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2020-03-01 23:04: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一、入题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生跟师写“圆”)

师:你来。

生:“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指名读3个,再齐读,老师对第一个发言的孩子提出要求:要读大声,字字读清楚。接下来发言的孩子均能做到这点。)

师继续写明

师:“明”是光明普照的“明”

(同样指名读3个后齐读。)

师:“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起说。

师: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毁灭两个字可不能这样读,听好。

(师范读,将毁灭2字读轻了。)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两次)

(这个开题开得好。)

师: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先把生字读准这篇课文有4个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读好后我们再来交流交流,说说读后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向学生提出读书第一层次的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二、感知课文第一段。

师:好,很好很认真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来,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圆明园很宝贵。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了圆明园很宝贵?

生:它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板书“不可估量”再要求孩子把话完整说一遍。

生:不可估量

师;你再把这句话说一遍

(当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时候,老师并不姑息,这就是课堂上的细节地方。)

生再说

师;你这句话说对了,但是这个字错了,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师很耐心为孩子纠音,并且对了后要求再读2次,同时要求学生齐读2次,同样对于重要的词语纠正后因为继续巩固。)

师追问:什么意思?

生: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

师: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还有什么理解?

生:简直无法估计。

生;计算不了了。

生:无法推算。

师:这简直无法估计,无法推算,计算不了了的是圆明园的什么?

生齐答:是圆明园的毁灭。

(老师喜欢把几个孩子的回答一并重复并语气加强,造成气势,这样既可以与学生再次对话,产生共鸣,还可以在运用语言上看出了其技术。)

师仍旧把话筒给第一个发言的孩子,顺势而导:你刚才话还没有说完呢。继续。

生: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节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技巧的,这样可以继续刚才孩子的思路,同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从学生表情看来,师继续板书:不可估量

师:是啊不仅是我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谁把这两个不可估量圈出来?那赶紧圈出来,学语文一定要敏感那。

师:圈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2个

师:大声地说,几个 生:2个

师:连续两个不可估量,这篇课文第一段话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 还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拿起书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话。

师:面对这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内心是怎么样的?

生1:我觉得这些英国的鬼子和法国的鬼子这样伤害我们非常地不好。

师:非常不好,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这两个字不足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可不是简单的不好啊,孩子。来你说。

生2:我非常怨恨他们,希望他们现在通通死去。

师:我发现你说话的时候手在抖啊,怨恨不足一表达你的感情,把怨恨该成——

生:愤怒

师:把怨字改掉,保留恨字。

生:愤恨。

师:好 ,愤恨,痛恨。

生:我发现他们是最可耻的。

师;把可耻换成——

生:是无耻的

师:是的、

生;他们根本不是人

师;是什么

生:是畜生。

师:是畜生,是禽兽,说得好。

师:带者这样的感受再来读第一段

(师范读,生齐读。老师在学生的感悟基础上层层递近,深入。)

师:因为这两个不可估量,你内心的感受可以估量吗?我们学语文不仅要关注印在纸上的文字,更要关注你的感受和心情。

师板书不可估量。

(一个不可估量,竟然有好几个层次的教学,从学生回答引出不可估量,再理解字面意思,再用这个词语说感受,最后提升到自我生命体验的层面。)

三、学习最后一段

师;这是文章的第一段,那么学习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我国的园林艺术之宝化为灰烬

师:你希望老师把哪个词语写下来?

生1:化为灰烬 师:很好,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

师板书化为灰烬。

师: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生1:我国园林艺术至宝。

师:还有什么?

生1:建筑精华?

师板书化为灰烬。

师:孩子们还有什么化为灰烬?你读

指名读

(第一个孩子朗读水平一般,老师请他读3次,并无过多指导。第2个孩子读一次还好。第三个孩子声音平淡地读。) 师:孩子,你为什么要深沉地读这一句话?

生;因为他非常气。

师:非常气啊 好好

生4读,接着老师语气高昂,问;什么化为灰烬?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还有什么被化为灰烬?(师板书。)

生:人民艺术化为灰烬。

生:我对圆明园的自豪感也化为灰烬。

生:建筑工人的心血化为灰烬。

生:我们智慧的结晶也化为灰烬。

生:圆明园的一切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化为灰烬。

师:化为灰烬的不仅仅的建筑的精华,不仅仅是艺术瑰宝,化为灰烬的是人民最高的智慧。再读这一段话。

(老师感情高昂,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学习中间的段落。

师:这是学习了最后一段知道的,现在快速看看中间的部分,看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圆明园很大。

师;很大,大这个字眼可不太适合圆明园了吧?能换个词吗?

生1:雄伟

师板书雄伟建筑

生2:我知道里面的东西都是古代人的珍贵文物。

师:所有的文物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2:珍贵文物。

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3:我还知道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师板书举世闻名

师:什么意思

生:全世界都闻名的, 师:哪个意思是全?

师:全世界都知道是谁?

师:全世界都听过的是谁

师:全世界都知道在东方有的神奇的幻想之都是谁?

生均答圆明园。

师:圆明园举世闻名的是

生:雄伟建筑

(师:圆明园举世闻名的是

生:珍贵文物

师:圆明园以„„而举世闻名

生:雄伟建筑。

师:圆明园以„„而举世闻名

生:珍贵文物。

师;我们的圆明园是——

生:举世闻名的。

师:请你找到写圆明园建筑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其余同学找一找它一共用了几个“有”。

先自由读

(指名读,其余找)

生:一共有8个有。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

(师:整整8个有,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 4个孩子都回答数也数不清个有。

师:找跟据,就在这一段话里找根据。敏感的不止找到一处两处,习惯好的,而且已经动笔把它记下了。如果我们作者妙笔生花,要写尽所有景物,所有景观,所有建筑还要用多少个有字?

生1:„„我从等字看出来的,等还没有写完,所以有好多个有

师:说的好,就一个字,看出了许多有,画出来了吗?这是依据之一。

生2;从等后面的很多看出来了。

师:从很多看出很多是天经地义。依据二

生3: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看出来,以为他并没有说有哪些 师:是啊,民族建筑有多少,西洋景观由有多少。这是依据3 生4;我从天南海北看出来

师:是啊,放眼望去,天南海北,那得有多少个有去描述它啊。

生5:我从饱览中外名胜看出来了

师:是啊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这是依据5,依据六?

生6:我觉得从饱览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要不然,我们凭什么去饱览,饱览什么呢?

生7:我从漫步看出来了

师:是啊,这是依据7 还有依据8 依据9 „„想去这个地方吗?

(从找简单的有入手上升到深层探究性阅读。)

生:想

师:进去吧

出示“漫步„„境界里。”

齐读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走进我们的圆明园吧!

齐读

指名读

师:谁愿意带领大家走进着充满幻想的圆明园。

师:孩子,你愿意离开吗?

生;不想,因为圆明园太让人迷恋了。

师:你读懂了,你知道了圆明园的是那样让人留恋往返。因为你置身与充满幻想的境界里。谁还愿意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

师:你陶醉了吗

生:陶醉了

师:因为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境界里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才会深深陶醉。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吧。

生:齐读

学生把眼睛闭上,我们再去看看圆明园。读好后放出音乐和圆明园的图画。

师:这就是我们的圆明园,就是人间的天堂——圆明园,这就是我们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让你留恋往返,让你置身在幻想境界的圆明园,(师范读)圆明园美吗?

师;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着一切的一切早已永远化为灰烬,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2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师板书“0”。

(从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后,又把感情的基调回归到对英法的愤恨。)

五、默读课文,质疑。

师:请你再读读文章,对于圆明园,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问些什么。

师:对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问这些鬼子,他们没有后悔吗,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师:他们是强盗啊,是畜生啊,怎么会后悔呢?

生2:我想知道他们那颗贪婪的心什么时候才会满足?

生3: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霸道。

生4:我想问他们在毁灭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去阻值呢?

师;问得好问得痛快 ,早就应该问这样的问题了。

师: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我们的军队都哪儿去了?

生5:为什么要让他们入侵,而且火烧3天3夜呢?

生6: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懦弱,而不组织起来反抗呢?

师:不是没有,孩子你读 了那段历史你会明白的。还有谁想问吗?

生7: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在刚着火的时候去救火,而是在毁灭的时候去救火呢?

生8: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火烧的时候去救火,而要在毁灭后后悔呢?

师:世界没有后悔药啊,我们悲哀,但是能仅仅沉浸在悲哀中吗?

生9:为什么我们要悲哀,而不是去救火,那么我们现在就不用悲哀了。

师: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这样的愿望已经被残酷的历史毁掉了。我知道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很多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份资料,能帮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发下去看看,说说你又了解了什么。你对圆明园的什么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此环节看出这个班学生的质疑能力很一般,同时倾听能力也很一般,因为有3 个孩子问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就文章精神内容提问,同时也要学会听得懂别人的问题,既然别人问了和自己差不多的问题,就不必重复。)

学生看材料。

师:看了材料,圆明园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生1:我对建造的钱印象特别深刻。

师:我知道你对某个数字产生了兴趣。

生: 9000多万。

师:这对圆明园的所有文物来说,它只是九牛一毛。

生2: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建筑规模。„„

师:足足有6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请你闭上眼,放眼看去,1个足球场,10个足球场,50个足球场,500个足球场,640个足球场,望得到边吗? 生:看不到边。

生3: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有很145处景观,有亭台,楼阁,水榭140多处。

师: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要写尽这样的景观,这样的建筑,还得有许许多多的有啊。

生4:对圆明园的历史印象最深刻,它经历了6个朝代。

师:它经历多少年那?

生:151年。

师:它整整建造了151年,15代人的心血,6朝皇帝那,全世界建造时间最长,投入最多的规模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圆明园那。

(老师将质疑和资源拓展巧妙地相结合。)

师: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座园林,却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课件展示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最终定格在大火)

师:面对这把大火,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一个词一个词写下来,不仅写到纸上,还要写在你的心坎上。

生:(自由写)老师巡视。

师:好,停下笔,让我们再来看一眼,圆明园。这被英法强盗毁灭的圆明园的焦土,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对英法鬼子说你们真的忍心放这把火吗?你们是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我鄙视你们。鄙视这种遗臭万年的行为。

师:孩子有志气!

生2:中国人民永远憎恨你们,憎恨你们那颗无耻的心。

师:要牢记这一笔血债啊。孩子,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生3:英法联军,我们会永远记得这把大火,我们会以两把大火还给你们的。

(众笑,掌声。)

师:我知道这是你内心的两把大火,这必将是化做你振兴中国,富强国家的力量啊。

生4:这把大火毁灭了我们圆明园的雄伟建筑,举世闻名,可见放这把大火的英法联军多么地残忍啊。

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痛恨上,面对这把大火,我们还应该对自己说。

生5:中国人一时的懦弱造成我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的毁灭。

师;从这把大火中,孩子你读出了一点,落后就要挨打。

生6;中国人啊,你们怎么会那么懦弱呢,一场大火都不敢救,你么应该对猪狗不如的人来点压力啊。

师: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你对当时的清政府,当时的军队不满,如果那时换做你,一个血性的男儿会挺身而出,有志气啊。

(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

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醒了中国人,烧醒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烧醒中国人要崛起,要强大的决心,在今天,在永远永远的未来,都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下课。

孩子们没有反映,师再次说:下课。掌声响起。

(在高潮中结课。)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余秋雨

曾经有一把大火——

它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它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它烧毁了中国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烧毁了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

它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梦想!

但是它——

它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它烧不毁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它烧不毁中国人民的仇恨!它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烧不毁中国人民曾经创伤!

但是它——

是否真的烧醒了中华民族曾经的愚昧落后?是否烧醒了中国人民从此后要强大的决心?是否烧醒了中国人民每一根脆弱的神经?从此清醒而顽强地活着?是否真的烧醒了懦弱无用的清政府?至少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还是饱受外来者的压迫,侵略,侮辱。

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他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具有人道主义的法国作家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就这样的一座圆明园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惨不可言。三天三夜的火烧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鲜血淋淋,伤痕累累,是毁灭,是葬送,是愤怒,是憎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恨结千团绕梦乡,难堪接断肠”。是“道不尽春夏秋冬”。如果说:悲剧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那么这个悲剧,我们付出太多太沉重的代价!忘掉历史意味着背叛!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课堂实录(定稿)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之二(王崧舟)

王崧舟教学实录圆明园

名师课堂实录王崧舟《天籁》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