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

2020-03-02 12:18: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目的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析归纳,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以及“相”、“迎”(“谢”“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4、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罪恶。

教学重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摧残。

教学难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在摧残青年男女爱情上的罪恶。

教学设想

1、与本文内容类似的女子被弃、青年男女有爱情却不能终成眷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梁祝、《氓》、《钗头凤》等。利用这些故事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2、由于文章较长,不宜堂上串讲,但文中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可自行疏通字词并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只须适当对情节进行疏理。

3、由于课文细节较多,会对人物分析造成一定困难,因此,计划播放配图配乐的FLASH影片后再分组讨论,最后得出人物性格。

4、考虑到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制对人们美好情感的摧残影响深远,文学、文化价值高,所以课后练习主要围绕对相关事例的了解与分析布置任务。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挂画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乐府诗的一般特点及文学地位。

2、通读全文,疏通文章脉络。

3、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难点

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以及文中“相”、“迎”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今时代,人人倡导自由恋爱,爱情男女来来去去,离离合合都无人干涉。但大家是否知道,自由的恋爱方式脱胎于漫长黑暗的封建时代,当中有多少有情人付出了高至生命的代价? 压迫与抗争,一个贯穿数千年的爱情主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身上出现过,在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里演绎过,在宝玉黛玉肩上仍承载着。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里看个清楚。

(二)了解汉乐府的相关文学常识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诗经〉两首》和《离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引出汉乐府诗在古典诗歌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明确:

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三)分角色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示注意注释中的几个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根据情节划分课文层次。 明确:

课文按情节内容可划分为六部分: 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四)小结:文言知识积累

1、归纳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作息、公姥、父兄、父母、弟兄)

2、归纳文中古今词的意义(可怜、守节、自由、教训、驱使、区区、来信、处分、便利、逢迎、纷纭、交通、多谢、共事)

3、归纳文中“相”“迎”(“谢”“见”)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五)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运用了特殊句式的句子。

2、在已划分五大部分内再细切层次,进一步理清故事发展的线索。

四、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 乐府汉乐府“乐府双璧”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全文层次: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制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作业第三题的答案,固巩前课 明确:

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层次划分后,全文的发展线索可归纳为: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二)品读细了,分析人物性格

1、欣赏配图朗读的FLASH影片,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细节,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细节描写的句子。着重提示学生注意文中对仲卿“黄泉共为友”的决心的不同表达,注意不同表达出现的情景。 明确:

文中表达仲卿“黄泉共为友”的决心的地方共六处: 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根据仲卿言行分析其形象。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明确:

焦仲卿形象: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刘兰芝形象: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3、小结 明确: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主题,是汉乐府的特点之一。而以人物形象的准确分析,又来源于对人物言语、故事细节的品读。因此,细读作品是准确分析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汉乐府诗歌具有很强的叙述性,汉乐府塑造的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都体现为他们在诗歌中别具一格的言行。所以,必须加强细读作品的能力。

具体地,本文以丰富的情节塑造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个文学史长廊上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封建时代,爱情青年男女面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家长制而无畏无惧地坚持自己追求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细读课文,体味人物性格。

2、课外再查找两至三个同反映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收集两句名人对相关问题所作评价的评语。

三、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 全文线索: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焦仲聊性格(“黄泉共为友”) 刘兰芝性格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 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
《孔雀东南飞》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