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

2020-03-03 21:42: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十种方法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通常有下列数种: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四、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五、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六、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七、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八、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读书,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栖息地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家长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家长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家长们应该如何指导孩子读书呢?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家长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家长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亲子共读,以身作则

家长们现在提倡一种“大阅读”,也就广义上的阅读。英国的“大脑先生”托尼·巴赞认为,阅读是一个多级的过程,它包括下列步骤:识别字词、吸收、内部结合、外部结合、交流等内容。显然,这就是广义上的阅读——一种“大阅读”:因为目标明确,活泼愉快,技巧灵活,让孩子的整个身心投入其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交流,进而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亲子共读,让我们达到了充分沟通。常常,孩子会拿出一本读过很多遍的书让我给他读。特别是我以前给他订的杂志,他仅仅看看封底就能说出里面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明明自己都给我讲过几遍的故事,还是缠着我再讲一遍。而且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亲子共读,让我们得到了有效的沟通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其实读过的书也照样能够有新的发现。

亲子共读,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思考。读书的时候,最好是自己先看一遍,对重要的故事情节打点小埋伏,引导孩子去思考其结果。孩子会左思右想,可能会给出几个答案,每个答案都不一定正确,但是却启发了孩子的思维,比单纯的读出故事的结果更有意义。

——浅谈家庭读书教育方法指导 亲子共读,让孩子习惯普通话。无论我们生活中用方言还是普通话与孩子沟通,但是读书一定要使用普通话。我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而且读书时要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一点,不仅增加故事的美感,也对孩子将来的汉语拼音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手段。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习惯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坚持阅读,把阅读当成一项日常工作来做(可惜我们还没有养成习惯),就会慢慢习惯的。

(二)掌握方法,让孩子快乐读书

好的读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让孩子们身心徜徉在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现代社会中,提倡民主和谐,我们家长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这才是教育本源。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比方说,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就是“找春天”作文小训练,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多一份亲密,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刚刚上学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它们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它们。“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三年级是孩子分化的年级,课程难度加大,孩子的试卷上不再是皆大欢喜的百分。而儿童阅读学的研究也表明,孩子如果在三年级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他在以后的学校中很难再有阅读习惯。所以,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要加油呀!关掉电视、强迫他坐在书桌前,不一定有效。最有效的恐怕还是用有“杀伤力”的儿童读物去吸引他们。本年级我们除了童话、小说,还推荐了诗歌———它是最美的文学语言;还推荐了科普作品“神奇的校车”,看看老外是如何把故事、知识、搞笑冶为一炉的;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写作文了,这真是让老师伤神、孩子头疼的事,读一读《亲爱的汉修先生》,相信你和孩子都能悟到一些为文之道。“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9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经典名著的合称。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描述罗兰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罗兰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这是那种阅读后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的书,虽然它朴实无华。

家长们要将小学阅读教育开展的更生动,更能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使的阅读教学更能促使学生增加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就让家长们共同努力发掘,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为语文阅读教学添砖加瓦吧!亲子共度,快乐阅读,精彩不断,我们用读书为孩子打造一个金色童年,我们用读书,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灵栖息的港湾。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菜单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计划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划

《家庭教育指导.doc》
家庭教育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