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交流指导课(精)

2020-03-03 22:53: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新课导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做为欣赏者,我们仿佛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师:开学初,老师布置了作业,品读《三国演义》,大家读完了吗?(生:读完了好,哪一位同学说说,这么厚的书你是怎么读的? 生:在拿到这部名著之后,我首先查阅了作者的有关情况(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还有就是了解写作背景,因为老师您曾经说过: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

生:因为这是一部小说,通过小说定义我知道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我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再加上我在电视当中也看过这部电视剧所以先理清了故事情节,首先对这部书有了一个总体印象。(说的挺好,因为时间有限先有一个总体印象,等以后有时间在细细品读,也是一个好办法。

生:一提到三国我就想到诸葛亮,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我特别佩服他,所以我这次把有关诸葛亮的故事都细读了一遍,积累了不少知识。(啊,喜欢谁读谁,满足好奇心,也是一个好办法。

生:我在读这部名著的时候,我摘抄了好多语句和段落,比如说:描写人物的经典语段,以后用在写作中。(真是一个有心人,想到学以致用,好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采用了不同的读书方法,都非常好,咱们可以把同学们的方法积累起来课下继续交流,取长补短,为今后的读书、学习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师:读完书就一定要有收获,下面就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的记忆力:小试牛刀(出示幻灯片

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⑵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生: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师:《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顾茅庐白帝托孤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献刀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空城计刮骨疗伤 曹操梦中杀人七擒七纵孟获张飞板桥吓退曹操

师:在大家说的这些故事中,其中有一个故事是两位英雄在谈论天下的英雄,谁知道这个故事? 生:《青梅煮酒论英雄》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听一听这个故事,听一听什么样的人才能堪称真正的英雄?

播放听频《青梅煮酒论英雄》

师:听完故事我们不禁深叹曹操识人之高以及对于当时政局的远见卓识,那么大家回想一下曹操提出了怎样的英雄观? 生:曹操这样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师:既然曹操给出了评价英雄的标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就从曹操开始。谁来介绍一下曹操。

生: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幻灯片带人物图片的

师:这位敢称自己是英雄的曹操,你认为他有哪些英雄的表现呢?一品曹操——杰出的政治家(幻灯片

生:首先他是一位杰出政治家。曹操实行屯田,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生:曹操奖励农耕,曹操注重召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生: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生:曹操使汉献帝移驾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生:曹操求贤若渴,知人善任,注意招揽人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比如许攸投靠时,他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出去迎接。对关羽的拉拢更是用尽心机。

生: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

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生:曹操统一北方,为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他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师:曹操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在政治上又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大家说他是不是一位英雄? 生:是。

师:曹操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打仗时更是有勇有谋。曹操在军事上有哪些英雄的表现呢?二品曹操——卓越的军事家(幻灯片

生: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知彼。小说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24]第二天,吕布不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他料事如神。

生:第三十回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胜利。

生:曹操治军有道,能做到身先士卒。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

[26]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27]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生:第十七回,曹操行军途中,见一路麦已熟,曹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曹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受惊而踏了麦田,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28]于是,曹操便要拔剑自刎,经众人力劝方才罢休,割下一绺头发“割发带首”作为处罚,于是三军悚然,没有人不遵守军令的。

师:以此看来曹操“腹有良谋”,又治军有道,是一位英雄。 师:从课本中,我们知道哪些有关曹操的信息? 生:七年级课本里有他的两首诗《观沧海》和《龟虽寿》。 师:我们把这两首诗齐背一遍。 生:齐背这两首诗。

师:《龟虽寿》体现了作者的老当益壮和雄心壮志,《观沧海》体现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曹操确实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一生酷爱文学,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大家还知道他的那些诗歌? 生: 师:他的诗慷慨悲壮,抒发自己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下面我们就欣赏他的《短歌行》(播放视频《短歌行》

师: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自己宽广的胸怀

师: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是一位奇人,政绩卓著,才华横溢,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位大英雄。

师:其他同学对曹操还有其他的印象和看法吗? 生:我认为他还是一位大奸臣? 师:说说理由? 生:畅所欲言

师:小说中为什么把他塑造成奸雄形象? 生:这主要是缘于作者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 师: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幻灯片展示文学笔法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读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

师: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

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说曹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师:传奇人物演绎着传奇故事,传奇故事又塑造了传奇人物。因此这部书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果我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我想同学们笔下的人物也会鲜活起来,形象起来,给判卷老师一个深刻的印象。今天的作业:写一写我们身边的老师同学,注意要用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50-60字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仍然再继续,其实我们平时的读书看报都是在学语文,生活有多精彩,语文就有多精彩!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2

阅读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指导课《我读三国演义》教案(推荐)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交流课专题

阅读指导课

阅读指导课

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指导课(精).doc》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指导课(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