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2020-03-03 12:59: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法律的重要性

关于农村人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摘要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民权利的情况下,法律越来越受到关注,法律的运用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维护自己权利的强有力手段,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多少人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呢?当他们的正当权益遭到侵害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在哪里呢?他们是否运用法律这件武器去抵御不法侵害呢?在这次的三进三同的下乡活动中,在进行法律宣讲的同时也对农民们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问卷;结论;分析原因;建议

一、调查过程:问卷

在当地热情村民的帮助下,对召集到的五十名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一) 你是否遇到过法律纠纷?()

1、是81%

2、否19%

(二)在你所有的纠纷中,你曾经是否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1、有18%

2、没有 82%

(三)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1、能 14%

2、不一定能 86%

(四)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1、三个月 22%

2、六个月 48%

3、一年 30%

(五)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1、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2、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3、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4、不重要 0%

二、得出结论

从以上结论中可以看出,在农民心中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一旦遇到纠纷,很多人都不愿意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而只是抱着算了,自认倒霉的想法,或者是认为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很麻烦,不必自找麻烦,能自己解决尽量自己解决。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法律常识。他们弄不清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法规的区别。当今社会史一个法制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法,但是不了解法。这只能说明建设法治社会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普法依然是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同时,他们也很少关注国家出台的新的法律法规,甚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亦是如此。在这些村民们看来,

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什么违法的事情,那么法律就离自己很远,即事不关己。

三、原因分析

首先,农民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从整个国家的法律发展状况来说,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律在曲折中成长,在结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同时,吸收外国法律的精华。我国立法水平不断的提高,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愈发强大,对人民权利的捍卫愈发有力。

虽然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取的进步,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任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法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列问题。

其次,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任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相应的,上层建筑也较为落后。虽然城市化越来越快,但是农民任居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自然农民素质较低,因此,他们对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较低。

第三,由于我国法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村民们对于法律解决纠纷产生心理上的不信任。更多的人宁愿自己与对方私下解决也不愿诉诸法律。

第四,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与国家法律宣传力度及法律宣传范围有关。如今,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的法律意思更为强烈,懂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在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加之在这些地区,国家对法律作用及其重要性宣传甚少,因此没有引起村民们的关注,仿佛自己生活在法律之外。

四、法律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法律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的工具,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法律是我们正常生活的有力保障,更是我们今后生活乃至人生路上的行动指南。因此,不论是对国家的治理还是对我们个人价值观正确树立,法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法律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人治到如今的法制,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古时,基本没有所谓的法治,完全是皇权专治,因此,人们只能在皇帝的喜怒哀乐中生存。由于法律的缺失,历代王朝的毁灭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而今,以尊重人权,正义等价值取向的法律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在法律的保护下,人们能自由的行动,不受他人随意干涉,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对于犯罪行为,法律绝对制止。社会在良好的法律秩序下健康发展。

另外,法律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 ,指引作用:

1、对本人行为的指引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就具体的人和情况的指引;另一种是规范性指引,即通过一般的规则就同类的人或情况的指引。2,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和义务性两种。这两种规范分别代表了规范性指引的两种指引形式。义务

性规范代表确定的指引,即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应该这样行为或不应该这样行为;并且一般还规定,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就应承担某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授权性规范代表一种有选择的指引,即法律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而且一般还规定,如果人们这样行为,将带来某种肯定性的法律。确定性指引是指人们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指引而行为;有选择的指引是指人们对法律规范所指引的行为有选择余地,法律容许人们自行决定是否这样行为。

第二,评价作用。评价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评价作用。这里讲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指他人的行为。在评价他人行为时,总要有一定的、客观的评价准则。法是一个重要的普遍的评价准则,即根据法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此外,作为一种评价准则,与政策、道德规范等相比,法律还具有比较明确、具体的特征。

第三,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还具有某种教育作用。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固然对一般人以至受制裁人本人有教育作用,反过来,人们的合法行为以及其法律后果也同样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

第四, 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或者说,法律有可预测性的特征,即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

第五 ,强制作用。强制作用法的另一个规范作用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法的强制行为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许多人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等原因,违法犯罪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痛。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依法律己,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坚决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去做的必须去做,这样我们才会在法律的指导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可是仅仅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做到依法办事,在当今这个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它要求人民必须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去办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法律,方圆便是社会,有了规矩按规矩走便是依法办事,只有依法办事社会才会尽然有序,人们才能正常生活,国家才能兴旺。我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主。

在学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之后,我们还应该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侵害事件不断发生,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针对农民工们的不法侵害以及他们被侵害,面对这种情况,是打击报复吗?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逐渐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在法治社会里生存和发展。

五、建议

1、加大在农村地区的普法力度,可以多多开展如送法下乡等活动,让村民们在法律的宣传下受到到法律的感染,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比如市、县、乡镇三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都明确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知道联系送发法律下乡工作,确保了送法下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间断。,为“送法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再者,还可以组建市、县、乡三级普法讲师团和农村“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乡村和学校、企业,通过举行巡回法制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除此之外,组织司法干警、讲师、法律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2、提高农民们的受法律教育程度,让他们能够更加知法、懂法、守法

现代社会,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全国。文盲基本上已不存在。而法盲还是很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们自己不重视法律;另一方面是法制教育不到位,相关部门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所以,为了更好的建设法治社会,普法教育破在眉睫。我们认为在各阶段的教育中,突

出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大法制宣传,增加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的时间等措施是可以采取的。

3,组建专门的普法机构。

这样可以让普法工作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也可以让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版)

“三进三同”活动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 调查报告1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doc》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