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2020-03-02 17:27: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2010—2011年重庆“三进三同”活动

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性质的改变,国家、政府积极的提倡高科技人员进入到底层实践、工作,带动低下阶层人员共同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在我们的现今大学生中,大多数从小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没有体验到农村等低下阶层的疾苦。此次有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进农村、进农户、进农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正是给予大学生一个体验和锻炼的机会。虽然,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我也同样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了完成此次活动的任务,并且让自己有所获,在实践调查中反应出真实性。所以,我同样寄住在别村他乡的农民家庭。此次“三进三同”活动中我入住的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西桥镇八村六组的周林家中。

他家的一些与我老家也没有多大差别,都是泥墙青瓦的,只是稍微破旧一些。这位周老伯给我介绍,他家现一共有六口人,年轻的在外工作,只有年幼的两个在家上学和他与老伴在家务农持家。之外,他还给我介绍了这个村的基本情况:几十年前,这里是一个大的生产队,居住着大大小小几十户人家,每逢过年过节都热闹非凡,在一个大地坝看舞狮子、唱大戏等活动,但在十几年后,家家为了致富,年轻的壮年就开始远离他乡到异地赚钱。现在整个村庄也就十几户人了,有的赚到大钱就到县城安家落户,其余的就是老的少的在家看守那一亩三分地。其实,就现在来看,大多数的农田都已经抛荒。

在和周老伯了解过基本情况以后的几天里,我也走访了邻近的几家农户。从这些农民伯伯那里了解到,就现在的生活水平而言,与以前相比那是大大的改善了。大家也知道,由于农村本身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虽然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的水平,但是任然存在着一些贫困户。就比如说这个村庄里面,还存在这一些无儿女的孤寡老人,对与他们这些人,国家也给予了重视。听这里的人们讲,每月或年国家都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金钱上的补助。现在让他们最觉得实惠的是不用再给国家上缴税了,而且国家还要个一定的生活补助,农村的孩子们上学也不需要以前的高费用了。所以这些让他们感到农村的好,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句老话了,但是这些人也知道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现在他们的迫切愿望是能够将这条城乡路修好,希望能在逢场是走个好路,图个方便。在一次恰好逢场又下雨一天,我也随同他们去了集市,我那天穿的是一双白的运动鞋,但是当我们到了集市时已经看不出是一双白鞋,因为全部被泥给覆盖完了。旁边的这张照片就是我在途中照的,那是一位正回家的人,为了不弄脏衣裤,正在寻找好走的路。像这样的路在我们那里早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我走在这样的路上还真的有些不那么的习惯呢。由于临近过年,所以我在腊月二十六就回自己家中去了。听这位周老伯说在正月初一天这边会很热闹,所以我打算在那一天再来这里进行一番调查和游玩。 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一是大家出门玩耍和烧香拜佛的日子,所以在这里有两个地方特别的热闹。这两处分别是跨石岩和登高山,跨石岩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在半山腰向内凹陷的石岩,同时也因此而得名。跨石岩是这里最早菩萨的地方,以前只是两尊泥菩萨,因为近年有些信佛的人捐了钱,所以有了现在的这么多的菩萨雕像。登高山则是处于一个非常尖端的山顶上面,以前上面只有一个小的茅草棚,而现在也是那样的富丽堂皇。在这里,只要逢每年的初

一、十五那些烧香拜佛的人就不约而同的到来,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在外面做生意的、有在外面打工的、有穷人也有富人,那场面真的是很热闹。在这里无论山顶还是山脚都有卖吃的、喝的的小商贩,也有卖香、蜡、纸、鞭炮的商贩。和尚们念着经声、信众们的祈祷声、鞭炮的爆炸声是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为了能够赶上这个热闹的日子,在初一的早上我就一早赶过去了。同时在这个地方对这些烧香拜佛的人做了一些实际调查,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从远方回来赶上这一天主要就是图明年一个平安,老人们就为子女祈祷等一切新年的祝福。

通过这一次对农村的调查,让我深刻的体验到农村的艰苦。同时了解了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给了我又一次锻炼。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系植物保护

晏强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版)

“三进三同”活动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 调查报告1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doc》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