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 说课稿

2020-03-04 00:35: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沁园春 雪》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文化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10级2班的游艺玲,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 雪》。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沁园春 雪》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还有《雨说》、《心心变奏曲》、《外国诗两首》。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③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这是符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所以定为教学难点 。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准备运用以下几种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借此落实教学目的。

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设计并尝试了\"连环顶针\"提问教学法,四组提问\"切入\"\"顺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气呵成,分别解决词的上阕、下阕、教学重点和难点,且四组提问所辖18个小问题,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

练习法: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

(2)学法: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这节课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为此,安排大量的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五人讨论小组讨论活动,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可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说教学设计:

第一步:导入新课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其实,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

第二步:简介背景

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主旨。

第三步: 初读全词

在解题之后,指名学生轮读上下阙,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针对学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齐读形式品味词的语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听读全词

要求学生闭眼听读,联想优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第五步:导读全词

先让学生以五人讨论小组为单位,讨论设列出的问题:

一、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二、下阕是怎样评论古代帝王的?

三、请找出主旨旬,你怎样理解运用这句话? -

四、有人说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没有什么联系,你看呢?

在学生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后,教师将早先设计好的四个大问题之下的18个形成顶针特色的\"连环问\"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这18个小问题是:

1.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北国雪景图 板书\"景\") 2.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千米高的塬上)

3. 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长城、大河、山脉、高原)

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 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 6.上述感受全是看到的吗? (不全是) 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 (联想、想象)

7.除此以外,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 8.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 (江山如此多娇)

9.显然这是一个承上句,总括上阕,有没有启下句总起下阕?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这说明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11.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雄才大略,战功赫赫… )

12.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 (惜)

13.(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14.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

15.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16.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7.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

18.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这18个小题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起过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跃气氛作用,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通过连环追问导读方式,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了,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

第六步:作业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这是用教学中以读促写,把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点作法。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本重要信息的直观图。它能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文本的结构和内涵。板书设计如下:

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

抒发诗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下片:点评历史英雄

本词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情。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 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 的说课稿

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 说课稿.doc》
沁园春 雪 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