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

2020-03-04 01:30: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在我系广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我系学生健康成长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关系到我系向党和国家及石油战线输送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系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培养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对象及其推荐选拔

(一)培养对象

在系的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个培养层次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每年培养人数为50人。。

(二)推荐条件

1.自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

2.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组织能力突出,担任系团总支、学生会、研究生会、本系学生社团干部,工作中勇于开拓、无私奉献、成绩突出。

3.追求政治进步,已加入党组织或积极要求入党,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员)、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代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综合素质高,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积极组织、参见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的文体活动,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其他学科、技能、文体特长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培养潜质。

(三)推荐原则及办法

大学生骨干培养要坚持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主导作用,由各团支部、系学生会考察推荐,系团总支审批确定。

三、培养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训,同时发挥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优势,引导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二)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培养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对大学生骨干的组织培养,同时积极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三)集中学习研讨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

建设好大学生骨干集中学习研讨平台,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同时积极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通过导师制的实施,体现个性化培养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四)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观感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循序渐进规律,从选拔、使用、培养、举荐等各个环节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全过程培养。

四、培养内容

(一)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我系大学生骨干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

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骨干牢固树立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和和责任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突出延安精神教育,帮助大学生骨干领会延安精神的实质和时代内涵,引导他们做延安精神的传人,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学习实践西大精神,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教育引导大学生骨干心系祖国,面向世界,扎根基层,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切实加强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决策、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干预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把培养大学生骨干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点,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善于实践,勇于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发挥我系所具有的硬件和软件优势,尤其是我系强大的师资力量,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骨干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

五、培养方式

(一)举办专题讲座及学习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讲座、报告、影视片等使大学生骨干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领会延安精神、西大精神的本质及其时代内涵,弄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了解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和理念。通过提供参考书目,组建学习团队,举办学习交流会、研讨会、学生干部论坛等,为大学生骨干搭建交流平台,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本系情况,要求每个学员能够熟知校史校情、系史系情以及国家大事。

(二)组织考察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以帮助大学生骨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学习体验延安精神、西大精神为重点,以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考查内容,组织大学生骨干考察调研。通过提供参考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等,帮助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一项调查研究课题,也就可以结合本系实际情况作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学习交流活动。

(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建立一批大学生骨干培养基地,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基层挂职锻炼,引导大学生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增加基层阅历,了解社情民意,树立群众观点,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骨干在课余时间和暑期组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四)组织参加拓展训练。充分利用学校既有资源,与位于南校区的拓展训练基地合作,设计开发针对学员特点的拓展训练课程以及模拟场景,分批次组织学员参与体验学习,让大学生骨干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调试方法。

(五)构建网络平台。紧扣学员生活学习网络化的特点,建立地质学系大学生骨干培养专题网页,建立地质学系大学生骨干QQ群,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实现学员学习交流讨论网络化、日常化。

六、培养对象的管理与考核

(一)建立档案。系学生会负责为参加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的学员逐人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记录,以便综合评价,提供有效服务。

(二)综合考核。系团总支将设定量化指标,有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通过理论考试、调研报告、挂职和志愿服务鉴定、综合素质评议等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对学员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的坚定。考核优秀学员,在有关活动中将优先考虑。

七、保障机制

(一)有效激励,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大学生参加骨干培养纳入学分制管理,在学分上给学生骨干以肯定;通过优化“推优”机制,更加有力地推动学生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尽快加入党组织;在保送研究生、向油田推荐学生就业时,给予优秀学生骨干更多支持。

(二)积极举荐,与大庆油田等单位协商,积极争取,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纳入与其订单式培养计划中。

(三)广泛宣传,加大对优秀大学生骨干的宣传力度,在全系树立优秀大学生骨干标兵,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的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地质学系团委

大学生骨干培养心得

大学生骨干培养主持词

大学生骨干培养实施细则

“骨干” 教师培养计划

大学学生干部骨干培养计划

大学生培养计划

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培训班管理制度

学校骨干宣讲人培养计划

骨干培养心得

九职之星大学生骨干培养心得

《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doc》
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