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爱 无 痕

2020-03-02 00:14: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母 爱 无 痕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教师节前夕,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读书征文活动。分管这次活动的校长郑重地向我推荐了尹建莉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因为自己是两个刚上小学孩子的父亲,又是一名小学教师,所以,看到这样的一个书名,我十分感兴趣。于是,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原以为书中的内容或许也和以往看过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一样,读的时候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如何做老师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家教读本。它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书中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除了告诉我怎么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告诉我怎么教孩子做人。事事有心,处处无痕。我掩卷沉思,有感触,有共鸣,也有反思。现撷取点滴,书写下来。

在书中有一篇叫《让孩子识字不难》的文章,作者说:“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我庆幸儿子从小形成了阅读习惯,我更庆幸关于阅读的很多细节,跟尹老师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我给哲儿讲故事,也是用“读”的方式,我相信书中优美的文字可以丰富哲儿的语言,很少去给哲儿讲故事,也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哲儿认字。尹老师也提出认字和阅读要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现在我开始尝试讲故事的时候,用手指着字读,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字,至少保护孩子对文字的兴趣。

作者在书中写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小卖部”。开“小卖部”实际上是与孩子一起做的一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作者是利用了儿童身上一种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不觉得自己是在学习,而是一种游戏。这让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在家陪儿子玩的一个游戏——“卖羊肉串”。因为平日里带他去吃过几回,他总会在一旁神情专注的观察卖羊肉串小贩的动作。一次,家里新买了个笔筒,他见我将每一支笔放进一个小圆洞,突然很兴奋地将笔筒从我手上拿了过去,拉着让我陪他玩。我正琢磨着一个小笔筒有什么好玩的呢,原来啊,他是见这种笔筒和小贩那种电烤箱很相似,说着便学着小贩那样叫卖起来,举手投足间都在模仿着小贩的模样,“卖羊肉串喽,谁要买啊?”我随即附和着“我要我要”。这样简单玩过几回后,慢慢地觉得可以在这个小游戏里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问他一串羊肉多少钱啊?“5毛钱”,那我要两串一共多少钱呢?这样一步步让他去思考一些简单的算术题,一开始我们也像“开小卖部”起初的那样没用真钱去买卖,在看了作者后来用真钱和孩子玩游戏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认识钱,而是想让他认识

钱上的数字。因为在此之前他看到10位以上的数字都不是按我们正常的说法去说,比如“20”,他会说“一个2,一个0”,虽然数数的时候他也会念“20”,但看到这个直观的数字一时就转不过弯来,可玩过几次之后,他拿起50元的人民币,就不会再说成“一个5,一个0”,而是很认真的告诉我这个是50块钱。这一点让我很高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开小卖部”和“卖羊肉串”虽然游戏内容不一样,可给我的启示都一样——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此外,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在纠正了错误的同时还有成就感。

读到这里,我不由地反复思考起自己的教育行为来。在儿子小的时候,我作为父亲当看到孩子的错误时总是一针见血地将问题所在一语揭穿,总让孩子觉得他服妈妈。始终拿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说话的语气中透着一种挑剔、教训的口气。这样做无意中遏止了孩子学习兴趣。正如作者所说的,家长既然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

认真真地听孩子讲。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而感到丢面子。这个过程中家长只要有一点教训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会特别沮丧,失去自信。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其实教学也是这样,当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尽人意时,作为老师可以委婉地讲解,不要一语否定,免得他们失去发言的信心。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再来。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作者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

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永远雕不出一块好玉来。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母爱无痕

母爱无痕(推荐)

母爱不留痕

时间无痕

深爱无痕

网恋无痕

德育无痕

读书无痕

教育无痕

教育无痕

《母 爱 无 痕.doc》
母 爱 无 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