要有价值,这确实是一个难点。下面我就把自己平时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各位师生朋友,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重视课前预习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章,有些篇幅很长,光读一遍就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何况一遍能否读懂还是个未知数。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高质量的设疑,必须建立在读懂课文、深思熟虑的基础上。预习可以放在早读的时间进行,让学生读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在生字新词上做上标记,利用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简单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可以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不用太长,十几二十分钟都行。有了课前预习,才能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质疑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题,一是因为他们没有质疑的习惯,二是没有把教师当做与他们探讨新知的伙伴。于是我就从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开始,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评分制。在制定评分标准时,我故意将天平倾斜:回答对一个问题得十分,但如果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得二十分。面对这样的诱惑,自然人人都开动脑筋,拼命思考。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且很有价值,教师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会提问题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你提出的问题真有价值,你真棒”这样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充盈着你的课堂,想不让学生不积极都难。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

“授人于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和意识之后,课堂上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抓不住要领,没有思考价值,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我个人觉得,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学科了,方法有很多:

1、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问题;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学生依据课题,就能够提出如下问题:(1)、明天为什么要封阳台?(2)、是什么动摇了封阳台的决定?(3)、为什么最终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

2、可以结合文体特征提问题:

如果课文是小说,可让学生结合小说三要素设疑;例如《甜甜的泥土》一课,它是一篇小小说,但也具有小说的一般特征。学生设疑时,就可以根据小说三要素提问题:(1)、简单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写了谁?(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言,分析作用。 如果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就是学生提问的对象;例如《多一些宽容》一课,学生就可以根据议论文的文体提出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这其实就是论据)(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如果是说明文,就更简单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一定都能想得到;例如《苏州园林》一课,它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们如果抓住文体特点,就能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写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2)、本文的说明顺序?(3)、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如果是写景游记, 游踪、景点、品析优美的语言是这类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可提问的重点。例如《阿里山纪行》一课,学生可提的问题有:(1)、作者的游览顺序?(2)、课文介绍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点?各自的特点?(3)、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语句,好在哪里?

3、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设疑:对于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提问题的文体,比如说诗歌、散文,可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设疑。 这三种方法不是单一的、机械的、孤立的,可以统一结合,灵活运用。

总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育界同仁的一颗耐心、恒心,更需要师生的同心。

谁掌握了科研,谁就掌握了明天。站在课改的门槛上,认真审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五里桥全体师生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

如何培养语文课堂上创造性人才

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侯华玉

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评价语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