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去向的分析与选择

2020-03-02 17:19: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毕业生去向的分析与选择

[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毕业去向,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规划以后的职业生涯。 [教学内容] 1.毕业去向的主要形式(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就业、国家和地方支持就业项目、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

2.影响毕业去向选择的因素; 3.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4.毕业去向选择评估。

一、毕业生去向的主要形式:

1、继续深造 ① 专接本

专接本考试只能是大专应届毕业生可以考且只能有一次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上的是两年制大专,则大二考。若是三年制的大专,则是大三考。若考试通过,则大专毕业后的直接进入本科学习,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正式本科基本相同)。 专接本考生只能报考本省的本科院校,可以跨专业考,但要与报考院校联系看是否接收跨专业学生。

② 专升本

专升本是指专科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考试(专升本),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成人本科学历(有学位)。

③ 远程教育或自学考试

2、就业

(一)签约就业 一般指正规的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获得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就业。它包括:

① 协议就业 ② 合同就业

③ 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

④ 项目就业 主要指毕业生参加国家项目、地方项目就业。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工程。

(二)灵活就业

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与传统就业模式相比,具有灵活性强、自由度大、适应范围广、劳动关系比较松散的特点。

① 在劳动标准方面(包括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邓)、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等均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者,以及为大中型企业雇用,但在劳动条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以及就业稳定性方面有别于正式职工的各类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例如:小时工、季节工、承包工、派遣工作等。

② 独立于单位之外的就业形式,包括: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3、国家和地方支持就业项目

(一)大学生村官

2008-2012,全国将选聘大学生“村官”10万人。 石家庄 320 承 德 187 张家口 800 秦皇岛 187 唐 山 263 廊 坊 232 保 定 337 沧 州 320 衡 水 257 邢 台 238 邯 郸 292 合 计 3433

(二)“三支一扶”

2006年,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作出部署。“三支一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4、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知识和能力上与一般人相比有更好的基础。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

5、参军入伍

6、出国留学、工作

7、考取公务员

二、影响毕业去向选择的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宽裕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问题。

(2)兴趣爱好

兴趣是影响人择业最主观的因素,也是判别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关键因素,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

(3)个人能力与经验

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和非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特指影响你做好一份职业、影响你在职业上发展的能力,而非指个人的所有能力。,就是说如果你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具备那样的最起码的职业能力。

人是经验的动物,所以大学生作过那些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选择职业。因为做过、体验过,一方面他会通过实际体验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能胜任,一方面他会产生路径依赖,他会因为熟悉而选择。

(4)亲友意见或他人的支持 (5)实现概率与机会成本

三、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1)原则

a、正视现实、客观评价、准确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努力为自己创造适应社会需求的条件。 b、兼顾大环境原则 c、主动出击、勇于竞争

主动把握机会,多方面收集信息,大胆的推销自己,而不能消极地等待。

d、重在能力锻炼、不求专业对口 (2)毕业出路选择方法

a、你最想最什么 ?知己知、准确定位; b、你现在能做什么 ?认清形势、了解政策;

c、你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抢注机遇、果断抉择;及时反馈、适时调整。

四、毕业去向选择评估 (1)分析毕业出路 a、了解出路选择后的结果

b、量化你的出路选择 (时间 标准、手段) c、体验你喜欢的出路 (2)明确差距 a、出路差距分析 b、出路补充策略

毕业档案去向

关于大学生选择毕业去向的社会实践报告

职业规划毕业去向作业

毕业后档案去向

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去向

分析与选择

本科专业去向总体分析

毕业后户口得去向

微电子专业毕业去向介绍

本科生毕业去向调查问卷

《毕业去向的分析与选择.doc》
毕业去向的分析与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