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读后感(四)

2020-03-03 03:16: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篇论文读后感

《五四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章简洁明了,论点鲜明。开篇即点出本文的观点认为“五四文学在广泛接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以彻底反对旧文学的姿态创造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背弃传统文学”,之后分三个部分具体阐述此观点。第一部分,从显性影响、隐形影响两个层次上,说明五四文学创作接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影响;第二部分,认为新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着古代文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认为五四新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从本质上区别于文学史上历次文学变革,它不仅继承古代文学传统,而且着重通过西方文学理论对这一传统作创造性转换,使之成为能自由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文学。

文中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让我耳目一新。一,作者对于常见材料的真知灼见。比如,胡适的白话诗向来是以白话文学的先导出现在人们眼中,但是作者却细心地发现了它与古代诗歌情趣、意境方面的诸多相似之处。又如,把郭沫若的现代诗删改之后变而为一首漂亮的律诗,显示了作者的眼光独到。虽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还有,胡适《生查子》与欧阳修《生查子》、《一个勤学的学生》与《儒林外史》、《贞女》与《牡丹亭》的比较,都是现代文学史不曾提到的方面。作者都对其给以客观公允的评述。应该说,对于大多数研究而言,面临的资料都是有限的,不同的仅仅在于人们怎样思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错误的结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得出一个自己设想中的结论而有意地回避历史真实。二,对于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客观评价。作者认为“在文学革命倡导期,他们(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对旧文学无论表现出何种激进的否定姿态,那都是文学革命倡导期的一种策略,并不说明他们从根本上与旧学实行了决裂”,我觉得这种说法太对了!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选择的历史之中,时间的线性状态使得我们无法脱离前一代文学的影响,真空社会是不存在的,因而,一些愿望常常未必真的付诸于实践中。如果我们仅仅被五四新文学的倡导者们的一些激进的只言片语所迷惑,难免误入歧途。文学史研究更为重要的还是文学本身的研究,毕竟那才是铁的事实。

不过,我对文中最后一段中的前两句话颇为怀疑。作者认为“任何变革期的文学转型,都必须借助外来思想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完成本质的转换。没有外来思想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固有的文学传统中是不可能自然生长出新的因素和特质„„”这种结论是从五四文学运动演绎出的一个结论,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由历史事实得出一个必然性的推论总是显得过于武断,况且,这一命题是不能证明的。

《论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本文论点主要是批驳将“反传统”、“全盘反传统主义”定位为五四传统文学观的论调,提出五四传统文学观的准确表述应该是“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重新估定传统文学的价值”,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文学阵营的内部差异和前后变化,力图对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作一种历史还原式的澄清。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学观在对待整理国故上的态度。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多种派别对五四历史的共同参与和对五四传统文学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纠正了人们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若干偏颇认识。大概每一种言语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吧,正如每一件服饰都有其穿着的特定场合一般。今人在听到“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时已没有振聋发聩之感了,有的只是疑惑、不解。不过,在作者对当时的历史加以分析之后,我们也很可以对这些惊世骇俗之语稍加谅解了。然而,五四传统文学观又绝非这八个字所能概括,作者举出了足够的材料,告诉我们先驱者在 1

面对传统文学时是如何进行反复修改、逐渐摸索。若是以为新文学阵营只是一味偏执于极端,那我们未免高估自己了。每一代人,面临的情况不同,思考的内容不同,但是,思考方式以及对于真理的渴求都是一致的,此其一。其二,应该肯定并重视五四新文学中的整理国故运动。这一行为也可算作五四新文学并非彻底反传统的一个明证。作者所列举的那些关于新文学运动中整理国故的举动和种种细节,在我都是头次听到。谁又能想到,那些高喊“打到孔家店”的人们会去埋头于故纸堆,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呢?事实就是如此,世间本无绝然不容的两种态度,传统文学以其独特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痛恨也好,厌恶也罢,最终都不免为其折服,或者,新文学的倡导者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学,而只是对传统文学中的某些方面不满而已。新文学运动中的整理国故运动也应该是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研究吧。其三,客观评价异于己者。远离了革命年代,淡忘了革命思想,我们在反思这段文学史时,显得更为冷静、客观。能以一颗平和公正的心去评价异于己见之人、之说,可谓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不同阵营,才有查漏补缺、修正改进的可能。五四新文学阵营也真的是从中获益不浅。透过别人的眼睛,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抛开成见,从新文学流派之外的折中派、保守派中反观新文学的传统文学观,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接近真理的评价。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这篇文章从道法系统的角度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继承。作者把现代文学的传统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点相结合,提出了道法体系的观点,非常新颖。“道”虽异,载“道”的目的却未曾改变,无论如何,我们都载沿着古代传统的惯性描画着文学的新面貌。作者把新文学的“道统”定义为传统形成过程中,新文学一贯强调表现的以区别于旧文学价值内涵的思想感情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学”或是饱含个性主义内涵的人文主义,而新文学的“法统”则是反抗精神。在此二者基础上,形成了白话文体系和现实主义流派系统。我想,这两点都是作者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着深刻的洞察力。现代文学时代是一个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观点和无数新变的时代,想要把握其中本质特点,并对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是何等艰难,但是,从古代传统中一路走来,现代文学总是要和古代传统发生某种关联。顺着这种关联,便可归纳出现代文学的内在特征。

《社会形态的变更与文学转型》这篇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文学史的现代化转型。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成功不仅在于精英层的振臂高呼,也在于读者群的成熟和传播工具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变更。文章的四个部分分别以一个设问句作为小标题,饶有趣味。在关于读者群的成熟这个问题上,作者使用了很多数据资料作为证明。这些看似琐碎,从来无人问津的资料到了作者笔下表现出不同反响的力量。这不禁让我想到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接受美学,读者是现今文论界研究中比较热门的一个群体,姚斯就在其代表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认为文学史研究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文学功能离不开作品的社会功能,依赖于读者的接受与发挥。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没有读者,任何文学作品都成了无的之矢。失去目标,文学就只能以近乎停滞的节奏缓步向前。另外,对于作者经济来源的研究也颇有见地。文人从来都不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享受作文的快乐的,总还是要保障了生活的富足,才有豪情万丈的诗情。鲁迅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从来未曾听闻,莫不是怕影响了他的光辉形象?不过听到鲁迅这样的言辞,倒觉其更加可亲可近了。现而今对“职业作家”的批评听多了,自己也在人云亦云地抨击,殊不知,“职业作家”在诞生之日倒未尝不是一件振奋人心之事。

文章读后感

读后感文章

文章读后感

文章读后感

文章读后感(二)

中小学读后感文章

文章及读后感

文学史文章读后感

爱国文章读后感

文章读后感(三)

《文章读后感(四).doc》
文章读后感(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