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

2020-03-02 09:45: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美育

所谓美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去感受自然界、社会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如小说、诗歌、绘画、音乐等等),并认真地培养他们正确地感受美、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美育能使受教育者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人们要有健康的审美理想,他本身就必须有向往美和追求美的最高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美学知识和艺术素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如何接受新的知识和文化教育,如何正确审视生活中的美,便显得更加密切和重要了。这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一步地丰富多彩了,追求美的感受和鉴赏美成为当前人们理想的共同心愿,所以美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因此,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即进行美育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从思想与措施上应该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

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和信念一样,使学生趋于高尚,使他们愈来愈能了解与热爱自己祖国里美的东西,从对于美的东西中,能真正地体会到快乐,对美的东西发生美感,并且用尽一切方法,将美的东西,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由此可见,美育与德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美育是推动德育的动力,德育成果的收获,也要靠着美育的深浅来检验。同时,德育又是引导正确审美的指针,这里有依赖关系,也有因果关系。如人们的心灵、言谈、举止、行为、衣着上的美丑,当然与德育有关系的。德行的表现形式,只能从人们的心灵美丑和语言衣着上、举止行为上检验出来。人们内心世界里的美,一般都通过行为美而表现的。人们的行为、动作之美与心灵之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们的行为美中,只有那些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趋向时,才能表现出美的和善的行为来。而行为美又与特定的时代、民族、阶级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相联系,它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和言谈举止等。如无产阶级的行为美是它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的外在表现。因为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自己阶级的道德标准,如助人为乐、怜悯疾苦者、敬老扶幼、谦让有礼等。这种行为上所表现的美,正是它本阶级的道德上的心灵素养在外在上的表现,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一些人,语气粗野、措辞失当,甚至口出不逊、恶语伤人,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心灵不美的人了。有的人脸带笑容,语言优美,措辞合乎逻辑,谈吐娓娓动听,使你心情舒畅,给你一个美好印象。当然这种人心灵肯定是美的。

有人认为:要美育就不能要德育,其实,美育和智育并不矛盾,受教育者一旦对美育发生了兴趣并有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无疑更能促进他们智育的发展。不断地受着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薰陶,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当然,学校在施行美育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德育、智育为基础,来安排美育活动的具体措施。但是不能用德育和智育来代替美育。德育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品格和审美观点上,虽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德育也不可能全面地完成审美观点的培养。智育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创作活动的某些条件,但智育也不可能代替美育来完成培养学生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任务。掌握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基本技能,只能通过系统的美育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美育、德育、智育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对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不能用简单的概念和哲学上的逻辑推理,或是一般的抽象说教,而且必须通过具体事物,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助长他们在心灵里萌发出的审美意念,使他们拓宽审美的视野、提高理解和鉴赏美的知识能力。首先要启示他们什么是美、美从哪里寻找?教会他们“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中的任务”。不仅我们要看到事物中表象的美,还要看到美中之美,还有更深层次的美,需要我们用深沉尖锐的透视力去发掘出来。例如让我们来欣赏杜甫诗《明妃村》中的前四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单看字面表达的事物,只能看到昭君出塞走的途径和跋山越岭的苦楚。窥测诗人在构思这首诗的创作艺术底蕴时,很难发现他在这块绚丽的调色板上绘出的景色,是通过什么灵巧的手法来衬托他要表达的意境的。他绘出的出塞图,首先把空间放得广袤而恢宏,气势是雄壮而浩瀚的,一路群山峻岭,一望无际的危径险途,映入视线的是浩瀚如沧海的沙土高原,这时笔锋一转,像摄影机的镜头换了视角,镜头里呈现出了一点青冢,这被浓缩了的自然景色,屹立在广漠的沙土上,在黄色的沙土中对衬着点缀它的青色。向着夕阳西下的残照,不知再沉思着什么呢?独一个青冢留下了,是她幼时生长的小村落的前后在衔接,是向我们读者示意,是她生与死的归宿点呵! 看吧,沙原广漠是大的,村落、青冢、夕阳、紫台是小的,大小相比,动静结合,皆是大美学家惯用的艺术手法,来检验我们审美能力的深浅程度。 美学研究的课题,包括现实(自然美和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是属于这一领域的。而美感直接来自审美对象,离开具体的形象,美感不可能发生。所以美感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和可观性。由于美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审美的人又由于社会地位、阶级出身、民族、地域、文化教养、个性习俗和爱好不同,因此就有差异和共性的区别,而美感又是社会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鲁迅关于美感阶级性的一段名言是:“贾府上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这就是社会地位和阶级出身所形成的审美观点。在贾府上那位打杂活的焦大看来:林小姐整日愁容满面、泪水常流、风吹即倒有什么美呀!这也是必然的审视美丑的意识。审美教育必须通过文学艺术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滋润和培养。但是必须说明,使受教育者懂得美和审美,同时也应该使他们明白什么是丑,目的是为了使他们享受美而诅咒丑,对丑的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他们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已把美与丑人物的活动展示在读者眼前,问题是让我们去辨别和审视。通过美丑的对比,警示受教育者在心灵上挚爱美而憎恨丑。有三位阔人下雪天在屋里饮酒取暖,一个秀才提议,要对景生情,集体吟诗一首,开头一句是:“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着吟道:“全是皇家瑞气。”地主又接道:“再下三年何妨?”到了第四句无人接吟。窗下躲雪的乞丐怒着吼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遭遇和感受,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想。这大致就是美与丑的两种结果。乞丐因为发抖畏寒、肚饥难忍、地主说再下三年没有关系,愤怒出诗人,这位乞丐诗句是美的,抨击了群丑,而迸发出美的火花,虽用语粗俗,既贴切身份,又变成了无情的投枪! 关于自然美的教育,主要帮助他们树立起爱国观念和卫国思想。那具体的有形的美能唤起他们对祖国的挚爱,珍惜她的一草一木。革命家瞿秋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了。他被俘就义前,写出小传式的回忆录,追思自己三十多年生命历程。他最后说,早已准备为革命殉节。当死神临近,他仍然对大自然的美景和现实社会美好的景物作最后的惜别,谈吐娓娓,道出缕缕的情愫,对昔年印象最深的景色眷恋不已!他痛苦地说:“世界美极了,青山绿水,天空月色,风摇花朵,好美呀!我国的豆腐最好吃,孩子的微笑很好看;《红楼梦》和《阿Q正传》很好看。”(大意如此,原文有异)。这是他留下的最后声音,也是对这个大千世界审美的绝笔。这是他的真实心声,美的景色使他有点对生的留恋,所以在殉难前作了坦荡的自然流露。因为不难理解,他从事革命的目的和追求,还不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享受到最高的最美的快乐吗?是的,他是寻找美和想获得更多的美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然,他的宝贵生命首先是美的,他的灵魂,首先是纯洁无瑕的。烈士方志敏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说:“我的祖国太美了,我们有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中国呀!无地不美!”是的,大自然的美,是我们在进行美育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和她们呈现出的瑰美景色,都是我们进行美育的课堂。这些美,确能开拓受教育者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警示他们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使他们深感自己的祖国里的一山一水和一草一木都充溢着生机盎然的灵气而令人可爱!他们能得到这些美的感受,也就滋生出保卫山河的情绪来。

关于体育这个课程,在人们的思维里,显得似乎它没有像德育和智育那么重要,只是狭义地理解它,将它视为单纯的为着增强体质的锻炼,这是一种偏见。它也是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着重指出,它也是美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的授课中,也有美的教材和许多审美的美好画面,如体操就是体育运动中主要的项目之一。它的动作过程可以说就是动的美感过程。在进行中的动作里,有粗有细,有繁有简,有快有慢,运用自如,美极了。单杠动转,这是力的展动,摇摆有致;鞍马跳跃,身姿优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倩影窈窕,美感备至;撑竿跳更有诗意,画面更美,柔软的竹条支撑跃动的身姿向上冲击,首脚弯缩,形成曲线,像乐谱线上一个音符,映衬着高空里的蓝天,这就是力的动、画的美!像这样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能增强肩臂和腰腹肌肉间的力量,发展运动员灵巧、敏捷和柔韧性的器官,也能大大地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勇敢的性格和果断的决心。特别是滑冰运动,更能培养滑冰员的勇敢和无畏的性格。他们快速地流动舞姿,是美感在大空间里的展现,又是线条在雪中冰场里的跳跃延伸。

俄国学者车尔尼舍夫斯基曾有几句名言:“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关于美学,他还有许多精辟的论点,如说生活里到处都有美,它应该首先被我们采撷,变成养料,来对人类进行美育。他认为审美教育应该从儿童时代开始,因为那时的心灵是张无污染的白纸,早一点涂上色彩,彩色更加绚丽。当然审美教育的本身就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心灵影响,让他潜移默化和春雨润物似接受美育,这才是我们要达到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

由此可见,美的确是人类的教科书。但愿我们的学生能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美育论

论美育的特征与功能

美育

美育

美育

美育

论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育意义

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论美育.doc》
论美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