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失地

2020-03-03 04:59: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黄石日报/2009 年/4 月/15 日/第 005 版

理论与实践

农村失地农民问题亟须重视

秋风

近日 笔者下乡听到一些失地农民反映:他们失去土地后 生活非常困难。作为一个农民, 却没有田地种。既没了土地 也没有班上 只好到处打零工 零工没得打时,生活就完全无着落了。想申报农村低保 却又不够条件。这些失地农民真正成了“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四无”人员,生存状况堪忧。在快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

是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镇居民,成为又一个农村边缘弱势群体。企业工人下岗了,政府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他们再就业,可这些农民“下岗”了,就像无根的浮萍,生活飘荡不定,他们的生存、命运亟待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一是土地农转非速度太快,土地征占规模过大,失地农民群体越来越多;二是对失地农民的

补偿不足以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三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再就业问题难解决。据悉,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量占用农用地,全国每年至少有 300 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现在失地农民累计可能已达 4000 万—5000 万,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为此,笔者认为各级政府要真诚关心这些失地农民,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失 地农民再就业,解决他们的生存困难问题。

一、改革征地制度。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地征用,缩小征地范围,允许农民的集体土地在符合国家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情况下,平等地进入市场流转。

二、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应是一个平等的财产权利的交易过程。要尽快制定土地征用的专门法律法规,增强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

三、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失业是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民失去土地后,需要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但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自谋职业困难。因此,政府除合理予以货币补偿外,

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医疗和养老保险。应从土地出让收益、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来替他们交纳医疗和养老保险。

失地证明

失地证明

失地保险申请

失地保险承诺书

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丧师失地成语

失地就业需求问卷

失地之后微小说

农民失地目录 副本

《农村失地.doc》
农村失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