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2020-03-04 01:32: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金融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会计11051122231218何

2013年伊始,电商金融恍然成为业界焦点。阿里巴巴、慧聪、京东这样的电商强者和以建银为代表的银行巨头,均迅速建立起各自的电商金融体系,开始新一轮的跑马圈地。

在历届中小企业电商大会上,小额贷款、供应链融资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表明中小企业对小额贷款需求一直很旺盛,市场缺口困扰中小企业多年。而在筹备第八届中小企业电商大会时我们发现,除了需求缺口外,中小企业如何保持活力是推动金融变革的核心,这对金融平台的业务增长、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改进至关重要。

现状:

1、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旺盛 传统模式难满足

随着近些年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流动资金短缺,目前国内小微企业用户贷款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大,呈现一片“蓝海”的市场。截至2012年10月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3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72%,连续三年实现持续增长。

但事实上,传统的信贷模式却远远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其原因有以下

首先银行传统抵押担保贷款模式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矛盾,借贷成本高、风险大。对传统信贷所需的抵押、担保,网商也难以满足。另一方面,网商的借贷频率更高、对资金的周转速度要求也更高,难以适应传统信贷模式。目前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仅占20%,微型企业更是几乎拿不到。

其次,我国现有的400多家村镇银行和3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小额贷款的利率往往高达银行基准利率的3~4倍,沿海一些地区民间融资贷款利率在25%~30%之间,短期利率有的高达80%~100%,很多小额贷款实际上已经成为高利贷。如此非但无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反向的推手,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此情况下,就给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以机会。相比于银行,电商开展金融更加快速灵活,更能切中电商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

一、现状:

2、捆绑供应商 金融成未来

电商企业开展金融业务最明显的好处是可以获得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收取服务费用,获得额外的收入。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以此计算一年中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将达3.65亿元。

而除了潜在的收入增长点,金融服务还将对平台供应链和生态起到黏着作用:由于金融借贷需要信用

凭证,其往往和支付、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紧密对接,通过供应商在支付、物流上的数据和凭证进行抵押担保。

这也意味着,供应商一旦要申请金融贷款服务,需在物流、支付上与电商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因此将很难脱离平台本身的生态。日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对企业2013年的规划中,不约而同地都强调了金融这一业务。未来,自身金融体系的建设,必将越来越被电商企业所重视据了解。

每年4月举办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是B2B行业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年度盛会。2013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迎来第八个年头,在线交易、重工企业、推广新渠道、电商金融等话题,均将成为大会议程重要讨论部分,届时将邀请包括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京东商城、amazon、网盛生意宝、敦煌网、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一达通等众多B2B跨界企业高层代表,以及近千家中小企业负责人与经济学家共商2013年电子商务的逆袭之道。

这无疑是一场多赢的买卖。当电商联手银行,不仅解决电商平台卖家融资难问题,还使得银行、电商在各自领域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传统的银行借贷模式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时,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便应运而生,小额贷款的前景和利润正吸引各路神仙。

今年6月,阿里巴巴发布 “余额宝”,7月新浪发布 “微银行”,8月腾讯发布的微信5.0与“财付通”打通,做游戏的巨人网络则推出“全额宝”……互联网巨头抢滩金融市场可谓动作频频。

8月15日,eBay和平安集团下属金融科技咨询公司在上海宣布合作,平安金科联手平安银行推出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为ebay卖家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二、前景:吸引电商加入

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其实早已开始。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敦煌网、网盛生意宝、京东商城、苏宁及慧聪网六家电商陆续试水小额贷款领域。此后,阿里巴巴再携资产证券化杀入互联网小贷战局,小额贷款的前景和利润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商抢食。

不久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由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阿里小微信贷合作推出的 “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证监会批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金融已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户均贷款4万元。继阿里之后,京东、苏宁和慧聪网等也纷纷推出相类似的小额贷款金融业务。

最近几个月,新浪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更是纷纷行动。新浪7月发布“微银行”,可办理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并将涉足理财市场;腾讯8月发布的微信5.0也与“财付通”打通,引入支付功能;8月华夏基金联姻马化腾,4亿微信用户迎来微理财,推动理财服务从传统渠道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移。上

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额宝”可存入用户在游戏中的花费,“全额宝”账户中的资金可自动结算利息,还有现金分红。

网络企业涉足金融业已成全面开花的势头。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央行网站显示已有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

三、改变:挑战传统业务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抢滩,各大银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会也不敢轻易放弃,因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进军金融领域,从某种程度上促使传统银行加速创新。招商银行携手中国联通于2012年11月推出首个移动支付产品——招商银行手机钱包。浦发、农行、建行等也陆续公布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最新产品。

虽已做出诸多改变,但传统银行动作还是没有互联网企业动作快。目前,互联网金融业正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和保险代销、信用卡还款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除了存款,银行的主要业务几乎遇到全面挑战。 “余额宝”对传统银行活期储蓄和短期理财产品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互联网巨头们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一张正式的银行牌照。

去年,有一桩事颇让金融界和互联网业玩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卖保险。今年2月28日,中国保监会批复“三马”筹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批复指明,“业务范围限于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不设分支机构”,并提及“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

“从新公司的名字就能够看出\"众安在线\"有众志成城的意思,但从骨子里看,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公司的结合却还是有些貌合神离,因为大家都知道,未来传统金融业将受到新金融的巨大挑战。”平安集团内部的一位中层负责人告诉。

马明哲掌管的中国平安集团被业内视为国内综合金融和交叉销售的典型。自收购深发展变身平安银行之后,“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集团战略规划得以深化。然而,正当集团业务整合蒸蒸日上之际,马明哲却感到了传统金融业的危机:“作为传统金融业,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我们必须敢于自我否定,勇于\"革自己的命\"。”

马明哲一直在尝试颠覆传统金融业,尝试金融和互联网结合,集团旗下的陆金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金所把自身定位于网络投融资平台。陆金所的董事长计葵生告诉:“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少有一个互联网公司是有金融背景的,而我们希望能够依托于平安的这一平台,通过把金融和互联网的融合让投资方和融资方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

一位银行人士称,未来所有的消费者和商家可能都成为某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客户,而银行的客户只剩下一个,就是这个互联网企业。传统银行如不寻求突破升级,将来很可能面临边缘化。

面对金融业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开始考虑如何转型。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银行个人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是三部分:抵押贷款(房贷、车贷为主)、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目前,除了抵押贷款之外的两个业务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已经开始进入。互联网金融具有的独特优势,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银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包括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同样,互联网金融信贷从业人员保持谨慎态度。 “我们根本就撼动不了传统的金融体系。 ”好贷网创始人李明顺坦言,即便所有互联网企业的资产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及一家国有银行一年的净利润。 “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更多在概念上,而非实际业务。 ”

互联网与金融业不完全是竞争关系,两者有融合的空间,是相互补充的。在未来发展中,新兴金融应该是国有与民营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是产生自基层、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表示:“在鼓励开放竞争和对于全球化有更多支持的大环境下,怎么能够把技术、消费、金融体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金融下一阶段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互联网金融和支付清算的行业很可能是推动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催化剂。 ”

未来:资产证券化热

传统的银行借贷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旺盛的贷款需求,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已成为新的掘金热点。小贷对平台供应链和生态所起的粘着作用,正推动电商平台在该领域的加速布局,但来自信贷风险把控与平台销售增长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

公募性质、高流通性、可进行大规模融资,资产证券化意味着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将间接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对于京东、苏宁、腾讯这类已经或正准备进入小额贷款领域的电商,同样会存在贷款资金来源问题。资产证券化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热点。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推动,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将加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掘金热点。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互联网的小贷仍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互联网的小额贷款目前主要采用订单和标准两个放贷纬度,随着资产证券化迅速提高放贷能力,信贷规模放大是否也将相应提高违约风险;其次,基于互联网的小额贷款与电商平台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电商平台的销售是否仍能维持高速增长,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长江证券信息技术行业分析师马先文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市场需要兴奋点,互联网金融恰好做到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要看他们能改变什么。或是业绩,或是我们的投资习惯。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数据统计)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反洗钱对策思考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字号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金融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doc》
金融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