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2020-03-02 20:00: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8六年级美术上册《点的集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 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 1)《殉教者》希腊 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 2)《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3)《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四、下节课准备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

点的集合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第二课点的集合

《点的集合》教案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doc》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