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设计

2020-03-02 16:27: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杠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 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四:实验器材的准备

定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螺丝刀、扳手等 五;教学任务与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拔钉子为例,简单介绍简答机械并引出要研究的最简单机械——杠杆。 课件展示:撬石头,跷跷板,抽水机。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老师从学生讨论结果中归纳总结提出杠杆的定义 注意;杠杆不一定都是直的,也可弯的。 【提问】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杠杆?

通过电子白板展示flash和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的杠杆在人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并说明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的作用,须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

2.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深入提问】刚才我看了很多生活中的杠杆,现在我们来看看撬石头这图片,找找为什么石头被撬起来了? 【讲解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撬棍作为一种杠杆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其中提到了力和固定点,既然如此,我请同学找出撬棍受到了哪几个力?这几个力中又有哪些会影响撬棍转动这一运动状态?围绕的固定点又在哪里? 【讲解】同学们全面地找出了撬棍受到的三个力和围绕的固定点,而且准确的找到了其中影响撬棍转动的两个力。和撬棍一样,所有杠杆工作时都绕着固定点转动,我们将这一固定点称作“支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像人手压力那样使杠杆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转动的力叫做“动力”,一般用F1表示;而像石块压力那样阻碍杠杆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一般用F2表示。 3.力臂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下面(学生阅读)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长怎么办?(教师演示:力臂的表示方法)

4、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通过练习1:观察小孩玩跷跷板的图片并画力臂,让学生知道: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练习2:同时让学生明白动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力臂有关。 通过flash动画演示起重机的工作,让学生找出动力阻力以及会画力臂,使学生学习如何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板书设计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力臂并会画力臂,但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功底薄弱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画力臂时出现困难,这就要求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毕竟,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而且要加强练习,达到以勤补拙。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doc》
杠杆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