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2020-03-02 00:13: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临猗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运城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会议精神,依据中发[2010]1号文件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关于“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我县在16个乡(镇、区)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建立“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根据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确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规划的扶贫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管理、分类扶持的需要,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一项基础性、制度性建设工作。最终实现“生活靠低保、发展靠扶贫”的工作机制和分工布局,确保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二、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

- 1

4、五保户: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二)扶贫标准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

依据《中共山西省委常委会议纪要》(2011年12月9日第34期)和《关于我省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推算的复函》(晋调函字[2011]5号)的精神,我省执行国家2300元的新标准,按照省扶贫开发中心“以2010年底乡村人口为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依据,分档次进行分配”的分配办法,经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组办公室统计后,将我县低收入人口指标分配到十六个乡(镇、区)。

今年是我县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第一年,对全县农村低收入人口,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村级复评、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六个工作程序,进行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落实工作措施。

四、实施步骤及工作进度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从2012年3月份起至8月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区)要统一规划部署,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一步:召开专门会议,做好准备工作(2012年4月1日一4月15日)。

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2300元的

- 3员时要充分尊重民意,注意广泛代表性。 (2)村级民主评议小组职责:

①充分宣传政策,通知在外务工农户;

②组织农户自主申请;

③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核实其申请内容是否属实、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条件;

④对申请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

⑤确定评审结果,并由申请农户本人签字或留手印。

2、低收入农户识别确认程序

低收入农户的确定,必须严格坚持“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六个工作程序。 (1)农户申请:农户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状况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由户主填写《农村贫困户申请书》。

申请农户为农村常住农户。农村常住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农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农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农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 5 部分农户由于在当地“家族势力”小,或者人际关系不好,家庭确实贫困但往往民主评议通不过。村组干部要加强对此类农户的教育引导,尽量说服群众,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予纳入;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农户,因人缘好,或者在当地“势力”大,本人申请后往往得到民主评议通过。对此类农户,村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要在入户调查中给予排出。

①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农户申请材料,对本行政村内申请的农户进行审核。

②审核无误后,民主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和排序,确定入选贫困农户名单。

③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入选农户排序进行表决确认。

④将民主评议结果在村委会公示栏公示3天(见附件2)。 (3)公示审批

①公示无异议后,将农户申请书和村级民主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由村委会统一签署意见报乡(镇、区)审核。

②乡(镇、区)以村为单位逐户进行复查。审核无误后在乡(镇、区)、村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整理成花名册报县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审批。如有异议,对有异议的对象,乡(镇)组织入户核实。

③县扶贫、民政等部门对识别出来的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进行抽查,抽查合格后审批确认并

- 7障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登记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到电脑,健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区)有薄、县有电子档案,有条件的乡(镇、区)也要建立电子档案。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由县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将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贫困农户管理系统。

2、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要停止执行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收入下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要适时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返贫人口,要适时地将其吸纳为农村扶贫对象。对象和扶持水平变动情况都要及时向社会公示。

第五步:根据不同对象,制定落实帮扶措施(2012年7月11日——8月5日)。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扶贫低保户优先纳入帮扶范围,优先制定帮扶措施予以帮扶。经审批的农村扶贫对象,县、乡(镇)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规划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并确定帮扶责任人。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资金安排不搞平均分配,不搞简单的给钱给物,一切扶持措施都通过项目支持落实。二是依托产业带动。通过小额贷款贴息、小额贷款担保、

- 9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调查)部门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持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三)强化责任管理。为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各乡(镇、区)也应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政策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审核和实施扶贫项目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要纳入各乡(镇、区)和相关部门目标任务管理范围,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

二O一二年四月十日

两项制度衔接实施方案

两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方案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某镇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两项法规实施方案

两项工作实施方案

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刀告乡两项制度衔接实施方案

《两项制度实施方案.doc》
两项制度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