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基地

2020-03-02 12:38: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本报讯 3月31日,由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主办的“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我院纬五路校区召开。这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首次举办的集政府管理机构、专家学者、传承人、出版传媒于一堂的学术研讨会。我院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张燕萍主持会议。

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甘源,著名文学评论家孙广举,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高天星、刘景亮、尚春升,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卫绍生,郑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高代英、副所长张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洪伟,我院中文系主任韩丽霞、副主任魏崇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钧瓷大师任星航以及来自北京和省内其他高校、文化机构的专家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甘源指出,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出现的变异与原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等矛盾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复杂,钧瓷保护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从理论上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需要。她希望,专家的研究能够为非遗保护提供学术支撑。

任星航分析了钧瓷发展史上出现的柴烧、炭烧、煤烧、气烧等不同烧制方法的优劣。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柴烧奠定了钧瓷温润如玉、造型端庄、古朴大方的艺术风格;与柴烧相比,煤烧出的钧瓷风格偏刚;工业化的气烧烧制出的钧瓷则偏浮、偏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断烧千年的柴烧技艺已被复原,并基本解决了其环境污染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钧瓷艺术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获得的“窑变的梦幻”,是创作者在不知其然而然的状态中展示出的“人的智慧”,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在火的艺术中成就的“土的灵魂”。应当把传统的钧瓷土窑、手拉坯、柴烧、自然窑变作为烧制技艺核心来传承与保护。技艺的传承依靠传承人才能实现,丢掉了传承人就丢掉了技艺,要把对传承人的认识和保护提到首要的位置。在保护中,要尊重传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创新,使传承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意之源,发挥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文化大省,许多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而失根、文而失魂、厚而失重、全而失续,钧瓷传承人和文化出版机构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记录、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两项研究成果

获奖

本报讯日前,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我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选送的两项成果获奖。

2011年9月,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严格按照河南省文化厅的要求,积极统计并上报近年来基地非遗研究成果11项,其中课题6项,论文5篇。经专家评选委员会的严格筛选,研究基地主任闵虹教授的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豫西窑院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获优秀成果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魏崇周副教授的论文《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获二等奖。

非遗保护

非遗十年

非遗纪录片

项目名称非遗

非遗工作汇报

非遗通稿

非遗保护

我校举行“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挂牌

非遗展演主持词

非遗半年工作总结

《非遗基地.doc》
非遗基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