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随笔

2020-03-03 15:04: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书法随笔

刘静花

书法无疑是中国最突出的传统艺术,它集实用性、艺术性、广泛性、深刻性、独特性于一身。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提高各方面素养,而且为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学习书法讲求“静”,学习的过程要求环境安静,内心平静。虽然某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与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忘我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他只有在学习的时候静心地研读字帖,勤加练习,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著名书法家。临习钟绍京《灵飞经》两年,再加上临习颜体,王羲之,使我获益匪浅,但总觉得作品难脱俗气,难于突破自我。后来有时间就经常看看书画频道名家讲解;加上姚安县书法协会的书法交流,我明白了“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的道理,于是我改临钟繇《荐季直表》。

初看《荐季直表》,觉得不够端庄典雅。因学书功力尚浅,未细细品读。直至看见名家赞赏,才仔细品味、研读、临摹,恍然顿悟,觉得自己以前的审美层次不够高。于是一有时间便临习《荐季直表》,近似痴迷状态,仔细分析原帖的气韵、整体布局、行距、字的大小。只要有新的作品,我就把作品放在《荐季直表》旁边,反复对比,寻找差距,刚开始我把作品写在格子里,对比后觉得有失舒朗、清爽之感;接着写在空白纸上,又觉得作品字体大小一样,没有变化,于是尝试让作品中有笔画粗细,字体大小的变化,进行对比;后又发现整幅作品缺乏气韵,觉得在创作中应注重气的衔接,寻找大道圆融之感,融入绘画中画树叶的洋洋洒洒的感觉。这样在临帖、创作中进行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从中寻找自己的临贴、创作与原帖的差距。

一幅作品写完,仿佛从书法世界回到现实世界,那种感觉令人神往。时常被书法字体的变幻无穷而陶醉,那一个个汉字,在我眼中是有肌肤、有血肉、有骨骼的;字体时而圆润、时而粗犷、时而纤长;或含蓄内敛、或俏皮可爱、或肃穆端庄,每创作出一幅作品,如饮甘泉,回味无穷。

然而书法没有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找对方法,不断升华、突破自我,才能有所进步。书法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希望可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旅程。

书法教学随笔

书法教学随笔

毛笔书法教育随笔吴圣强

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演讲

《书法随笔.doc》
书法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