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介入心得体会

2020-03-02 18:24: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此,公司设置了自己前期介入工作的重点和规范:房地产立项的介入——房地产商业规划——房地产设计——房地产图纸审核——房地产施工建设阶段的介入(房屋主体质量)——房地产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介入——房地产接管验收阶段的介入7个方面。

1、房地产立项阶段的介入工作。重点是在拿地立项阶段,从物业管理和业主的角度,考虑目标地块的交通、商业价值,从升值空间、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提出物业管理公司的建议和意见,供开发商参考。

2、房地产商业规划阶段的介入工作。重点是科学合理地提出规划的重要内容节点,比如应该考虑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社区卫生间、物业管理用房等公建主体建筑的位置、面积大小、交通便利性、位置等。

3、房地产的设计阶段。例如卫生间不能距离物业管理用房较远;一楼的商业铺面的房门必须达到相应的高度,否则会为后期使用带来不便。

4、房地产图纸的审核阶段。物业管理公司站在小区周边配套设施和生活便利性、物业使用综合功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5、房地产施工阶段的介入工作。房地产的施工阶段包含的内容众多,比如施工质量、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监理公司的监管是否到位等问题。

6、房屋公共设备设施的安装和调试阶段。很多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规避管理中的风险,往往对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不闻不问,主要是害怕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主动迎上去,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参与各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查看相关合同条款,就能为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赢得主动。

7、房地产接管验收阶段的工作。除了参与各种设备设施的安装和调试之外,物业管理公司的前期介入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主体工程合格与否,主体建筑质量的施工是否存在瑕疵,成品保护阶段各种问题的汇聚等方面。

前期介入工作需要掌握的重点和界限

虽然怡和物业的前期介入工作开展了一年多,并得到了开发商的肯定,但是,要如何处理好自身和开发商、监理方、施工方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而且,虽然在《物业管理条例》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中,物业的前期介入工作得到了法律的明确界定和定位,但比较模糊,而且开发商对此的认识也有所欠缺,导致目前物管的介入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一年来的介入,笔者认为可以总结如下:

1、注意法律的界定和尺度。如果在前期介入,特别是笔者在上述重点介入工作要点上,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很难与开发商、施工方、监理公司形成良性共识。

2、注意掌握介入的尺度。公司在对一些项目进行介入时,遇到问题后找到施工方和监理方,监理方认为物管方“越俎代庖”。因此,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对双方的职责有明确的认识,把握好介入的尺度。

3、以代表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作为工作的核心。虽然物业管理公司掌握了介入工作中的产品缺陷和设计遗憾,但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和产权人是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是工作的最终目标。

4、夯实基础,提高专业程度。物业管理公司的前期介入工作,除了选择具有五年以上的物业管理经验者参加之外,土建、水电、弱电、智能化工程师的加入,也会为前期介入工作的开展加强专业力量。

当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公司,已经非常重视前期介入的产品质量和综合使用功能。只有参与物业开发和使用的各方一起重视前期介入工作,方可打造百年基业,让广大业主在今后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减少对产品缺陷的抱怨,舒心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前期介入培训

前期介入管理办法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前期介入方案

前期介入报告

物业的前期介入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探析

物业工程部前期介入

工程部前期介入岗位职责

《前期介入心得体会.doc》
前期介入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