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学设计

2020-12-2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

淮北市刘庄小学 刘 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游戏:哪个同学既有红色卡片,又有白色卡片。

2、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一)活动:课件出示例题,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交流后出示问题:

1、哪些同学参加了跳绳小组,哪些同学参加了踢毽小组?

2、哪些同学既参加了跳绳小组,又参加了踢毽小组?

3、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多少人?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在活动中,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在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辩论中,学生们积极地参与着、聆听着、思考着、辩论着、理解着并整合着。

(二)总结集合的方法,简单介绍集合图。

三、练一练,课件出示课本习题,并一一解答。

四、全课总结。

推荐第2篇: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师:刚才大家在活动中明白了喜欢男老师同时又喜欢女老师的同学既属于喜欢男老师的一组还属于喜欢女老师的一组,现在他们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贴到了黑板上,你还能告诉我哪些同学是喜欢男老师的?哪些同学是喜欢女老师的?

生(众):左边的xxx、xxx是喜欢女老师的,右面的xxx、xxx是喜欢男老师的,中间的xxx、xxx既喜欢男老师又喜欢女老师。

师:大家的记性真不错。可是怎么样能够让所有的人一眼就能看懂咱们黑板上贴的卡片的意思呢?

生:在喜欢男老师的同学上边写上“男”,在喜欢女老师的同学上边写上“女”。

师:不错的主意。(板书:男

女)那中间呢?

生:男女老师。

生:写一个“中”。

师:教你的有男老师,有女老师,有中老师吗?

生:(生笑)没有。

师:显然写“中”是不合适的。我倒是觉得写“男”“女”是个办法,不过应该写完整。左边写上“喜欢男老师”;右边写上“喜欢女老师”。(板书补充完整)现在是不是比刚才清楚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用图把他们表现的更清晰,你有好办法吗?

(生小声交流,其中一名男同学说可以画圆圈)

师:那位说画圆圈的同学,你能到黑板上来给大家画一下吗?

(生到前面板演)

师:哪位同学能够明白这位同学所画的意思。

生:(沉默)

师:请刚才那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想法。

生:我把xxx、xxx、xxx、xxx圈起来,是因为他们是喜欢男老师的,我用另一个圆圈把xxxx、xxx、xxx、xxx全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喜欢女老师。

师:那为什么xxx、xxx这两位同学你两次都圈了呢?

生:因为他们两个既喜欢男老师又喜欢女老师,所以在圈喜欢男老师的同学的时候要圈起来,喜欢女老师的又要再圈一次。所以是两次都要圈。

(座位上的部分同学作鼓掌状)

师:你觉得刚才这位小老师讲的怎么样?

生:好!

师:好的话还不鼓掌。(生鼓掌)

师: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聪明,今天感觉到了,咱们班同学确实聪明。既然大家那么聪明我就要考考你了。你能根据黑板上贴的和刚才我们讨论的列出算式吗?

生:4×2-2=6(人)

师:请你给大家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生:喜欢男老师的有4人,喜欢女老师的也有4人,求一共有几人列式为4×2,其中两人既喜欢男老师又喜欢女老师算了两次,所以要在减去一个2。

师:其他同学,你的意见呢?

生:同意。

师:喜欢男老师的有4人,喜欢女老师的有4人,加起来一共是8人,列式为4+4,也就是4×2,其中两人算了两次,应该减去一次,也就是减去2,所以列式为4×2-2或4+4-2。瞧,这位同学讲的多么清楚!

四、实践应用,转化提高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生活中的重叠现象,也是我们书上《数学广角》的内容(板书:数学广角)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会出现重复计算,因此要再减去一次。请你试着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帮老师把这个空填一下。(多媒体出示)你觉得中间这个空里应该是什么样的题目?

生:趣味思考题。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想的?

生:左边圆圈里的是趣味题,右边圆圈里的是思考题,中间是两个圆交叉的地方,应该是既有思考题,又有趣味题,所以是趣味思考题。

师:大家的意见呢?

生(众):同意。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趣味题到底怎么有趣味?(多媒体出示)

1、(课本110页第1题)

(每一只动物都可以用鼠标拖动放在任一位置)

(当说到海龟时,一个学生说:海龟应该放到会飞的那边吧?师:同学们见过海龟从天上飞过吗?不过这个同学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希望有一天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真的能看到海龟从天空飞过。)

推荐第3篇: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 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 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集合 课题

教材第104-105页。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 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 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 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1方法一。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 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 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生:14人。

2、方法二。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的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 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厢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就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3、方法三。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 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 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4、方法四。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 ?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推荐第4篇:《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铜冶小学 马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做两道脑筋急转弯,看看大家脑筋够不够。 (1)昨天,蒋老师到超市去买东西,在付款的时候,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3,从后往前数,我排在第4。这时,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付款?

指名回答,并说出算式及算理,借助示意图理解算理。 (2)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有一个人有双重身份,所以有三个人。

这两道趣味数学题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一)初步感知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

森林运动会上各种动物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

(1)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比赛的动物,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种动物?(为什么?)8+9-3=14(种) 2.认识集合圈,深入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

(1)引导学生整理统计表,呈现集合圈。

(2)进一步观察集合圈,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 a.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有3种。 b.只参加篮球赛的有5种。 c.只参加足球赛的有6种。

3.再次解决问题,更深入的理解集合图的含义。

指名回答并讲解算式含义:5+3+6 5+9 8+6

(二)动手实践 1.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2)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 (3)设疑: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吗?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2.探究方法

(1)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2)自己尝试画集合图 3.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 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可能会出现: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3+5=14(人)

三、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基础性练习

(1)民族运动会垒球裁判和亲自活动裁判名单。

指导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进合适的图中,并请学生说说集合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趣味性练习

3.拓展性练习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四、全课总结,呼应课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我们利用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推荐第5篇:集合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1、课前两校学生相互问好

2、同学们,老师在家总跟我的女儿说你们很聪明,但是她居然不相信,说要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怕吗?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学生说课件出示祖孙三代的图片

这个小朋友是中间这个叔叔的儿子,他的身份是儿子;中间这个叔叔是小朋友的?是老爷爷的?所以他有两个身份,他的身份重复 了(课件显示身份重复)这个爷爷是这个叔叔的?他的身份是爸爸。这就是2儿子,2个爸爸,一共有几个人?算式怎么列?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要减1?(因为中间这个叔叔的身份重复了,既是爸爸又是儿子,我们算了两次,但每个人只能算1次,所以要)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 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有重复现象,第一幅图是身份重复,第二幅图是小棒重复使用)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生活里很常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2、你我会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3、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有学生既参加了拔河比赛,又参加了跳绳比赛(重复的参加了比赛)

4、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份报名表,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其他形式,但是有一个要求,能让人一眼看出拔河的人数,跳绳的人数和两项都参加的人数。

5、学生展示,教师展示。(让学生说优缺点)

6、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站圈圈。老师准备了两个圈圈,跳绳的同学站在红圈圈里,踢毽子的同学站在蓝圈圈里。我们看这些参加比赛的同学会不会站。

7、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刚刚站的圈圈变到了大屏幕上,大家看,像这样的图它有一个名字叫韦恩图,是由英国数学家韦恩发明创造的, 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这也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集合(补充课题)

8、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韦恩图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9、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幅韦恩图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10、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可能会出现:8+5-2=11(人);6+2+3=11(人);8-2+5=11(人)5-2+8=11(人)

三、练习

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先填写哪部分,再填写哪部分会更好些。

四、全课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认识韦恩图,又叫集合图,可以解决重复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推荐第6篇: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呼啦圈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房间里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却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师:你能描述下,3个人中哪两个是儿子,哪两个是爸爸吗? 预设生1:左边和中间的是儿子,右边和中间的是爸爸。 预设生2:小朋友和青年人是儿子,青年人和老年人是爸爸。

师:真不错,请坐。同学们仔细观察下,中间青年人的身份有什么特殊的? 生:中间的青年人既是儿子又是爸爸。(强调:既······又······) 师:也就是他有两个身份,但是我们在计算时只能算几个人呢? 生:1个人。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①方法一。

师:孩子们,下周就是我们学校的运动会。这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请一位孩子来大声地读一读,跳绳的有哪些人?踢毽的有哪些人? 师:声音真响亮。现在请你们先数一数,再回答老师参加跳绳的有几人?参加踢毽的有几人?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再请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17人,(板书在黑板左边)9+8=17(人)。 师:好,这是你的观点。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我发现有3个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应该一共只有14人参加了。 师:那你能再说说算式应该怎么列吗?

生:算式是(板书)9+8=17(人),17-3=14(人)或9+8-3=14(人) 师:你真有想法!有哪位同学明白他为什么要减去3呢? 预设生1:因为有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师:回答得真好。

师:不错,如果用9+8就是把这3个人算了几次? 生:两次。

师: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去3)。

师:那你们能不能肯定地告诉老师参加这两项比赛到底是17人还是14人呢?

生:14人。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作答吧。板书: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 ②方法二。

师:现在为了使同学们能更清楚地理解,我想邀请班里的14个孩子分别对应的扮演其中一人,有哪些同学愿意参加呢?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好,现在请所有孩子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现在老师开始念名字。

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两项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站哪里比较好? 生:站中间。

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表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同学。

师:对啦!

3、方法三。

师:谢谢你们的表演,现在请你们拿出草稿本和笔,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画图的方法将看到的情形表示出来,可4人组内讨论。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先展示一个不太规范的。

师:请××来展示并表达你的想法,

师:首先老师要肯定,他用画圈的方式将参加同一运动的集合在了一起,很不错!但是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呢?再想想。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位同学的画法?

生:左边的圈表示(参加跳绳的),右边的圈表示(参加踢毽的),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项都参加的)。

师:表扬他(顶呱呱)!他画得这种图在数学中称为维恩图,是英国著名逻辑学家约翰*维恩发明的,因此我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师:那现在请大家再跟着老师一起再来画一遍。首先画一个椭圆。表示什么呢?

生1:跳绳的。

师:有没有不同观点的? 生2:踢毽的。

师:其实你们两个说的都可以,那么老师为了与题目表达方式一致,我先将这个椭圆表示跳绳的。

师:现在还要画一个椭圆。请问画的时候能不能和左边那个分开画?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师:现在它只能表示什么呢? 生:踢毽的。

师:这个时候中间出现了了重叠部分,它表示什么? 生:两项都参加的。(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子的人)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4,跟老师一起完成书上的维恩图。在写之前老师有一个提议,请同学们将这页最上面表格中两项都参加了的学生的名字圈起来,请问圈起来的学生的名字应该写哪里呢?

生:中间。

师:好,我们一起写。

师:现在请表现好的小组开火车告诉老师哪些名字应该写哪一边。 师:等一下,跳绳中第一个名字是杨明,你为什么不说了呢? 生:因为杨明是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已经写中间了。 师:很好,不能重复,那你把你刚才的回答再大声的说一遍。 写完后师问:这些人的名字可以打乱写吗? 生:可以。

师:也就是说可以是无序的。那你们刚刚按顺序念,是为了什么呢? 生:不漏掉人。

师: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生:(8-3)+3+(9-3)=14(人)

师: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好,请同学们将列式解答过程写在P104的最下面。

三、巩固练习。

请大家完成P105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四、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集合 维恩图

杨明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刘红

于丽 周晓 朱小

李芳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9+8-3=14(人) (9-3)+3+(8-3)=14(人)

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

推荐第7篇:“集合”教学设计_数学论文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组织讨论: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归纳总结: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提出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组织讨论:什么是集合?归纳总结:1.代数:实数集合,不等式的解集等;几何:点的集合等。2.在初中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新课讲解: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例如,设B={1,2,3,4,5},那么5∈B,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课堂练习: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归纳总结: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四、布置作业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2题(直接填在教科书上)。

推荐第8篇:集合的教学设计

篇1:《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唐建 孙长娟 吴朝晖 王律斯 张萍 高晓玲 孙延飞 宋小妹 门秋佳 关闳

数学科学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数学能运用数学语言将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结构表示出来.符号化、形式化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学习数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用形式化语言去表述、解释、解决各种问题.

一、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本章共分两大节。

第一大节,是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本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入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接着给出了空集的含义。然后,学习了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第二大节,是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本节首先从观察集合与集合之间元素的关系开始,给出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同时学习了用维恩(venn)图表示集合。接着,学习了交集、并集以及全集、补集的初步知识。

本章的最后安排了一篇介绍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安排这篇阅读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精神。

二、地位及作用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简明准确地表达学习的数学内容。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三、教学目标

本章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1.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5.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6.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约5课时.

1.1.1 集合的概念 (约1课时)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约1课时) 1.2.1集合之间的关系 (约1课时) 1.2.2集合的运算 (约1课时) 集合复习课 (约1课时)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法及集合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掌握了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方法及集合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使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对象和结构,更好地使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本章的难点是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法描述集合和补集的逻辑含义。学生从本章正式开始学习集合知识,集合包含了比较多的新概念,还有相应的新符号,有些概念、符号还容易混淆,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六、教学资源建议

课本与教参;与教材相关的课件;与内容有关的数学发展史;信息技术手段。

七、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建议

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析、讨论、探究集合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从而熟练使用集合语言来表述数学对象。

八、评价建议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

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及今后学习中,能否正确理解以及恰当运用集合语言。包括:正确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使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时,是否恰当地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案例

1.1.1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教学中通过列举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一些常见集合的特征性质. 篇2:集合的教学设计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都离不开集合。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②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③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④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⑤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例抽象概括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关注集合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数学的特有文化——简洁精炼,体会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4、教学方法:实例归纳、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集合知识的直观理解。

6、教学思路:

7、教学过程

7.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多媒体展示:

1、草原一群大象在缓步走来。

2、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飞翔

3、一群学生在一起玩。

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问题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轻松的学习气氛。 7.2步步探索,形成概念

【活动1】观察下列对象:

①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②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③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④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⑤所有的正方形;

⑥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⑦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⑧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的高一学生。

师生共同概括8个例子的特征,得出结论,给出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啊a,b,c„.表示,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自己明确集合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2】要求每个学生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比

如:

1)a={1,3},

3、5哪个是a的元素?

2)b={身材较高的人},能否表示成集合?

3)c={1,1,3}表示是否准确?

5)f={a,b,c}与g={c,b,a}这两个集合是否一样?

【分析】1)1,3是a的元素,5不是

2)我们不能准确的规定多少高算是身材较高,即不能确定集合的元素,所以b不能表示集合

3)c中有二个1,因此表达不准确

4)我们知道e中各元素都是属于中国的直辖市,但中国的直辖市并不 只有这几个,因此不相等。 5)f和g的元素相同,只不过顺序不同,但还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通过上述分析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究概括出集合中各种元素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要求说明理由。师生一起得出集合的特征:

1)确定性:某一个具体对象,它或者是一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该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集合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相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集合。

7.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高一(4)班里所有学生组成集合a,a是高一(4)班里的同学,b是

高一(5)班的同学,a、b与a分别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学生自己的看法。 得出结论: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②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

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说明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挥想象,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活动】熟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第3页表格中的内容,认识常用数集记号。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记常用数集的记号,以免日后做题时混淆。

7.4集合的表示方法

【问题】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描述一个集合,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表示集合呢?

7.4.1集合的列举法表示

【活动】尝试用列举法第4页例1中的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到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并思考列举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自主学习列举法,得出答案:

1)a={0,1,2,3,4,5,6,7,8,9} 2)a={0,1} 3)a={2,3,5,7,11,13,17,19} 通过上述讲解请同学说说列举法的特点:

1)用花括号{}把元素括起来

2具体一一列出

生学习基本了解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并了解列举法的特点。 7.4.2法表示

科书中的思考题:

言描述集合{2,4,6,8}吗?

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

结:

1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2素不能一一列出,因此不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论用列举法表示相应集合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描述法的积极性。 书中描述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描述法的特点。

述法表示为:a={x?r|x

生完成第5页例2 1) 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篇3: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 教学设计

)集合的元素可以【设计意图】使学集合的描述【活动1】提出教1)你能用自然语2)你能用列举法学生讨论,师生总)从2开始到8)这个集合中的元引导学生思考、讨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例如2)可以用描【设计意图】使学【活动2】引导学方程x2?2?0的一:章节名称:1.

1 集合

二、计划学时:1(45分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性质,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能力目标:

探究集合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自觉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集合学习,使学生认识自己在社会这个大集合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教学难点:

点集与数集的特点及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新生,高一学生虽然在智力等各方面都有

较之初中的发展,但毕竟刚刚由初中阶段上升而来,对于新的知识朦胧性较大,虽然集合的思想在小学以及初中就有了渗透,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知识的差异层次较大,再者,一个概念的引入,如想较理性的认识还得靠深入的学习和多一些的训练。

学习习惯:高中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有了自己初级的学习习

惯和方法,我们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适当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中的不妥之处。

六、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

课型:理论课与现实材料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导,打破传统的数学课的枯燥乏味性。

教学方法:以教师授与学生互动为主采用实例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教学中通过列举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一些常见集合的特征性质.。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安排

由于是初次试讲,老师与学生都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课前准备要求老师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楚,努力做到课程流畅不卡壳。

(二)、课堂教学

篇4:点的集合教案

落实课程计划 体现学讲精神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集备课手

—— 六上

主 复 备: 学 校: 2014年9月

前 言

篇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人教a版

一、课型、课时

(一)课型:新知讲授课

(二)课时: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能够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的表示方法,了解集合要素的三个性质,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集合知识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问题的基础。通过学习集合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中的集合语言,可以使学生逐步运用集合的观点和思想分析数学问题。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只描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过集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的元素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二)、知识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知道常用数集的专用符号,能够判断具体数值与常用数集之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三性,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够用集合语言熟练描述有关数学对象。

2、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即熟练应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来描述具体问题。

(三)、能力目标

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想象能力。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周围事物的列举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集体的主人翁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的适当选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有了对周围事物的发现总结能力,对部分粗心大意的学生,培养其细致的观察力,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会有所混淆,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来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可能会用初中熟知的记忆学习方法来学习,鼓励学生理解学习,事半功倍。

三、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新知讲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先熟悉在深入,教学方法是诱导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选用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使学生在这些例子中感受集合的概念和元素的性质,贴近日常生活,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教师制作一些相应的幻灯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兴趣教学的目的。

(二)、导入新课

1、我们初中学习都有哪些数集啊?

学生踊跃回答:有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

2、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集合。大家能否举一些我们身边的例子?

学生举例自己的家庭,班级,学校等等。

(三)、教与学的过程

1、幻灯片出示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介绍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合无限集。结合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例题

1、下列是说法正确的是(

a.{302班个子高的男生}是一个集合

b.{1,2,1,3}是一个集合

c.{1,2}和{2,1}是同一个集合

答案:c。

由上面的例题大家发现集合中元素应该具有哪些性质了吗?

学生讨论总结: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我们说我们302班任何一个学生都属于我们这个班集体,那我们在数学中如何表达这个

意思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这部分内容,教室在教室活动,及时发现问题,个别学生单独辅导,解除疑难。

请一个同学说一个集合:302班的所有女生组成集合a,a是班里的一名同学,b是303班的一名同学。请用符号来表示a,a,b之间的关系。

另一同学回答。

4、同学们知道常用数集的记号吗?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部分相关内容,并阅读教科书第三页中表格内容。

学生回忆,阅读相关知识。认识常用数集符号。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5、你能用列举法来表示下列集合吗?

从1到10之间的偶数(包括10);302班的全体任课教师;302班班长。

学生回答,由于贴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你能用列举法表示下面集合吗?

不等式2x+4>8的解集。

学生回答不出,引出描述法。

答案:{x︱x>2}。 引导学生探究列举法与描述法之间的各自特点与不同。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四)、学习反馈与检测

反馈:学生对列举法和描述法还有待进一步在学习中强化,对二者的表示时有混淆。 检测: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形成集合的是(

a、大于5的所有整数

b、高中数学的所有难题

c、被3整除的所有整数

d、函数y=x图像上所有的点

2、若x∈r,则{3,x,x+3}中的元素x应满足什么条件?

3、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表示下列集合。

⑴、小于5的正奇数

⑵、15以内的质数

⑶、平面坐标系中第ⅰ、ⅲ象限点的集合

⑷、到(1,1)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集合

(五)作业设计

习题1.1a组第4题;讲练学案本节练习。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各个辅导,重点内容,多练,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第9篇:《集合》教学设计(推荐)

九义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4页“数学广角”单元之“集合”。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课中,仅仅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不需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设计理念】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只能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节课准确把握了教材的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用直观图表示“重叠现象”的探究过程,了解直观图(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与思路,我将教学预设分两个版块展开:第一版块,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理解韦恩图的内在思想。第二版块,巩固了解韦恩图,感受韦恩图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交集的含义。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1 【教学准备】课件、头像、学习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听说咱们三(6)班的同学爱好可多啦!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喜欢跳绳和喜欢打乒乓球的情况,愿意吗?

2、喜欢跳绳的请举手;喜欢打乒乓球的请举手。 (引导学生用“既喜欢、又喜欢和同时喜欢”)

一、创境激疑

1、这是老师今天早上和同学们见面时了解到的咱们班第三小组喜欢唱歌和绘画的情况,从统计图表中你能发现那些信息?

预设问题:(1)喜欢唱歌的有多少人?

(2)喜欢绘画的有多少人? (3)喜欢唱歌绘画的一共有多少人?

2、到底有多少人呢?在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二、互动解疑

1、合作探究

从刚才的统计情况中,不容易看出有多少人喜欢唱歌、绘画,你能用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第三小组同学的喜欢情况吗?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小建议”

想一想:怎样才能清楚的表示出喜欢唱歌、绘画和两种都喜欢的情况。 试一试:用画一画、圈一圈、连一连等方法来表示 议一议:你是怎样来表示的? 学生借助探究卡开始探究„„

探究一段时间后,展开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展示(实物投影)

(1)哪位小朋友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2)你用到了什么方法?能具体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吗?

预设一:我用连线的方法,我把两种都喜欢的人连在一起。(连了两次的就是两种都喜欢的)

预设二:我用圈一圈的方法,我先用圆形圈出喜欢唱歌的,再用三角形圈出喜欢绘画的,两种都圈到的就是既喜欢唱歌又喜欢绘画的。

预设三:我用画一画的方法,先用波浪线画出出喜欢唱歌的,再用直线画出喜欢绘

2 画的,两种都画的就是既喜欢唱歌又喜欢绘画的。

3、这种方法能清楚的表示出第三小组同学喜欢唱歌、绘画和两种都喜欢的情况,我们能不能用这样的策略把黑板上的头像重新摆一摆,让大家能更清楚的看出这些同学的喜欢情况。

(1)指明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2)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喜欢唱歌的同学看作一个整体,用圈圈起来,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图啦,把喜欢绘画的同学看作一个整体,用圈圈起来,这也是一个什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数学广角中的集合问题(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两个集合的中间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维恩图:大家知道吗?这个图是100多年前英国的一位叫维恩的数学家最先用来表示这种有重复的现象,所以就把这种图称作“维恩图”。(展示、浏览资料)

4、这是我们一起创造的图,你能说说各个集合圈中各表示什么吗?

5、数形结合,列式计算。

喜欢唱歌和绘画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根据从韦恩图中得到的信息用列式算的方法告诉老师吗?(动手尝试后汇报)

预设:6+7-3=10(人)(板书) 3+3+4=10(人)

三、启思导疑

1、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韦恩图中的两个集合,图中的头像有重复的吗?对,由于集合的互异性所以每个集合中的头像没有重复。我们能把3号和5号同学的顺序在这个集合内调动吗?调动后喜欢绘画的人数变了吗?每个集合中的学生头像摆放次序可以多样,集合还具有无序性。

2、刚才我们运用调查——整理——画图——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四、实践运用

学到这里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圆圈里。

(二)看图解决问题。

五、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希望大家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更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推荐第10篇:集合教学设计8

集合教学设计

第一个,就是内容的定位。

集合在高中课程中的定位,在标准中写的比较清楚。标准是这样说的,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数学中的一些内容。这里强调的数学中的一些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我们任何一种语言,只有利于表达某些东西。那么高中数学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它把集合是作为一种语言,来描述和表达问题的一种语言来学习的。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我觉得这一段话,就给了我们这个集合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位。

第二个问题,就要考虑集合内容的一个目标。

集合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提高数学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是集合的一个基本的目标。我们数学里有自然语言,有符号语言,有图形语言,还有图表语言等等。集合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集合在实现这个目标中,是起了一个作用的。

第二个,我们希望老师进一步的理解:集合作为一个数学的概念,对于数学中的分类思想,起了一个促进的作用。集合主要是要把各种不同的事物能刻划清楚。在我们中学所使用、所体现出来的具体集合,都是非常清楚的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不必要去追究这个元素与集合的数学关系。那些不清楚的关系,在我们中学是不讨论的,甚至在大学也是不讨论的。比如说我们老师花了很大时间去讨论集合的三性,我们觉得是没有必要的。

为了搞清楚集合在整个课程中的一个定位,我们应该搞清楚课程中的一个基本脉络。首先应该考虑与集合有联系的,学过的内容到底有哪些。比如说,我们学过生活中的一类事物,我们教室里的男同学,教室里的女同学。我们还学过数,这也是表达集合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等。我们用这些来对数进行分类。另外呢,数轴上的点集,比如说我们在讲不等式的点集、不等式的解集、方程的解。我们总希望用数形结合,它反映在这个是一个点集。另外量的范围,比如我跟隋老师要约见。隋老师七点到八点有空,我要六点半到七点半有空。那么这些都是表达集合的一个生动的实例。另外还有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等等,这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这些学过的知识,我们应该做一个分析,哪些知识可以作为我们在介绍集合概念的时候的一个载体,那我们就做一个分析。

那么另外我觉得还有必要去考虑,集合和将要学习的内容的一个联系。我们知道,除了我们讲完集合以后,在必修里头还要学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函数这个单调的区间,还要学习图形,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在应用中,我们也需要集合,作为一种支撑的一个语言。在必修二中,比如说点与直线的关系,我们常常说某一个点是属于一个集合的。直线与平面的关系,我们常常说直线L是含于某一个平面的等等。那么,到了我们学解析几何的时候,我们又要使用集合的语言来帮助我们去刻划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某些特殊点,等等。在必修三中,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我们用了直方图、扇形图,这些都是集合的比较好的一个载体。那么到了必修四,三角函数的周期刻划、零点的刻划、最值的刻划、单调区间的刻划、向量与平面点集的刻划等等。那么在学到必修五,一元二次不等式、目标函数的可行域,在我们线性规划问题里数列的特殊点。所以当我们学完这个集合的内容,在我们后续的课程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加深对于集合作为一种语言的认识。在选修

一、选修

二、选修

三、选修四中都有这样的载体。这样梳理以后,老师清楚我们在这四个课时要讲的内容中,在我们整个高中课程中,所处的一个位置。

我们还希望老师对于学生进行一个分析,哪一些载体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一些载体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在讲集合的时候,我们建议最好选用一维的载体,比如说数、数轴、不等式的解集、数量的范围等等。这些都是一维的载体。但是平面点集的定量刻划,就比较困难了。不仅在中学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地方,在我们大学数学系的学习中,我们也需要多次反复的去介绍这个点集和它的意义。在分析里要讲,实变里要讲,代数里也要讲,所以这一点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帮助学生去了解平面点集的定量刻划。那么另外一点,就是有限点集学生比较容易。我们常常也把这个开区间,虽然也是无限的,但是学生有一个有限的范围的感觉。那么比这个射线相比之下,就要容易一点。另外,比如我们四个人,这些都属于有限点集。那么对于无限的来说,常常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对于学生理解上,有一个分析以后,我们就知道在讲集合的开始阶段,我们选用什么样的载体来支持学生学习集合的语言。我想这样的分析都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课程的定位,更好的理解集合所发挥的作用。

那么根据上面的这样的分析,实际上是我们对于整个课程做一个分析,我们就可以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参考的设计,比如说第一个课时,我们讲一下集合的含义和表示。第二个课时,我们讲一下集合的基本关系。第

三、第四课时,我们讲一下集合的基本运算。那么在以后的课程中,是不是我们继续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那么第五节,我们搞一次复习,这次复习可以梳理一下在集合以前所学过的所有数学内容,我们如何来使用集合语言来进行刻划?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参考建议供老师来思考,我们如何来决定集合内容的教学和集合内容的定位。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发现、能够发明更多的一些经验,来更好的开好我们新课程的这个头。

上一篇作业 下一篇作业

评论区

已有 0 人推荐

第11篇:太阳教学设计集合

三年级下册《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限目标:

1、会写“差、抵、氏”3个生字,理解“寸草不生、抵得上、摄氏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说明文体的特点,感受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限目标:

1、会写“差、抵、氏”3个生字,正确认读“寸草不生、抵得上、摄氏度”等词语。

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作者怎样运用举例了和列数字等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那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出示“后羿射日” 师读,学生思考:用这个故事开头有什么优点?(

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一说你读到的信息。

3、师归纳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关系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一)、学习“远”:

1、出示幻灯:太阳离我们有(

)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

)。

2、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3、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师板书:列数字

老师今年34岁了,我想坐飞机到太阳看一看,你们算一算,我回来大约有多少岁了。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你们看见不认识,笑问老人哪里来?太阳离地球真是太远太远了。 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举例子)

(二)学习“大”:

1、出示句子: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2、教师板画演示,然后填写数字。进而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右边是太阳,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作比较)师板书:作比较

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出示关联词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一二自然段的关系:

1)、(

)太阳离我们很远,(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

)太阳很大,(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三)学习“热”:

1、过渡:老师小时候在书上看到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这时,我想,要是有一天我能登上太阳看一看改多爽啊!你们说说,老师的愿望能实现吗?

2、出示句子: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这段话用了什么方法?(作比较)

2)进一步引导“估计”: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3、过渡:这么高的温度,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球)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理解比喻句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四)练习运用

【通过练习运用,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说明文的几种方法(看板书)

2、完成作业本P37第四题。

3、练笔:

1)出示资料: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2)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让学生自由说出有关月亮的资料。 3)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五、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课文《太阳》,知道了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还知道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用填空的形式)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下节课我们在一起去看看太阳和地球的关系。

板书:

21、太阳

远(列数字、举例子)

特点

大(作比较)

关系密切

热(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预备铃两分钟:《种太阳》歌曲播放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出:

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师朗诵。

2、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美美地读读?

二、初读文,感知《太阳》的语言。

1、读题,这是一篇说明文。

2、实话实说,这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硬邦邦,硬生生)

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

2、2-8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3、师生讨论: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4、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她与人类的关系。

四、细读1-3节,品味语言特点。

1、说明文的语言也有自己的魅力。(笑脸图贴上)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边让学生板书。(数字、举例等等)

3、自读,把特点表现出来。

6000度,你感觉怎样?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4、同桌互读互评,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鼓鼓掌。

5、师生合作读。谈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给你的感受。

五、读4-8节,感受密切关系。

1、(奖励大家到阳光底下去走走。)看录象。

2、读课文,读到哪些地方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镜头或学过的知识,就在这句话旁边打五角星。

3、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头说话。

4、小结。(你们都在用举例的方法。)

5、引读第8小结。

6、对大家,对太阳说句话,写在课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阳,你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世界。

生:太阳,您是大地的母亲,是万物生长的源泉。

生:太阳,你给予我们„„

生:太阳,谢谢您„„

生:人类呀,我们要破译太阳的密码„„

师:刚才我们用感恩的心,发烫的文字来赞扬太阳,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六、拓展阅读

1、歌曲《心中的太阳》

2、艾青的《给太阳》。师生配乐朗诵。

3、小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充满了阳光,最后让我们带者阳光般的笑脸和大家送别,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走向未来。

板书:太阳

(学生的板书)

《太阳》教学设计[岳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江薇 执笔]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 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

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

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6、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8、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

《太阳》教学设计

甘肃省酒泉市共和街小学 杨丽玲

【设计理念】

1、打破传统的直接导入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进行谜语引题、动画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2、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积极参与;

3、给学生提供自学指南,使他们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自悟自得;

4、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把网络教学引入课堂。实现学习与广袤的时空、生活、网络接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说明文描写事物的写法。【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设施】

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题,动画导入

1、电脑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板书课题)

2、播放《后羿射日》Flash动画:

师: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和神话传说,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后羿射日》这部动画片。

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动画入手,学生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

二、师生互动,寻找答案

师过渡语: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大家想一想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呢?请你们打开书,读一读1~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因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所以后羿射不到太阳。

(板书“远”)

生:因为太阳太大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小小的一支箭根本射不下太阳。

(板书“大”)

生:因为太阳表面温度有三千度,箭还没有碰到它就熔化了,所以后羿不可能把太阳射下来。

(板书“热”)

师:太阳的三大特点决定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阳,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请大家看这句话。

电脑出示:⑴ 太阳离我们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生:(口头填空)(师随机逐个出示答案)

师:你发现括号里所填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生:数字。板书:列数字

师:对,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再来看下面这句,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电脑出示:太阳离我们很远,„„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很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长时间。

生:这样写不好,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你们分小组讨论这两道题。

电脑出示:⑵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⑶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生:个人汇报。

师引导交流,体会“估计”一词之妙。板书: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齐读1~3自然段,感受太阳的三大特点。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学法指南,合作解疑

师小结过渡:

在1~3自然段中,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方法把远、大、热的特点写的清楚而具体。那太阳的这些特点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用老师提供的学法指南自学4~7自然段。

电脑出示学法指南:

1、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7自然段,要求读通顺流利。

2、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清楚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3、画一画,画出重点词语、句子以及不理解的地方。

4、议一议,在小组内交流,你学懂了什么?请同学帮助你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生自学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汇报了太阳和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的关系,说的真好,这样看来,太阳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你们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没有人。

师:大家说的这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总结一下?

生: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出示中心句:

师:现在你从4~8自然段中任选一段你喜欢的大声地读给自己听。

生有感情自由朗读:

师:看到同学们读的这样投入,老师也想读一段,这样吧,咱们师生合作读第8段,我读前两句,最后一句咱们齐读。好吗?

给学生提供自学指南,使他们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自悟自得。

四、扩展延伸 网络探究

师: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谁能说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生:太阳能汽车„„

师: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

生:„„

师:真不错,希望有一天老师和更多的人也能用上你们发明的东西。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太阳方面的知识。我想,仅靠教材还不能满足大家的探究欲望,对吗?对于太阳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真会学习,提出了这么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专题。可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

生:看书、查资料„„

师:除过大家介绍看书、查资料能解决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上网。

师:对,上网是目前查找资料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登录太阳网站,探求太阳的奥秘。

生登录老师做好的太阳网站浏览、学习、探究。

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扩展学生视野。

师小结:同学们,太阳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人类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你们能揭开这些奥秘,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生:好好学习,热爱科学„„

〖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远:150000000公里

第12篇:最新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第一小学 王建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集合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这部分知识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一).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提出问题: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 1

意见,师引导总结: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实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条件允许可让学生演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重叠问题,就要清楚看出重复部分的数量,从而引发学生操作意识,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整理,在小组合作中完成。

2.探究方法: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介绍韦恩,拓宽视野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韦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韦恩发明创造的,韦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现重复部分怎样做到既直观又美观,还能表示每部分的内容。结合各小组的展示,引出韦恩图,让学生了解韦恩图的同时,又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底蕴。

3.辩论感悟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可能会出现: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5=14(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策略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进合适的图中,并请学生说说集合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课件出示两天的进货情况,请同学们解答两天一共进了多少货?

3、我们班男同学的饮食习惯调查,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课件出示集合图,让同学们解答。

4.拓展性练习:三年级三班参加作文竞赛的学生有4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6人,猜猜看,这个班里参加作文和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由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资源,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结合集合思想进行分析,还能结合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呼应课题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今天我们利用集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第13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脑筋急转弯导入:

1、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照相,可是照片上只有3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设置悬念:同学们的猜测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暂时还不想告诉你们,我相信通过下面的两个游戏,大家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游戏体验,构建新知

1、开心转盘

请6名同学参加比赛。

介绍游戏规则:每人转动一次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会停在相应的分数上,分数高者即获胜。 参赛结束后把带有自己姓名的纸条贴在黑板上。游戏结束后奖励获胜的同学。

2、夹球

请5名同学参加比赛。

介绍比赛规则:学生面对面站立,一面三人,另一面两人,用小腿夹住球跑到对面交给另一名同学,依次这样做,球不落地即获胜。参赛结束后也把带有姓名的纸条贴到黑板上。

3、游戏结束了,统计:参加这两项游戏的共有多少人?

4、下面请参加这两项游戏的同学到前面来,我们来检验一下是否有11人。

请参加开心转盘的同学站到这个圈里。 请参加夹球的同学站到另一个圈里。

故作吃惊状:咦,参加夹球的还差2个人,在哪呢?赶快到前面来。

5、组织同学们想办法:他们俩站在哪比较合适呢?

6、结合学生的方法,指着开心转盘这个圈问学生:你能说说这个圈里表示什么吗?那另一边呢?中间表是什么?那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游戏?怎样列式?

7、揭示集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开心转盘”的同学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夹球”的同学看做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

8、板书课题。

9、介绍维恩图。

10、介绍维恩。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教材105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105页做一做的第2题

3、揭晓课前脑筋急转弯答案。

四、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14篇: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 (2)类比实数的关系,探究并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图形在数学中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2)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参透类比推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以及空集的概念。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用6分钟时间预习教材P6~P7,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

1、集合间的关系有哪些?

2、你能找出子集的定义吗?真子集的定义又是什么?

3、若两个集合相等,它们满足什么条件?你有几种理解方法?

4、空集的定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空集呢?

5、你能用图形(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吗?

(二)研探新知,构建定义

投影问题2:我们都知道,实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请大家比较下列数字大小:

1、39

2、42

3、1

54、-12

5、1616

6、2321 在此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以前熟悉的实数之间大小关系比较符号完成上面习题,特别是第5题1616,我们不仅可以填写“=”,也可以填写“”、“”,其中这两个符号的含义一定要详细讲解。

投影问题3: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设A={1,2,3}B={1,2,3,4,5}; (2)设A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4)设A={x|x2=1},B={-1,1}; (5)设A={x|x2=-1}.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上面五组集合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结论:

1、在(1)、(2)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这时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做:;读作:A含于B.

2、在(3)、(4)中,集合A中的元素和集合B中的元素一样,即: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因此,我们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3、对于(5),我们发现,在实数范围内,这样的x不存在,也就是说,集合A中不含任何元素,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任何集合是空集的子集。

在学生分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类比推理思想,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发现不同事物之间本质联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B的子集。 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

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B.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用三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图像语言(Venn)来描述集合间的关系。特别是Venn图的引入,可以使得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像,便于学生理解。如图:图1表示子集(真子集),图2表示相等。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自主学习,师生探讨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 (1)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空集? (2)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与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之间有什么区别? (3)0,{0}与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包含关系与属于关系正义有什么区别?试结合实例作出解释。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吗?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吗? (6)能否说任何一人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7)对于集合A,B,C,D,如果AB,BC,那么集合A与C有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过程,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看法。

(四)例题分析,发展思维

例1写出集合A={1,2,3}的所有子集,并指出有几个真子集是哪些? 例2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五)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1、快速完成教材P7练习

2、3题;

2、已知集合A={(x,y)|x+y=2,x,y均为实数},试写出集合A及其集合A的子集。

3、已知集合A={x|},B={x|},且BA,求实数m.补充题: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其真子集有哪些?

归纳猜想:对于一个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与元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课堂小结,整理知识 (1)知识点:

①子集、真子集、相等关系的概念,空集的概念。 ②子集的相关性质。

(2)方法:数形结合解决有关集合问题。

(七)课后作业,强化练习课本第12页习题。

课后习题 课本第12页习题

第15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孙长艳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借助直观图,初步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理解集合图。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 点: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广角,继续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新课。

(一)课件出示统计表,问:参加跳绳的有哪些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哪些人?有没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的?是哪些人?(课件显示)

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9人) 参加踢毽子的有几位同学?(8人) 那么,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位同学?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17人”

片刻,有少许声音:“不对,不是17人”

接着,有人举手:“老师,不是17人,是16人。” 争论声渐起:“就是17人,9+8=17,怎么会不是17人呢?”

“9+8是等于17,可这里不能这样加。

“为什么呀?不用加法那用什么方法?”

(二)游戏: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地看清楚,我们来做一项活动: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子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

问:“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来?”“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

“因为我们两项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教室里炸开了锅:“站中间、站中间” 四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问: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子的同学,中间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三)、画一画

1、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 师一边观察并及时指导创作。

2、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3、学生评价,进行整理和改进

“老师,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绳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踢毽子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

“不行,那中间的同学怎么办?”

“中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人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踢毽子的?”“再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画法。”

“老师,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一起呢,他们还参加了跳远啊”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片刻,有同学欢呼起来了:“老师,我画出来了”

说着,高举着自己创作的画,向全班同学展示了起来。

4、向学生介绍韦恩图:像这样的图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发明了,他就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所以就以“韦恩”来命名,叫韦恩图。也可以叫集合图。

“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比韦恩更早出生的话,我们也

能发明这样的图,那这图就该怎么命名了呀?”

5、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注意语言的表述:左边:只参加跳绳的

右边:只参加踢毽子的

中间:既参加跳绳的,又参加踢毽子的

6、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①6+5+3=14人 ②9 +8-3=14人

三、做一做

利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

1、说说图中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利用韦恩图,加深理解

要求学生: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独立填写后投影反馈,着重请学生解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3、掌握算法,归纳揭题

再次揭示课题:集合问题。

3、光荣榜

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自我小结,共同提高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第16篇:1.1 集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3. 教学用具

投影仪等

4. 标签

数学,集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

(8)不等式

的所有实数根; 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属于集合A,记作不属于集合A,记作

.

.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课后书面作业:第11页习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课后习题

1.课后书面作业:第11页习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板书 略

第17篇: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见面是怎样行见面礼的?让我们来相互问候下吧!”(老师和4名学生握手问候)“知道西方人行见面礼有哪些方式吗?(学生回答)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洋气一把!”(和3名同学拥抱问候,其中1名同学和老师进行握手问候)

二、新知诱导

1.引起认知冲突

(1)提问:和老师握手、拥抱的分别有几人?一共有几人?是7人吗?请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站起来让大家数一数好吗?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请大家站到前排来数一数(一起数)怎么还是少一人呢?不行,可能有人不老实,老师要把他们圈起来。

2.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

(1)动一动:教师拿出两个呼啦圈,一个呼啦圈套住和老师握手的同学,一个呼啦圈套住和老师拥抱的同学,让学生自己站位。

(2)想一想:该怎样站位才能更好地表示出来呢?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呼啦圈各部分表示什么。(注意语言的严谨,引导用“既„„又„„”“只”说一说)

3.抽象数学问题

(1)我们能把我们的站位画在黑板上去吗?

(2)老师画集合图,怎样把我们的同学放到图中去呢?(学生回答后利用3色磁铁片代表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让学生把磁片放到适当的位置)

(3)学生再次对照图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教师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完善韦恩图。

4.简介韦恩图,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知

1.出示课本例1(见下表)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合作探究

(1)仔细观察,名单中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生在作业纸中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不同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引导

4.小结,课件动画演示过程,强化理解

5.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能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吗?(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6.总结、过渡

四、回顾反思

1.创设情境,准备教学素材

本课教学先创设情境,为新知教学准备素材。将学生自己营造的情境、经历的事例,作为学习的素材,并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让其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习积极性。

2.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激情

由前面的情境提出问题:和老师握手、拥抱的分别有几人?一共有几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听到老师的提问会毫不犹豫地抛出是7人的答案,老师接着追问,是7人吗?请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站起来让大家数一数好吗?实际人数与学生计算人数肯定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的碰撞,学生更急于需求答案。学习的主动性便被调动。接着,老师故弄玄虚,拿出呼啦圈让学生活动。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感知

首先,教师拿出两个呼啦圈,让学生活动,自己站位。老师说请和我握手的同学站到这个圈来,数一数人数,后再说和老师拥抱的站到另一个圈来数一数,这样会有一个同学在两个圈之间徘徊,发现1人既和老师握了手,又和老师拥抱了,教师强调“重复”现象。然后,向学生提出“该怎样站位才能更好地表示出来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便自己建立集合图在生活中的原形。然后,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集合思想的表象形成。当然,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的严谨性,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把生活原图画到黑板上,从而构建了集合模型。在画集合图时,怎样把学生放到图中去时,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计有说画头像,有说写姓名,有说画图形,有说用数字编号等,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把数、形、图有机地结合,也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便捷。

4.扶、放有度,发挥学生主体性

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是盲目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行所谓的“探究”,而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想大胆尝试对教材的改动,把例1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在这之前,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已经对新知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再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才能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5.凸显层次,思维提升

在练习的安排上题目虽不多,却有层次性,既有基础知识的练习,又有思维开放的提升题。特别是思维提升题的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中心学校)

第18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镇远城关五小盘龙校区:詹声炯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活动卡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脑筋急转弯

一、帮小动物回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引导学生质疑:

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②有的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以生活在水里。(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蚂蚱 章鱼 虾 青蛙 蜗牛 鲤鱼 兔子 乌龟 海鱼 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 ③全班一起分类。

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

(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可以表示什么?)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

(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二、奇怪的报名表

1、出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子比赛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李芳 刘红 陈东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踢毽 杨明 李芳 刘红 王志明 于丽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晓东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跳绳比赛的有(8)人 ②参加踢毽比赛的有(9)人 (2)小猪的疑问

①小猪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为题呢?出示:

这两个项目一共有( )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 ②课件演示

a、找到即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c、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项目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

解法一:5+3+6=14(人) 解法二:8+9-3=14(人)

三、巩固练习

1、活动卡-巩固练习

喜欢足球 王军 赵晓 军军 王晓刚 丽丽 吴小霞 乔娜 舒畅 张庆 喜欢篮球 张庆 舒畅 青青 王晓刚 刘光 张大鹏 军军 王伟 梅梅 (1)把数填在圈里。 (2)一共调查( )人。

(3)只喜欢篮球的有( )人,只喜欢足球的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 )人。

2、教材105页做一做1

3、解决问题

(1)三年级(1)班的部分同学参加“民族运动会”,其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22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2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语文 杨明 李芳 刘红 陈东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数学 杨明 李芳 刘红 王志明 于丽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晓东

第19篇: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反思:集合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好数学所必须掌握好的一个知识点,同时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模糊,熟悉是因为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掌握了大量集合的实例,模糊是由于对于集合含义的描述,以及集合的数学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理解的并不十分到位、准确。同时虽然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是其概念多,符号多,容易混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急于求成的现象和做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显得不足,学生思考空间没有充分打开,学生展示可能也显得不够,部分训练习题可能设计的有些综合性过强,难度把握不够恰当。

第20篇: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2018六年级美术上册《点的集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 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1)《殉教者》希腊 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 2)《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3)《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四、下节课准备

《集合教学设计.doc》
集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