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提问研究综述

2020-03-02 10:44: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提问研究综述

中文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二语习得教学同其它所有的课堂教学一样,都是一个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多开口说话,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和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本文试对以往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提问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借鉴已有的理论,发现研究的不足,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线索,以便顺利开展论文的写作。

关键字: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堂提问

教师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而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习惯,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问答是对外汉语课堂师生间最有效的互动交流活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大约一半的时间都用于师生问答交流,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显得格外重要,而对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心理学家瑞格(wragg)。瑞格从提问的概念、提问的原因、提问的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较为全面的研究。瑞格认为,教师观念中的提问,仅仅是从话语中是否包含问题这一角度来考虑的,而不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反应这一角度来考虑的。其它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提问的功能及作用、提问的分类、提问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Jackie &Beth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教师课堂提问,他认为好的问题和提问是高质量教学的核心。他们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通过学生成绩的提高来衡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强调教师提问技巧的获得,如重视候答,鼓励提出高水平的问题等。

中国的提问研究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孔子的“启发式”尽管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存在着差异,但不可否认,“启发式”与“提问”、“问对”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提问的定义,大多大同小异,如荣静娴(2005)认为“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

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郑庆升(2000)认为,“提问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关于“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和认识,教育教学论着大都从两个层面上来研究:第一是把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984)中把“提问”作为“谈话法”,尽管作者并没有直接说“谈话法”即是“提问”,但在他们论述运用谈话法时应遵循的要求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来.在王鸿江主编的《现代教育学》(1996)中就比较明显地将“谈话法”看成“提问”,他们认为,“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师生间的谈话,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卜第二是将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技巧来进行研究。如张武升在《教学艺术论》(1993)中开出专节“问答的艺术”来讨论提问的艺术性问题。

最早对问题提出分类的是Branes(1969)他将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之后Chandorn(1988)将问题分为聚合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Long&Sato(1983)将问题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目前研究界比较普遍接受的是Long&Sato的分类。在这三种分类当中,前一项的问题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唯一或者固定,主要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主要的目的是进行语言练习。而后一项的问题都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做出创造性的回答。这种提问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

有关怎样提问的问题,是提问策略的研究课题。美国学者克拉克等人认为,课堂提问要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良好的问题,二是良好提问的先决条件,三是良好的提问技术;威伦等人提出的提问策略主要包括问题措辞明确策略、问题要适合全班策略、问题链继性策略、平衡各种认知水平策略、学生积极参与策略、探究学生反应策略、待时策略、学生提问策略、教师陈述策略、脚本分析策略等十项策略。从总体来看,国外对于提问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类型、提问后教师的等待时间、提问的分配、反馈等方面。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提问研究目前远远落后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提问研究,英语教学的课堂提问研究已对提问目的,提问类型,提问顺序以及提问的策略和模式研究相当深入。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研究相对零散,对于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仅是从某几个特定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这些论文主要有马欣华(1988)的《课堂提问)),该文用两页的篇幅扼要介绍了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的种类和作用,将教师的提问分为固定性和开放两种;刘晓雨(2000)的《“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生的心理,探讨了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的运用,提出提问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反应、提问要能加强学生参与课程的程

度以及提问要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三点提问技巧;傅索雅(2002)的《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论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得出课堂提问的技巧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的结论;还有黄晓颖(2004)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提问艺术》,作者从对外汉语教学提问的意义、基本原则、艺术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关的硕士毕业论文有:许苇(2007暨南大学)的《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该论文以暨南大学汉文化学院留学生的基础课和会话课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录音,观摩和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着重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和相关建议有教师要适当增加参考性问题比例,重视积极反馈,增加重复表扬。

张琨(2008北京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研究》,本文通过课堂观摩、录音转写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描述了初级听力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的使用现状,并结合可懂性输入原则和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关于听力课课堂提问的一些相关建议。 曾玉(2006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了解和描述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特点,语料是根据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录像转写收集的,以初级初级阶段优秀的综合课和口语课的示范课为对象,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教师要多提参考性问题,增加等待时间,变换提问顺序,开展小组活动,肯定积极反馈,综合采用多种提问策略。

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的研究尚不深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上述几篇论文仅是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做出了研究,要么是优秀的示范课(曾玉2006),不具备普遍性,因为并非所有的课都是优秀的示范课,要么是专门的听力课(张琨2008),听力课具有自身课堂提问明显多于别的课程的特性,并不适合别的课堂特点。而许苇(2007暨南大学)的《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提问研究》,也仅是选取了初级基础课和会话课做了比较笼统的研究,只是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因此我拟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综合课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教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海洋大学留学生中心初级水平的学生课堂进行调查研究。因为综合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初级阶段,留学生的综合课是最多的,它是留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的主干课程。所以综合课课堂的教学研究非常重要,而如何在综合科的课程教学中贯彻有效地课堂提问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打算采取课堂录音,课堂观摩,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的形式,对课堂提问的具体情况作一具体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期发现在初级阶段的综合课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学

生对提问的反馈和评价情况,对有效积极的策略进行总结,对无效的教学策略适当进行分析并试着提出改进的方法。并且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及教学新手对待课堂提问的不同,做一些比较,希望对对外教学课堂的新教师能够提供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以提高外汉语教学水平。

参考资料:

1.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1期·

2.马欣华.课堂提问[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第1期

3.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的提问艺术!J].中国科学教育,2004年第12期

4.傅索雅。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浅谈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谚语教学

课改课堂提问研究论文

教师提问 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案要求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

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图示教学法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提问研究综述.doc》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提问研究综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