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02 07:03: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洋思启示一二三

体会之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我校背景:近几年,因为择校现象严重,每到小考结束直至开学的一段时间,极大多数的尖子新生纷纷奔赴县城选择借读。于是,恶性循环现象出现:学校成绩难以提高,尖子生更加坚定去借读,学校越来越留不住优秀生。各级领导不高兴,当地百姓不满意,学校老师没积极性。

洋思现状: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镶嵌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八个大字——这是洋思中学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办学理念。洋思中学领导和教师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把学生教好;适当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他们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洋思人把“吃苦就是享福”作为座右铭。他们不选择学生,不挑剔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所有的教师工作非常严谨,他们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高效率快节奏,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为了学生,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无怨无悔。这种吃苦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启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从现在抓起,立足脚下,步步为营,才有可能夺取胜利、走向辉煌。因此,必须把老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每一位领导和教师都认识到:教不好学生不能找客观理由,必须从自身上找原因。身为领导,要建设好教师队伍,重点是思想建设,使每位教师都明确“为了学生,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身为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学生是方法问题,教不好是因为没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

1 体会之二——“预习出课堂效果”

我校背景:多年来,我校一直认为:课堂应该满负荷,包括教师的讲、学生的练。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校没有自习课,教师课时多,身心劳累;学生没有自习时间,课下努力写作业,时间不够的干脆抄袭了事,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可想而知,他们在家里肯定就不爱学习了。

洋思现状:听课的时候,洋思给我的(我想不仅仅是我,应该包括所有初来的、对洋思不了解的听课者)印象是: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是不是已经讲过了?学生怎么这么熟悉?后来才知道,学生对于今天每节课要讲的内容,于昨天已经全部了然于胸。因为昨天教师已经发下了预习提纲,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那么今天讲课的时候,学生就知道哪些地方应该更认真地去听去学,解决了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今天的内容就全部学会了。这是洋思学校长久的做法,而非为了应付听课者而搞的临时举措;因此说,这是一种创举。可想而知这样去做的课堂效果了。

启示:

1.让学生提前知道要讲的内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预习,必然对讲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课堂就目的明确,教师就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效果,远远比没有预习的满负荷课堂要好的多。与其让学生“蒙在鼓里”听授课内容、让教师大劳动量地讲解,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早早地进行预习。

2.我们从小学就知道“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口号。但是,有哪所学校认真地考虑过如何付诸实践呢?因此,我说洋思“预习”的做法是个“创举”,但又并非创举。洋思人经过了深入思考,才找到了如何将“预习”由 2 口号变成实际的。这种深入思考研究教学的精神,是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因此说,所有的校长们——学校整体教学方向的指导者——必须深思:在忙于应酬的间隙里,不妨坐下来静静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像洋思人一样研究教学?只有真真正正地去思考学校的教学方略,才是真正的校长,才尽到了本职责任。

体会之三:“让自学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肯定要说:你布臵学生预习他们就预习呀?他们哪里有主观能动性来自学呢?我开始也是存在这样疑虑的,经过讨教才恍然大悟。洋思的成功在于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本。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本,第一个优点是教学目标明确,第二个优点是操作方便,第三个优点是课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为和谐且知识前后连贯。学生的自学容易成功。

所以,要学生形成预习的习惯,必须做到“以教材为本”。可以考虑,如果教师布臵的预习任务涉及教材以外的太多内容——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把大部分学生接受不了的考试题拿到初学阶段的课堂上讲、要求学生预习,学生难以学会,又怎么肯预习、肯自学呢?

2.对后进生有一套方法。

后进的原因大多为没有意志力,不爱学习。如何让后进生也自觉地参加到预习中来呢?洋思的做法是:“人治”加“法治”。

通常的转化后进生的做法是“人治”,即通过教师来转化,通过家长来转化,通过优秀学生来转化,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洋思的做法一是用传统方法,二是依靠制度措施。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有三个重要的环节:(1)每天请后进的学生上黑板,所做的题目,全班同学要评点讨论和纠错。(2)每堂课都有独立作业。(3)每天课堂上完不成作业,要课后辅导,要天天清。每天坚持这样做,于是形成了一种 3 制度。因为每天都要上黑板,都要独立作业和天天清,在制度的压力和督促下,后进的学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必然格外认真学习,必然笨鸟先飞,必然虚心向旁边的学生请教,这样渐渐形成了预习习惯。

洋思的启示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要当校长,就要当好真正关心教学懂得教学的好校长。

感 受 东 庐

-----学习东庐中学教学经验的体会

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与教学成绩均围绕“讲学稿”来进行,这是他们教学的主体,我听他们的课也是如此,讲学稿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和复习资料。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讲学稿是什么东西,它时一份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探究活动的载体。它通常也就是一张正反面的8开卷子,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主题部分包括预习导学、学习研讨、延伸拓展三大类,以语文学科为例,预习导学中就将生字词以及课文整体感知的一些简单问题在课前的预习中就解决了。在上课的时候先对这一部分预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然后进入课文解决学习研讨中的问题,课文内容理解后,在进行拓展训练,做一篇同类的阅读理解。整个讲学稿都是以习题的形式来展开,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体现自学特点。总体上经过先自学教材,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这是他们拿讲学稿上课的大体上的运行过程。“一稿两课、一稿两天”就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

围绕讲学稿教学给我的留下了一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1、狠抓集体备课,并积极探究新的备课模式,抓落实。他们备课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纪录。提前一周就备好,组内反复修改,最终审查后印出来,上课前一天就将讲学稿发给学生。师生共用这一份教案,一稿两课,一稿

5 两天,也就是一份讲学稿用两课时,两天完成。通过集体备课确保了讲学稿的质量。

2、对预习的重视和运用,进而对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就是他们使用讲学稿的关键一环,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通过预习就可以将一课所学的几乎一半内容掌握了,像语文的字词以及对课文的初步整体感知都在预习中完成了,并且预习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主要问题,第二天在课堂上就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向老师提出质疑。我在听课时,老师一节课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时“质疑”,让学生就讲学稿中不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质疑,然后大家讨论解决。我们平时的课堂上通常是想法设法让学生就这篇文章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东庐中学是让学生在预习中、在课下就发现了问题,在课上就是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样就感觉课容量也增大了,学生掌握的知识面也就广了,课内的训练巩固也就有保证了。总体上给人感觉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

3、对学习小组角色转换的灵活运用;我在听东庐中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处主任的报告时,他讲到了关于学习小组的利用问题。他介绍说讲学稿的运用必须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其实也就是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他讲了他自己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小组内的角色转换,四人小组,组员中一人是组长、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发言回答、一人

6 负责搜集资料,而且这四个角色是轮流更换的。这是小组长,班里还有四个大组长,分别负责督促检查这些小组的预习完成情况,小组长也向所在的大组长汇报。学习小组长和大组长都是每月换一次,根据月考的成绩来定。另外就是不管班主任怎么排座位,但上我的课就必须按我排的座次坐。

4、对讲学稿的落实与检查,进而保证了对每一课的“清”;每节课上完都做当堂测试,反馈评价。另外给全班学生进行编号,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总结过,总结你上节课学了什么,其他学生做补充点评;另一种就是定时检测,及时巩固。老师每次只收取班里的一部分讲学稿进行批改,也就是只是抽查。他们自己总结出“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又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5、由讲学稿带出的“三无”现象,即无练习册、无作业、无补课;这一点让我感觉很新奇,给我的感触是既减了负,又增加了效率。我觉得这需要老师在课下要下功夫,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要下功夫,学生和老师在课后的检测上更要下功夫。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每天要做大量的作业和练习,老师手一挥、嘴一张就是作业和练习,学生负担重但效果如何却是个疑问,学习效率上就像东庐中学那样能做到事半功倍就好了。我感觉要精选课内、课外作业,必须要掌握学生作业量,坚决不搞题海战术,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6、重视并保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他们在讲学稿的使用中从预习到课后检测,巩固次数最多的就是基础知识这一块,而且大都是学生在预习中自行掌握的,自主学习就完成了,老师只是适当查

7 漏补缺,再就是检测。

7、在报告中讲到了班级管理中采取学生盯学生的这么一种方法,尤其对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或者调皮学生,找一个他的克星负责管理监督他,及时向老师汇报。这样人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效率高而且还能给老师减负。

8、进入他们的教室,第一感觉是简洁,第二感觉实用。没有太多的布臵。他们每个教室门口的墙上挂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班级宣言、班级目标、今日格言,学生自己设计的很新颖、漂亮;感觉比我们墙上固定的要简便而灵活。

9、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10、关于考核,东庐的评价制度实行的是教师集体捆绑考核,避免了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比如成绩是校外排名,注重整体成绩。教师之间非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此外,他们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重点就是培训如何使用讲学稿。等到正式开课后,无论是做操还是上课都非常适应了。

东庐中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处主任在报告中,有这样一些话,我觉得很经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早恋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老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是有效的劳动,无形的约束”,“对老师而言,敬业精神比技术更重要”,“素质就是点点滴滴”,“对任何事都要看有没有效,不然就是走形式了。”

通过对东庐中学经验的学习,再回想这所学校的点点滴滴,一个

8 整体的感受就是简单而有效,朴实、实在,毫无形式化的东西,没有什么花样。他们的课堂模式、过程形式单调,无亮点,不过师生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都是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都围绕知识与能力、探究与实践这些目标展开很有效率的讨论解答。

观洋思中学《皇帝的新装》有感

看了洋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皇帝的新装》后,我受到了

9 极大的震撼。

首先我佩服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底,对课文细致入微的分析,抓住童话本质的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教学互动,颠覆了我对语文课堂总是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的认识,使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原来语文教学也可以这样的轻松写意。

其次我佩服洋思中学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其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的交流互动等一系列学生活动展现了学生的素质和精神面貌。这令我想起了生物知识:每一个毛毛虫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蝴蝶。因此我更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都可以成才。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使其蜕变成蝴蝶的方法,洋思中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可能。

这样一节课,师生在互动中达到了教与学的平衡发展,教学相长。

“窥一斑而知全豹”,因小可以见大,洋思中学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学校绝非偶然,不仅有敢为天下先的课改勇气,而且有各科教师对教研教改的不懈努力,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同样身为教师,我们同样可以付出,可以做的和他们一样好,甚至更好。

既然洋思中学的课改可以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路和空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前作为三中的一员,以三中十几年的中考成绩而骄傲、自豪,今天目睹了洋思的风采,我自叹不如。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我们不错了,不能随便改革,怕试验不成功,成为郑庄片父老的

10 罪人,我们错了,太错了,我们要探索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不会影响成绩,相反会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成绩,事半功倍,使我们更好的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成为滦县教育的排头兵,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我们平时的那些 “小思想”可以得到缓解,具备了课改的时机,也是我们必须进行课改的督促力。不能再靠挤压时间、题海战术来取得成绩,而要向课堂的高效教学要效益,向更高级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成绩,彻底解放学生的思维和时间,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然洋思的成功非一朝一夕,课改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统一的工程,不是一时的性起,不是一科的工作,需要全社会、最少是全学校形成了这种氛围,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课改的动力不是社会、学校的要求和压力,而应该是教师的内省,是教师对课改的深层次的认识。课改并非一蹴而就但也势在必行,为了三中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课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洋思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doc》
洋思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