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总结

2020-03-02 06:44: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

总 结

2011年,大顺乡根据市区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大顺乡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组织全乡机关事业干部认真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取得了一定实效,增强了干群关系,真正让干部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现将“三进三同”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乡基本情况

大顺乡位于涪陵城西南部,距涪陵城75公里,重庆主城86公里。全乡辖11个行政村(社区),75个村(居)民小组, 7635户,总人口24343人;全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共计12个,职工66人,辖区内有区级部门延升机构5个,职工有150人。全乡应参加“三进三同”活动的机关干部29人,全乡已参加活动的人数61人,其中机关干部29人,事业干部32人。

二、“三进三同”活动开展情况

1、强化了领导、宣传到位

一是乡党委高度重视。3月初,乡党委专题召开党委会,对该项活动进行研究部署;二是及时召开机关事业干部会议,对该项活动进行动员并安排部署;三是乡党委书记认真履行了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亲自管,并监督检查工作

开展及落实情况。

2、健全了机构、责任落实

一是全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为副组长,其它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成立了2个工作组,分别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由党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副组长,分别到二个村集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 三是成立了11个工作队,分别由挂村领导带队,到各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3、强化了措施,工作落实

一是乡党委将该项活动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并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 二是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对该项活动进行督查; 三是该活动计划周全,安排得当。分别于5月和9月分到2个村集中劳动,到11个村分别进行走访慰问; 四是该项活动实现全覆盖。全乡机关干部全部参与“三进三同”活动,同时要求全乡所属事业干部也全部参加了此项活动,实现了全覆盖。五是该项活动切合实际,走访深入。全乡共深入基层11个村(社区),走访农户1629户,结对帮扶贫困户72户,其中机关干部走访农户592户,参加院坝座谈78次,发放宣传资料3947份,协助致富项目8个,落实帮扶资金76300元,解决群众纠纷18起,解决突出问

题104个,参加劳动人均3天,走访慰问人均4天。

三、经验与问题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是根据实际确定活动方式与内容,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解决难题。大顺乡是一个坪上后山革命老区乡镇,由于距城很远,全乡机关事业干部均工作在该地,住宅在该地,直接为群众办事。干部除了开会和在乡上处理日常事务之外,就是到村到户做群众工作。为了让“三进三同”活动深入民心,让干部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进村进院是最基层干部所必须做的事,每一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干部到村到户到院去做工作。于是我乡党委提出“集中劳动,分散走访”方式开展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选择在农忙季节,分为4批,两个小组,到最缺劳动力家庭进行春耕和秋收,到村到户参加劳动每人3天,到各自驻村进社走访4天,经过活动和走访,每位干部均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和三进三同调研报告,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春节、端午、中秋每个干部都要到结对户进行慰问。今年5月、9月,全乡组织四批次,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由书记和乡长亲自带队,由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在两个组具体负责小组活动事项。春耕时节,我们每个干部自行缴纳生活费25元/天,为缺劳的4户农户帮上了大忙,村民们对乡机关干部刮目相看,他们原认为乡干部干农活是外行,可是到了田

间地头,干部干起活来并不比当地农民差,让干部和群众走得更进,关系更为融洽。

二是有针对性进行走访,宣传惠农政策,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为了让走访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乡党委决定在走访结合宣传落实惠农政策、农村生产生活安全、灾害情况等工作进行集中时段走访。今年春季,我乡针对农村地质滑坡、春耕农电和用水安全上进行集中走访,下半年又针对群众抗旱和低保政策落实集中时间进行了走访。经过走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为全乡农村生产生活安全、春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将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同时也为群众解决了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大旱时季,干部们到村到户进行走访,到院开院坝会,了解群众旱情,积极为他们想办法增措施,组织为饮水困难群众找水源、挖水井、组织为群众送水,同时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由于大旱,稻谷和玉米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对此,组织群众种植晚秋作物,弥补损失。全乡机关事业干部参与了不少于为期4天的走访,走访11个村(社区),走访农户592户,开院坝座谈会78次,解决群众困难114起。走访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流于形式,是带着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走访,也让群众感受到干部的温暖。一让干部了解到群众疾苦,让干部心中有所振动,自觉参与到帮群众抗旱救灾的活动中去。二让群众感到欣慰。三让干群关系进一步深化,干部与群众加深了感情,

缩小了距离。

三是认真总结和剖析,进一步深化“三进三同”活动 一方面认真组织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党员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参与的座谈会,主要针对“三进三同”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另一方面要求每位机关事业干部对“三进三同”活动开展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和调研报告。全乡机关事业干部写出党性分析材料29份,调研报告29份。经过分析总结,既剖析了干部自身党性问题,又总结了“三进三同”活动取得的实效,写出干部实实在在的感受与体会,同时也为“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我乡“三进三同”活动开展提供了实践资料。

(二)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第一,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三进三同”活动中,有的干部认识不够,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工作,是党务工作者的事情,于是对待“三进三同”活动不热情不支持,不认真按组织要求去开展,不按时交党性分析材料和调研报告,活动开展表册也不按时上交。

第二,干部在与农户同住问题上有争论。有的干部提出“三进三同”与农户同住是增加农民的负担,作为基层乡镇干部本来离自己乡镇的住处不远,在农户家住会麻烦农户,对于很近的农户可以回乡上住宿,确实远了不能回的才与农户同住。因此有的干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与农户同住。

第三,“三农”问题有时得不到及时解决。“三进三同”活动中,经过干部下访了解到的群众中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时间久远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需要一些部门协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凭干部一个人是无法一时解决和完成的,只能与政府或部门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没有形成一个解决渠道,反映回来的问题,一些部门会因此而不了了之。最终有关一些“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由于地理位臵和地形地貌的劣势,耕地零散、离城区较远,种养殖外运成本高,外销难度大,道路成为本乡农业规模经营的瓶颈,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另一重要因素是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和技术不高,农村大量留守的是老人和小孩子,年轻劳动力缺失。

四、三进三同活动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长期性、群众性和实践性。一是注重长期性。在 “三进三同结穷亲” 实践活动中,总体来看,需要我们矢志不渝的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以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三农”工作,真正让“三进三同结穷亲”成为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有效方法。“三进三同结穷亲”是一支强大的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队,是上下级联系的一个纽带。到村进户的干部同时要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传播现代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教育引导帮助广

大农民群众,提升广大群众的素质。这项工作是一项联系群众的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注重群众性。“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就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桥梁。很多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少知稼穑之艰难,少察民生之疾苦。经过“三进三同”的实践活动,让干部亲眼看到现实的残酷使得加快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成为当地群众最为渴望的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重心下移,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他们谋更多的福利。三是注重实践性。常言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体验。在这次“三进三同结穷亲” 实践活动中,深知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部分农村、部分农民生产生活依旧,尤其与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相比,感觉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更大了。在农村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仍是最为弱势的群体,需要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凭干部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水利基础设施脆弱,靠天吃饭的现象还非常严重,很大一部份水利设施没有发挥作用。科技普及较差,尤其是畜禽疫病防治薄弱等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必须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学会进农家门,知农家情,察农家难,纾农家困,在实践中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后山坪上乡镇“三农”

瓶颈问题。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乡镇,只能靠发挥优势、补充劣势,要发挥优势,就必须缩短与外界的距离,道路交通是影响整个地区发展的瓶颈,然后是乡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更多的人生产生活所需。因此加大坪上及后山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一项途径。让山区人民享受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基础设施固定投入,真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三)做好一个规划和两个保护。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宜居之乡,在发展过程中,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好一个规划,那就是不脱俗套,高起点,新创意,却又不脱离本地文化实际的一个长远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保持好原生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做任何建设都必须首先做好两个保护,保持好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

(四)强化人才引进,要重视人才,特别是基层干部人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一个地方的领导人才。一个班子的整体素质,一个有高素质综合人才领导,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在表面看来是人才济济,但是真正能用上派场,既有才能又有素质,又甘于奉献的能有几人?一个地方发展首先要选好领导人才,然后是引进高技术人才和综合的复合型人

才。特别是贫穷山乡,由于地势偏远,财力欠缺,很多人才不愿意来,引进高技术人才更难,这样恶性循环致使后山贫穷乡镇发展乏力。只有加大人才引进和使用,解决偏远山乡人员后顾之忧才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逐步改变贫困山乡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委员会

2011年11月11日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总结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总结.doc》
三进三同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