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探讨

2020-03-03 12:05: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探讨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纸风铃》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即等同于美育。它反映学校艺术教育的部分内容和艺术美,在美术教育中侧重于以美的观念和知识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而儿童绘画则是人类幼稚阶段的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孩子纯真思想感情的倾诉,也是人潜意识的一种外溢。

小学美术课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剪贴画、记忆画、想象画、美术欣赏等几个部分。为了顺应儿童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儿童审美的能力,促使其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智能;发展儿童关于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指导儿童对于我国固有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想象\"插上翅膀。

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将美术视为一种认知活动。重视在经验的层次中,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在现象世界中发现异同现象的能力,并依次对现象世界进行分类,从而上升到一般化的概括。同时,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助益一般智力发展。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以临摹为主。老师依据教材或自己的认识在黑板上或纸上画好范图,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学得被动、消极、机械乏味,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想象的发展。由于孩子年龄小,认知有局限,往往图画的局部与整体两方面难以一一顾及,即便是竭尽全力也往往是事倍功半,难尽如人意。

所以,我在讲解形体结构、色彩、物体的大小和构图等知识的时候,不把基础知识当成\"紧箍咒\",而是采用引导启发的现代化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把隐藏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记忆画、想象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对那些稚拙、纯朴、生动的儿童画,不要认为技法表现不好而修改或否定,让孩子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儿童画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表达了自己纯真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就是好作品,鼓励学生勇于想象,善于想象,让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学习,寻找更生动有趣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绘画变得更有趣,内容更丰富,作品更充满活力。

二、造就\"巧手\"美化生活。

美术在特质上是一种动手的实际操作活动,必须培养学生一定的描摹和制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广泛的职业需要。美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美术活动既遵循逻辑思维,更重视反常的、逆向的和发散的思维。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性表现特色,适合发挥想象和思维的自由性,容易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对事物习以为常的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因此,在手工制作、剪贴画的教学中,我重视了训练学生的能力,通过工艺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和手工制作的能力。

书本世界是现象的世界,而手工制作则让抽象世界的美变得更具体、更现实。我让学生在立体构成、纸版、正面多面体造型、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等训练中,既了解了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各种造型的构成方法,又提高了对各种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孩子们用满腔热情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中、鲜活有趣的奇妙想象中,亲手打造出各种作品,装点、美化生活,从中获得创造并取得成功的乐趣。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兴趣。

孩子的创造成果,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过去,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教师一般都是拿着学生的作品点评,让学生欣赏,如果这时能用上投影仪展示作品,对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激励。当孩子创作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兴奋不己。这时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较为持久的创作欲望。

利用幻灯和投影这两种教学手段就能够改变传统美术课的生硬枯燥。鲜亮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就能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我们把知识和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间。比如画小鸟可先将小鸟画好,然后按需要把它裁剪为头部、身体、尾巴、翅膀四张,再以一张小鸟的完整图像为低,示范时在投影仪上拼保小鸟的整体图像,还可做成可抽动的灯片,在教学中随意变换头部、身体、尾巴、翅膀的位置,拼出形态各异的小鸟,从而展示出生动鲜活的画面,有助于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

四、遨游艺术的海洋。

现代美术教育要注意汲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优化教学内容。传统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欣赏的环节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导致有些孩子\"眼高手低\",最终对美术失去兴趣。适当的欣赏可以使学生提高艺术品位,吸取前人的优秀技法,扩大其生活阅历。例如:欣赏齐白石、徐悲鸿、张择端等艺术巨匠的旷世杰作,以及达芬奇、毕加索、米开郎基罗等世界艺术大题的名著,让学生遨游艺术的海洋,从中汲取前人的艺术精髓。

五、重视作品的评价。

评价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没有评价的课堂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评价,才能使孩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评价能让孩子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以平静的心态去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不足之处,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但美术评价是多元的,要以鼓励为主,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作品的问题。而教师在评价对比中,要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让他们在相互评价中不断提高。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叙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感悟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笔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材料)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探讨.doc》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探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