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

2020-03-03 10:25: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农业内部结构的现状分析

(1)兵团农业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通过考查兵团农业内部不同年份、不同部门总产值的比重,可以看出经过多 年的调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种植业总产值逐年增 加,年均增长率为13.16%,比重变化趋势除了1995-1999年间有所波动外,其 他年份均为平缓下降,由1990年的83.58%降至2009年的77.50%,下降了6.08 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和2006年由于畜牧业的加速发展,种植业所占比重最低, 下降到77%左右。虽然种植业比重近年来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与2009年全国(50.71)和新疆C 69.25%)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说明兵团农业仍是以种植 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种植业结构有待大幅度的调整。畜牧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年 均增加率为14.74%,畜牧业比重总体上表现为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由1990年 的12.13%增加到2009年的14.30%,与2009年全国(32.25%)和新疆C 24.54% 相比分别低17.95个百分点和10.24个百分点,说明兵团畜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 分发挥,发展空间较大。林业和渔业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多年来总产值比重虽然 持续增长,但仍在3%以下徘徊,与同期新疆水平相近,但却远远低于同期全国 水平。按兵团林业资源存量来说,兵团林业资源优势远没有充分发挥,随着兵团 新一轮调整战略的实施,兵团发展特色林果业大有可为。

可见,兵团农业经济总体水平与层次还是比较低的,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比 重偏大,依旧是兵团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其次是牧业,长期以来两者总产值 比重之和占到了90%左右。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始终较小,两者总产值比重之和只 占到3%左右,这正是兵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之一,这与兵团自然条件是分 不开的,兵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渔业的发展。林牧业所占比重较低, 导致兵团种植业加工转化率较低,严重影响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致使农业资源 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阻碍了兵团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2)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来衡量各种农作物在种植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 下表所示,1990年以来,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动比较明显,尤其是粮食作物和棉 花的种植比重变化较大。在分析兵团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结合实际种 植的作物,把兵团农作物归为三类作物,粮食作物:谷物、豆类;经济作物: 棉花、油料、甜菜、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其他作物:打瓜籽、首楷等

其他作物。兵团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780.8千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1107.7

千公顷,兵团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也由1990年的47.11: 38.43:14.46发展到2009年的27.72: 60.80:11.4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调 减(近两年内调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长较快,尤其是棉花和蔬菜。

粮食作物面积由减到增,这与兵团种植业的两次改革是分不开的,第一次改 革兵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以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这一时期, 以棉花为主导的经济作物异军突起,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棉花播种面积大幅 度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减,播种面积最低下降到159.68千公顷;第二次改革 (2008年),兵团党委提出“增粮减棉”的方针,减少低效棉的播种面积,逐步恢 复粮食播种面积。坚持增加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 优质品种覆盖率,为粮食加工及其他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进而提高粮食生产效 益。经济作物中棉花播种面积持续增长,在近两年出现下降趋势,但仍占农作物 面积的较大份额。“白色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兵团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 的意义,棉花成为兵团种植业中的第一大经济作物,棉花播种面积急剧上升,同 期粮食作物面积所占比重急速下降。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播种面积逐年递增,其 中番茄的播种面积占绝大部分,兵团加工番茄产业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番茄制 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中基实业、新疆天业等上市公司为龙头的番茄加工企业, 在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番 茄制品及相关产品会为兵团种植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他作物中打瓜籽和首 蓓所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首蓓作为兵团畜牧业的主要饲 料,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不能满足逐年剧增的牲畜数量,应增加其播种面 积,建立饲草料基地,为畜牧业提供好的发展基础。可以说,兵团种植业内部结 构经过不断的调整,实现了从仅以粮食为主的“一元结构”向同时发展粮食和棉 花种植的“二元结构”的转变,逐渐向多元化结构的转化。

J.兵团各师农林牧渔业发展现状

兵团各师农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各师的农林牧渔业发展 情况。其中剔除几乎没有农业发展的建工师。2009年兵团各师农林牧渔总产值及 各业总产值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师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农业各部门总产值发展水平差异较 大,农一师、农八师、农六师农林牧渔总产值居前三位,一师农林牧渔总产值最 多,达到81.80亿元,十四师最少为3.7亿元;农一师、农八师、农六师种植业总 产值位列前三,农一师最多,约为70.33亿元,十四师最少,约为2.97亿元;林业 总产值农一师最多,约为0.90亿元,其次为农八师和农六师,最少的十二师仅为 0.07亿元;牧业总产值农八师最多,约为10.75亿元,六师居第二,达到10.14亿 元,依然是十四师最少,约为0.56亿元;渔业总产值各师都比较少,其中一师渔 业总产值最多,达到0.39亿元。总体看来,农一师、农八师、农六师农业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十二师、十三师、十四师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一师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是兵团水稻、棉花主产区和全国长绒棉基地, 棉花产业更是农一师种植业的支柱产业,该师以“棉果二元经济”为主的农业发 展思路,在发展棉纺、织布、精炼油、棉蛋白、棉浆粕和粘胶丝等产业的同时, 新建了一批以红枣、大米、辣椒、啤酒花等农副产品为基础的加工企业,促进团 场经济发展。农二师光热资源与水体资源丰富,是驰名中外的香梨、鹿茸、长绒 棉、石棉生产基地,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番茄、辣椒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 项目,壮大果蔬饮料、杏产品、番茄产品、制糖及其深加工企业,提高种植业、林果业的经济效益。农三师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水果、小麦、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农四师分布在伊犁河、霍尔果斯河流域,以粮食、油 料作物和畜牧业为主,是新疆著名的粮食和畜牧业基地;农五师主要农作物有棉 花、小麦、玉米、甜菜、油葵、黑瓜籽、构祀等,是兵团粮、油、糖、棉生产基 地。农六师地处乌鲁木齐北郊,具有一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是兵团粮食、棉花、瓜果、红花、啤酒花生产基地。其东线、中线大部分团场,依托农垦乳业、德龙 畜牧等乳业集团,引进资金及设备,推进了畜牧产业化发展步伐。农七师依据其 耕地面积及草原面积大的优势较快的发展了棉花、粮油饲、特色作物及畜牧业、果蔬园艺业。农八师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农产品收购订单接二连三,职工种植 农作物品种多元化,除了棉花还有番茄、辣椒等作物,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农八 师石河子市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速度加快,形成了优质稳定的奶源、肉羊、肉 牛生产基地,江苏南京雨润肉食品加工厂、香巴拉肉食品加工厂、明旺乳品加工 厂等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石河子,促进了畜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迈进。

农九师盛产小麦、油菜、甜菜、啤酒花、红花、黑加仑、野生巴旦木、名贵中草 药,逐步建成细毛羊、育肥羊、商品牛、鹿、猪、草场改良和畜牧兽医防疫等基 地;农十师水体资源丰富,是兵团重要的粮、油、鱼、肉生产基地。农十三师山 南温暖干燥,无霜期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种植瓜果、棉花、蔬菜等得 天独厚的条件,哈密瓜、葡萄、大红枣以甘甜质美而闻名于世。山北巴里坤草原 和伊吾河谷,气候凉爽、湿润,是兵团粮食和畜牧业基地。

由于各师土地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差异较大, 因此各师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各师应该根据 自身的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不同的农业产业布局。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考后分析方法

审计分析方法

财务预算分析方法

波幅分析方法

股票分析方法

自我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

股票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doc》
分析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