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 收获双赢

2020-03-02 14:03: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有效沟通

收获双赢

——浅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宜兴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陈伟英

刘东燕

内容摘要:

家园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何与家长沟通呢?首先,了解家长是沟通的前提。其次,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再次,讲究方法是沟通的关键。最后,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这样,就一定能收到“你放心,我快乐”的双赢效果。

关键字:沟通、家长、幼儿、教师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过程中,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理,自从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起,我们就与家长结下了不解之缘,孩子的喜怒哀乐牵扯着我们共同的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等就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我们因此而彼此沟通,因此而彼此交流。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日常沟通与交流中最高的境界就是达到“双赢”。所谓“双赢”就是“我说得快乐,你听得舒心;我说得坦然,你听得实在。”让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送对了,把孩子交给我们放心了。那么到底怎样与家长沟通呢?

一、了解家长是沟通的前提。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如:苏苏聪明伶俐,但每天入园总是迟到,经过了解我知道原来幼儿的妈妈喜欢打麻将,晚上总是很晚睡觉,孩子也总是跟着很晚才睡,早上起不来,中午在幼儿园午睡时也睡不着。于是,我主动与家长沟通,告诉她孩子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及孩子每天迟到会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后果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这名幼儿基本能每天按时入园了。

二、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很近,使家园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有时是不正确的,要么爱得过火,要么不到位。例如,按照惯例,周一幼儿要上交记录本,而洋洋的记录本却没有带来,当我问他为什么没带来时,他理直气壮地说:“妈妈没有帮我放在书包里!”,而家长也忙着帮着孩子解释:“是我忘了,是我忘了!”这样的家长是怕孩子受批评,便主动替孩子开脱责任。从而使孩子心安理得地认为完成老师的任务是爸爸妈妈的事,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没有好处。于是,我问洋洋:“老师的作业是给你布置的还是给妈妈布置的?”“是我。”洋洋轻声回答。“对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来上幼儿园前应该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东西要带,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好吗?”还有的家长放学时一看到自己的从活动室出来,赶紧抱起孩子,不让孩子自己走。这时,我会走上前对孩子说:“宝宝已经长大上幼儿园了,会自己走出幼儿园的,对吧?”这时,孩子便会主动下来,高高兴兴走着回家了。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要理解、肯定家长良好的出发点,不要使家长有挫败感,同时要给家长一些帮助,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他们的爱去教育孩子,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讲究方法是沟通的关键。

1、态度热情讲究一个“真”字

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要热情,要真诚,在具体工作中,对待家长我们更要态度热情,用亲切的体态语言与家长沟通。你微笑了,家长看了就亲切了。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再怒不打笑脸人,看着笑脸相迎的老师,家长即使有点不悦也将随之淡化。微笑是法宝,看了你的微笑,家长觉得你是真切的,你是真诚的;看了你对孩子的笑,家长觉得你对孩子是真心真意的。所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委婉亲切的语言是处理好和谐沟通关系的关键所在。因为深知态度决定效果,所以不管何时何地遇见家长教师应笑脸以待。

2、积累材料讲究一个“细”字

写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堆砌文章的框架,与家长沟通交流也要有具体的材料,否则沟通是就无话可说,沟通还需用事实说话,否则家长会认为你在敷衍了

事。具体材料和交流内容都来源于具体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细节。比如班上有一名叫奕奕的孩子,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教师世家的孩子。在与家长交流时,我告诉家长奕奕善于观察,当老师把杯子上的学号重写了一遍,奕奕发现后立即就说:“咦,我的杯子字是新的了。”我说奕奕会与小朋友交流了,因为他在上舞蹈班休息的间隙的时间里,拉着雨朵的手还说:“朵朵,我喜欢你。”我说奕奕处事像大人,因为有一次喝牛奶,他不小心把牛奶翻在地上,事后他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大声喊叫,而是走到老师的跟前,拉着老师的衣角说:“老师,我把牛奶翻地上了,怎么办?”老师听了说:“没事,老师来擦擦。”这样的交流,让家长觉得老师在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细心而又实在。班上还有一位小朋友叫尹牧仁,因为是父母第二个孩子,特别娇宠,他妈妈又能说会道,对老师的要求也特多特高,就是吃药也要写上纸条,对于怎样吃药,何时吃,怎样吃法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园还不停地嘱咐,此时我会对她说:“放心吧!小百乐是你们的宝,也是我们的开心果,肯定照办。”放学后,我会在纸条的反面写上:药已按你的吩咐吃了,小百乐今天没有咳嗽,状况良好。这种细致的用笔沟通法也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的态度也由疑虑变为放心了。

3、随机交流讲究一个“巧”字。

良好的开场白会让一场沟通圆满成功。有一次,潘寒松小朋友来园了,他笑嘻嘻地说:“老师早!”我说:“潘寒松早!你每天总是笑口常开,在家也一样开心吗?”旁边的奶奶立即就附和上了,把孙子在家的表现一古脑儿吐出来了,然后又询问了孩子在园的情况,一场亲切的沟通就在愉快的情境中开始,也在快乐中结束了。

4、指出问题讲究一个“婉”字。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开开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每天哭闹,用餐时手勺并用,米粒满身满桌满地都是,午睡无法就寝还大声哭闹,影响他人。与他妈妈交流时,我也是先说孩子的闪光点,然后把孩子纵向比较,今天与昨天比,今天与前天比,今天与前阶段比,哪里有点滴进步都告诉孩子他妈。然后委婉地说:“开开在吃饭上暂时还跟不上其他小朋友,在幼儿园我们会尽力培养,双休日在家也请你们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吃饭。两相配合,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跟上大部队的。”由于孩子缺点较多,每次交流只能说一个缺点,切不可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

四、形式多样是沟通的前景。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它对幼儿社会性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给教师添麻烦等,不少家长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教师要鼓励家长采用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如,浩浩的父母工作很忙,浩浩一般都是有亲戚轮流接,我们一个学期也见不到家长一面,因此,我总是过一段时间就主动给浩浩妈妈打一个电话,告诉她孩子近期的表现,询问孩子在家情况。家长看到老师这么关心自己的孩子,非常感动。渐渐地,她也主动给我打电话聊一聊孩子的情况,并总是想办法关心孩子,有时自己接送孩子,有时晚上尽量早一些回家陪陪孩子。又如,我们在网上开通了一个班级QQ群,邀请家长加入。这样和家长的沟通更方便了,许多家长在群里和我聊自己的孩子,询问孩子在园表现。我呢,也经常上传一些幼儿在园活动情况的照片让家长欣赏、了解,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之间也因为都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而有了许多聊不完的话题。家长们还自发定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如:森林公园亲子游、圣诞节到孤儿院给孤儿送温暖等。QQ群的使用,为我和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我和家长、孩子成了一个更温馨的大家庭。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合作者。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极为重要,但只要我们都怀着对孩子的爱,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收到“你放心,我快乐”的双赢效果。

此论文获2011年度无锡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双赢沟通

《双赢沟通》学习心得

沟通 理解 双赢

真诚沟通 互动双赢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收获双赢.doc》
有效沟通  收获双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