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教案

2020-03-02 14:21: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7.3

自 我 保 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自我;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遇到危险和不良侵害时,不同意识行为和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明白自我保护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分析思考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学海导航”。从理性的层面进一步体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充分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克服依赖和过于独立的心态,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教材分析】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主要能力。通过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增强生存能力很有必要。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初中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殴打、拐骗等。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一些活动,体会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对不法侵害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遇到侵害时,有的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冲动行事,不计后果,给自己的健康成长造成障碍,甚至会出现生命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重点难点】

(1)学会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和能力是本课的重点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儿歌《自我保护》,由此引出本节课题《自我保护》 板书:

7.3 自我保护 探究平台:

情景一:通过网上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

问题:1.你喜欢上网聊天吗?

2.小燕家为什么被盗?

3.网上交友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侵害和意外。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和自我保护问题,让“花朵”不再意外“凋谢”。所以我们要学会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板书:

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性)

(1)自我保护能力是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投影)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加以避免的。

平均每天有几十名学生死于本来可以避免的意外事故,这样的事实让我们震惊!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预见灾难的发生,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我们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知识和技能,那么,许多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板书)(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投影)资料:据统计,近年来,各类未成年人受伤害的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31日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健康的情况。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吗?

(学生举例,参考书上P68)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随时遭遇各种意外和侵害。而我们未成年人处于人生的幼弱时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伤害。所以„„

(板书)(3)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刚才我们明白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能找到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呢?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

(板书)

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先来考一考你:常用的报警电话

匪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交通事故报警:122

森林火警:95119

海上搜救与事故报警:12395 遇到下面这些情境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1.发现家里或学校出现火情

(多媒体展示火灾现场的图片,学生看后讨论: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如何自救?) 幻灯播放火灾自救的方法,师生共同感受火灾现场,最后总结当家里失火时的自救措施。

教师总结:

自我保护妙招

遇见火灾要冷静, 快拨电话报火警, 匆忙之中莫忘记,详细地址要说清。

2.独自一个人在家时, 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学生根据老师提示自编自演小品:学生观看后讨论并加以评论) 教师总结:

防盗“亲 身 体 验”

不速之客来敲门,

开门迎接太蠢笨,

盲目反抗很危险,

保护生命有学问。

在家庭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防火、防盗之外,还要注意防水、防气。(教师讲解防水,防气的措施)

• 家里漏水的原因:1.水龙头损坏

2.水管破裂

• 家里漏水的应对措施:迅速关闭水源总开关,等家长回来再找人修理。

• 家里液化气和管道煤气使用不当或管道泄露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 应对措施:要懂得煤气中毒的常识(迅速打开窗户通风), 知道正确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在公共场所我们更应该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以保护我们健康成长。那么在公共场所我们遇到下列情形该如何自我保护呢?

(一) 在马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二) 在体育场上:注意自身安全

(三) 发现有险情:量力而行,学会科学救助

(幻灯播放:溺水救助妙招)

(四) 预防精神污染:在网络世界里的自护措施

(出谋划策)目前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我们青少年最容易受到伤害,如:网络游戏、网上暴力、迷信、色情等不健康信息及网络欺骗等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问:在网络世界里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呢?

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观点。然后教师总结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五) 当遭遇欺骗的时候,要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的各种伤害,通过同学们积极热烈的讨论加上我们生动有趣的活动,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今后在家庭生活和在公共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做到自我保护,使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板书设计】

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自我保护能力是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3)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一)在家庭生活中:(1)防火

(2)防盗

(3)防水

(4)防气

(二)在公共环境中:

1.严 格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2.在 体 育 运 动 中 注 意 安 全 3.发 现 险 情 ,要 量 力 而 行 4.预 防 精 神 污 染, 避 免 受 毒 害 5.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课堂测试】

现场调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测试

1.在一个陌生的场所,如果你与老师或同学走失,身边只有一部投币电话,而你手头的硬币有限,这时你怎么办?

A.给父母打电话 B.给亲戚打电话 C.打110报警电话

2.两位同学一起乘公共汽车,同学甲刚搬了新家,邀请同学乙到家里做客,同学乙问同学甲的地址,甲应该说:

A.我家的地址是„„(大声告诉他) B.我回家打电话告诉你

C.明天上午我家没有人,在某时某地等你,带你去我家

3.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陌生人故意碰你,对你有非礼行为。这时你应该: A.厉声呵斥非礼者 B.默不作声地躲开,离非礼者远些 C.立即下车

4.假设你独自一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来人自称是上门检查电路的,要求你开门。你怎么办?

A.立即开门 B告诉他“我家大人不在家,不能开门” C.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邻居帮助

5.放学回家后的路上,遇到抢劫,你将:

A.誓与财物“共存亡” B.把财物给他,想法逃走

C.先交出财物,确保生命安全,记住抢劫者的特征,安全后立即报警 【作业布置】

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哪些伤害?你掌握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了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我们未成年人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使学生掌握了日常生活中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对本节课所设计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待提高

《保护自我》教案

自我保护教案

保护自我教案

自我保护 教案

自我保护教案

自我保护教案

大气污染自我保护教案

自我保护 教案反思

学会自我保护教案

自我保护班会教案

《自我保护教案.doc》
自我保护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