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5.20

2020-03-01 16:37: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转方式要“上下对称”

本报评论员

2013年05月17日05:4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今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的开局之年,经济形势具有标志性,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极为关注。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对以后的经济发展,又该怎么办?

一季度经济指标出来后,对7.7%的增长有很多议论,但随后的相关数据打消了人们的疑虑。7.7%的增长,看似有所回落,却包含了令人欣喜的内容,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增幅加大。一句话,中国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迈出可贵一步,实现了经济发展良好开局。

这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内容。增长速度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很难说经济工作做得好,但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否则速度也难以为继。按照中央要求,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既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问题,更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表达了科学发展的坚定决心。从治理产能过剩到严控“两高”行业,当前很多重点工作,也都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工作中,还是时有中央地方“上下不对称”现象。

比如,一些地方说到增长速度回落就觉得“有问题”,对“提速度”的兴趣远大于“调结构”,甚至把国家确定的调控目标作为地区经济增长底线。实际上,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开发强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增长速度也应该有所不同。竞相攀比、层层加码,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会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雄心大、干劲足,可以理解,也应该支持。但更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追求过快增长速度,不仅违背经济规律,也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第一要求”。如果经济增速回落是落实中央精神、主动调结构的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值得赞扬。

“稳中有进”是我国经济发展主基调,但形势仍然严峻,依然“稳中有忧”。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上下同心,保证政策执行不走样。地方工作和中央要求对表,区域发展和总体规划衔接,有了这样的“上下对称”,才能统筹当前与长远,协调局部和全局,形成全国一盘棋。

经济发展如何做到上下对称?既要做好舆论引导,更要落实到考核指标上,工作业绩考核不能再以生产总值挂帅。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发展了,不仅要看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要看造

成了多大污染排放、产生多大破坏效果、过剩产能带来多大浪费。在考核与追责制度上,需要动真格、出实招。

经济转型是一场攻坚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中国航船才能穿越险滩激流,不惧风急浪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本报评论员

2013年05月20日04:5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随着开局之年各项工作的推进,各级干部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中央领导如此强调过紧日子?

中国的发展一直保持良好势头,这是基本面。然而,对中国经济形势,我们也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过去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时代,已经去而不返。这是经济规律使然。最近几年,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下行,加上外部的需求萎缩,财政面临较大压力,虽然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未来会有好转,但财政偏紧的状况将成常态。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还要认识到,经济再发展,也不能大手大脚奢侈享受。一些发达国家殷鉴不远,寅吃卯粮的教训尤其深刻。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逐步接近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控制好这一比例,已势在必行。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很能说明问题。钱袋子小了,更要精打细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能细水长流、遇事不愁。何况在有限的财政中,我们还有那么多民生工程要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依然把过紧日子视作临时现象,习惯用老思维渡难关,对如何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思之不多,对怎样维持大把花钱的“好日子”却想方设法。有的违规办事,强派税收指标征收“过头税”;有的继续摊派,靠不合理行政性罚款填补收入。这些行为,是对经济形势的一种误判,损害了群众利益,更背离了中央要求。过紧日子的首要之举,就是压缩政府开支,走节俭型政府之路。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节支毫不动摇”,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说白了,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否则,谈何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宗旨信念,遑论顺应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

应当说,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已有初步成果,群众拍手叫好。但还有一些地方动作慢、力度小,有些方面还太宽松、太舒服。对此,既要长抓不懈,严查重究;更要明白,“戒奢”只是底线要求,我们做的远未达到勤俭程度。

比如,编制缩减了,吃空饷的没了,但编制内的人是否还在“奢”?舌尖腐败的不敢了,公款浪费的少多了,但办公室是否可以简朴些、公务消费的尺度能否再严些?行政开销控制了,减下来的钱用在哪、怎么管?控制再紧一点、制度再细一点,才能把节省下来的钱花在该花的地方,花在群众呼声强烈的方面,比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屡创新高的过去,各级领导干部可能还不太适应现在的紧日子。但困难再大也要做。牢牢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要求,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政府的“紧日子”,才能为百姓赢得更多“好日子”。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一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5月20日05: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从未如此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

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

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优秀)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

学习雷锋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美丽乡村

人民日报评论员(四月、五月)

人民日报评论员集锦.11.22.03.20

《人民日报评论员5.20.doc》
人民日报评论员5.2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